郭子兴气势汹汹到来的消息,很快就被和州城得知。
孙德崖见状大吃一惊,立刻来找朱元璋道:
“朱总管,你那岳父还是容纳不下当年的小小恩怨,怎么办?”
朱元璋闻言也是有点无语。
他其实是打算先逐步瓦解和收编孙德崖的部下。
有李善长、徐达等一大批能干臣僚的帮助,这个过程估计也就十天半个月。
到那个时候,再把孙德崖送去滁州。
倒是郭子兴爱杀就杀,反正坏名声也落不到朱元璋身上。
但朱元璋没想到的是,消息竟然这么快就走漏了。
更没想到的是,平日里压根都不敢打仗的郭子兴,居然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点兵前来,明显是不想善罢甘休。
这下事情就有点尴尬了。
朱元璋的沉默被孙德崖看得清楚,于是孙德崖便主动道:
“既如此,孙某也不必在这里当破坏总管和郭帅关系的恶人。”
“还请总管允许孙某领兵离去。”
朱元璋也知道确实是这个道理,便道:
“这样吧,还请孙将军在后,我带着贵部将士先行出城。”
“这样孙将军在城中,有事情我的部下们可以斡旋。你的部下和我出城,万一郭帅直接领兵在城外……我也能帮助转圜一二。”
孙德崖点头表示认可。
就这样,朱元璋就和孙德崖的弟弟孙德海先带着部队出城。
走了大约十五里地左右,孙德海见没有追兵,也松了一口气,便笑道:
“多谢朱总管仗义相助。”
虽说孙家兄弟只在和州待了几天,但获得了朱元璋这边不少的武器、物资帮助,恢复了许多元气。
朱元璋:“……”
这一刻,朱元璋心在滴血。
原本是想用这些武器物资收买孙德崖麾下底层官兵的,现在都打水漂了。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哈哈哈,朱元璋这个时候还是太年轻了啊。】
【秦始皇嬴政:嗯,处理事情明显不够成熟,这么大的事情应该先搞定郭子兴的。】
【宋太祖赵匡胤:朕就知道,这多半是要出事。】
【隋文帝杨坚:若是真出了问题,只能说是成长的代价了。】
【唐太宗李世民:其实这种事情若是换成十八岁的朕来都没问题。倒不是朕比朱元璋强,而是怎么处理这种事情,朕从小就知道了。】
李世民,那是接受过正儿八经顶级关陇门阀教育的。
关陇门阀还和其他朝代的世家大族不一样。
绝大部分朝代的世家大族,教导的基本都是臣子之道。
但关陇门阀教的可是帝王术,讲的是“彼可取而代之”!
【明太祖朱元璋:有时候朕真的挺羡慕你们的,你们从小就会被言传身教的知识,却是朕一次次险死还生才能侥幸总结出来的经验,唉。】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朱元璋护送孙德海领兵离开没多久,郭子兴就带兵气势汹汹地进入了和州。
一进和州,郭子兴便大声喝令部下。
“去把孙德崖那混账东西给咱带来,若有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记得留孙德崖一条狗命,咱要好好回报他!”
郭天爵、郭天叙这两个儿子别看平日里面对元军怂得要死,可一旦内讧起来那战斗力瞬间飙升,带着部下就冲了上去。
很快,双方就在和州城内大打出手。
另外一边,朱元璋一路送出二十里地,觉得也差不多了,便停下马蹄,道:
“按照约定,孙德崖将军此时应该出城,朱某也就不继续远送了。”
孙德海点了点头,感慨道:
“若是那郭子兴能和朱将军一样大气,我兄弟就给他磕头认错,当他麾下将领又如何?”
“还请朱总管慢走。”
朱元璋随后又笑着对孙德海旁边一名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道:
“张先生,告辞。”
这位“张先生”是濠州城内的儒家文士,和朱元璋关系相当好,闻言也笑着拱手。
“朱将军慢走。”
朱元璋才刚刚往回走了几步,和州城方向蹄声急促,一名骑士惊恐而来,对着孙德海大叫道:
“二将军,郭子兴领兵杀进和州,大帅生死不明!”
听到这句话后,孙德海和朱元璋两人表情同时凝固。
下一秒钟,朱元璋双腿用力一夹马腹,朝着和州狂奔而去。
孙德海旋即大叫起来。
“抓住朱元璋,别让他跑了!”
【如果此处为小说虚构情节,朱元璋要么在逃跑路上跌入山崖得到奇遇,要么被路过的奇人异士搭救,要么就是胯下骏马在生死关头飞跃十丈远的深涧山谷。】
【但很可惜,这是史实,所以……】
朱元璋没有成功逃走,被抓了回来。
不但被抓,他的脖子上还套了一个绳结。
只要用力一拉绳子,这个结就会在短短几秒钟内将朱元璋勒死。
孙德海策马上前,握住绳子一头,咬牙切齿地对着朱元璋开口:
“好你个朱元璋,竟然敢和你那老丈人一起算计我大哥!”
“既然我大哥死在了和州,那我今天就要你给我大哥偿命!”
说着,孙德海用力一拉绳索,就要将朱元璋活活勒死!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秦始皇嬴政:果然玩脱了,啧啧。】
【汉高祖刘邦:哈哈哈,小朱啊,你还是太年轻了,左右逢源的事情没办好啊。】
【宋太祖赵匡胤:你怎么就不好好读读宋史,看看朕年轻时候怎么做的呢?】
【明太祖朱元璋:你可拉倒吧,宋史是脱脱让人编撰的,那时候才成书没几年,朕有资格接触得到宋史?】
【唐高祖李渊: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小朱。】
【光武帝刘秀: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贫农皇帝朱元璋。】
【昭烈帝刘备:是啊,没有父祖资源,没有先生指点,凡事全靠自己领悟。】
【魏武帝曹操:人生还不是小说,有弥补的机会。现实是,只要行差踏错一步,从此万劫不复!】
【元世祖忽必烈:朕当然认可朱元璋很强,但他都已经踩坑了,你们还这么吹捧他,有点过分了吧?】
金幕中的时间线里,大元可还没灭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