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走了之后,三娘还坐在窗边看向门口,心里想着童贯最后说的那句话。
兰芝上前劝慰着:“才人,你别想那么多,事情还没到那一步。”
秦嬷嬷也顺着兰芝的话说着:“才人,你先别太在意。在这宫里,保持本心的,大有人在。其实善良不可怕,只要记住防人之心不可无。遇到事情也别怕,但求问心无愧,只是该有的手段也不能手软。”
三娘知道秦嬷嬷是在教她,她感激的看向秦嬷嬷说着:“我知道的,只是,道路荆棘丛生,也确实辛苦。”说完她有些自嘲的笑了笑:“我原也是打定了主意一头撞进来的,有什么坎坷沟渠,我也认了。”
秦嬷嬷却还是担心三娘性子太散、太软,皱着眉头有些不放心。她想了想,就近拎出一件事,吩咐筱雨说着:“后日是大皇子生辰,皇后娘娘大摆宴席,才人要去赴宴,我们万事小心些。”筱雨点点头。兰芝紧张的如临大敌。
四月廿五,大皇子赵佾的周岁生辰。因着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皇子,又养在皇后名下,所以生辰宴办的隆重了些。
赵顼在御花园开了二十桌,宴请满朝文武。皇后娘娘也在另一侧开了宴席,虽不比官家开的多,却也有十多桌之多。
三娘自入宫,就没见过大皇子据一则她不会到处乱跑,看不到皇子;二则皇后也从来没有把赵佾带到人前。说是因为赵佾从生下来身体就不好,只能一直在皇后宫里娇养着。身边四五个奶娘伺候着,看的比眼睛珠子还珍贵。
只不过如今满周岁了还是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很多孩子说话是晚一些,特别是男孩子,周岁过了才开始咿呀学语。但是一般走路都是周岁之前都能走个大概模样,或能扶着器物走,或能踉跄几步,至少也都是跃跃欲试的双腿蹦跶蹦跶。像赵佾这样不会跟人学话、没有走路欲望的,比较少见。
向皇后也很无奈,她明明都为他请了最好的奶娘,一天三遍平安脉请着,赵佾的身子却一直不见好。之前还小,看不出什么端倪,半岁之后就明显比其他孩童要弱上一些。身体弱、时常感冒发热是其次,主要是身体机能要弱很多,经常对于外界的事物没有反应。
比如不太会笑,有人逗弄也不见多大反应。到了后面发现,身体和手脚都比较软,坐也坐不稳,翻身和后面的爬行都不行。
如今更大了些,天气也热了,衣服穿的不多,一般的孩子都会活泼一些。却不见赵佾活泼起来,反而每天睡觉时间更久,醒来也不似其他同龄孩童那边愿意与人亲近。对于此,向岚心急如焚,却也束手无策。
高太后和太皇太后也关注过赵佾的异样,因着太医诊不出问题,二人也无计可施。
赵顼对这个孩子最初还是很关心的,但是由于后面一直忙于朝政,忙着变法,关注的越来越少。后面听说了赵佾的情况,还从民间找来过几个名医,但都没有结果。赵顼对于此,也没有办法。后面关注的更少了。
宋贵妃初初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每日以泪洗面,过年期间更是天天守着赵佾,却也没有什么好转。这也是为什么她一直郁郁寡欢的原因。
今天是赵佾的周岁宴,向岚和高太后商量着要大办一场。其实赵顼是不太主张的,他担心赵佾的身体。高太后则认为大办可以冲喜,况且赵顼长年没有皇子也让宗室里各种传言盛行,正好借此机会震慑一下。赵顼拗不过,只能安排的隆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