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尚,那颜大人唤你!”
李元平的思绪被来人打断,跟其进了船舱。
一入舱内,李元平便闻到了一股怪味,这个味道他很熟悉。
是火油!
以前李元平经常用火油来焚烧平民房屋,以达到毁尸灭迹的效果。
舱内坐着两人:黑衣和尚和健太郎。
黑衣和尚的来历李元平不清楚,只是唤作那颜大人,想来也是和自己年轻时一样,是个恶僧。
健太郎是博多出海谋生活的浪人,常年充当海盗角色,手下聚集了一批同样无家可归、无地可种的倭人。
近些年宋人治海护航的力度加大,海盗的活动范围被进一步限制,许多大海盗都转投了蒙古人,健太郎便是其中之一。
“李和尚,施主这个名字甚是怪异啊。”杨琏真迦似笑非笑看着李元平。
“生来本是一具皮囊,又何必在乎名姓?”李元平在江都朝廷摸爬滚打了多年,见惯了不少大场面,气度方面远胜于下层武士出身、常以头抢地的健太郎。
“阁下也是个通于佛法之人啊,今日先论正事,来日再与阁下论道。”
杨琏真迦对李元平的淡然没有任何诧异,只邀李元平同坐。
“人已到齐,贫僧长话短说,二位皆是人杰,在军中威望甚高,可愿随贫僧成就一番大事业!”
杨琏真迦这一次虽所图甚大,但忻都给的这些人是一盘散沙,杨琏真迦需要选出几个有威望的来统领众人,不说短时间内形成战力,但至少要上岸不乱跑,不暴露行踪才行。
“嗨!太郎本是无家之人,今日即遇明主,愿随大人驱使。”健太郎神情很激动,头重重的砸在船板上。
自家的情况自家清楚,健太郎心中也藏着一个秘密:
其实健太郎根本不是武士出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户,因为染上了赌博的恶习,输掉了家中的田产,甚至将妻儿都抵押给了别人,最后被高利贷逼的没办法了才选择了出海。
健太郎在出海途中遇到了一位浪人渡边三郎,渡边三郎符合健太郎对武士的一切想象,是一位大度有礼的完美人物。
健太郎怀揣着对强者的憧憬,差一点就拜渡边三郎为主人了,只可惜健太郎最终还是偷袭杀掉了醉酒的渡边三郎。
原因是渡边三郎有一袋银子,就挂在腰间,鼓鼓的一大包,时常与同行的人炫耀。
健太郎实在没法忍受这个诱惑,有了这一包银子他不仅可以回到博多还清高利贷,还能赎回妻儿田地,过上他以前没有好好珍惜的安稳日子。
这个理由并不荒唐,而且是正义的。
健太郎一直在心中这样告慰自己,但老天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等健太郎冒着巨大风险杀掉渡边三郎后才发现那一包银子大多数竟然是石头。
这个该死的吹嘘者,为了满足那该死的虚荣心,让自己犯下的弥天大错。
健太郎崩溃了好长时间,最后他捡起了渡边三郎的衣服长刀,木屐钱袋,将自己伪装成武士。
变成武士后,健太郎发现日子并不那么难过了,很多逃难的倭人都自愿臣服在健太郎面前,甚至不需要健太郎亲自出手便能获得食物和美酒。
渐渐的健太郎在海上小有名气,有了自己的海盗船和一群生死相依的贼寇兄弟。
但好景不长,宋人这两年来不知道发什么疯,开始大肆清剿海上的流寇,许多大海盗都葬身鱼腹。
健太郎怕了,膨胀过后才想起他就是个普通的农户,手底下的几条人全是兄弟们喂给他的,唯一自己亲手杀掉的只有渡边三郎。
健太郎不想死,于是他鼓唇弄舌说动兄弟们加入蒙古海军,暂时脱离宋人海域。
性命得到了保障,但却也失去了自由,倭寇们散漫惯了,很不喜欢军旅生活,对健太郎慢慢有了意见,甚至最近都不太听健太郎指挥了。
健太郎必须重新树立威望,但武力这方面他实在没有信心打赢那几个穷凶极恶的海盗,只能从人际关系上想办法。
蒙古人近年来版图扩张的很快,虽然南下受阻,但东征西出畅通无碍,尤以拔都、海都为代表的西境诸王强势崛起。
征服的国度多了,治下的人口各异,无形之中形成了一股种族等级之风。
第一等当然是蒙古人,马背上的雄鹰裹挟着屠城灭国的铁蹄,所过之境百姓无不闻风丧胆,成吉思汗孕育的黄金家族在蒙古圈子里享受无尽的尊荣。
次等是西域诸国的色目人,他们经常充当蒙古人的爪牙,为蒙古人扫清征途上的障碍。
再者就是汉人,这个汉人不仅仅指北地宋人,还包括受汉文化影响的旧金、旧夏、高丽、日本、真腊、陈朝等等诸国。
当然蒙古人最痛恨的是南人,特指长江以南的宋朝人,三十年光景成功北伐,收复西凉、三晋、燕云诸州,尤胜宋初疆域,将蒙古人压回了草原,精修火器,高筑边防,让蒙古人无从下口。
健太郎属于第三等人,在蒙古国的制度下很难有出头之日,杨琏真迦此举无异于雪中送炭,让健太郎对未来充满信心。
只要能在蒙古海军捞到一官半职,那些倭人海盗绝不敢再起反抗健太郎心思,彼时健太郎甚至可以舍弃这些倭寇,成为光荣蒙古国人。
“如此甚好。”
杨琏真迦平淡点头,通过这几年的接触杨琏真迦知道倭人的奴性思维很严重,不能对他们太好了,要时常鞭打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敬畏之心。
同时杨琏真迦又看向李元平,见李元平没有表态,便展开地图说道:“我等此行的目的是袭掠武清城,船只靠岸之后尔等分批次下船,尽量不要引人注目,带好东西隐匿于山林之中,待贫僧通知你们具体的行动日程。”
“一切听从大人安排。”健太郎又一头磕在木板上。
“你先去准备吧。”杨琏真迦摆手驱退健太郎。
健太郎一路跪行,爬出船舱。
李元平并没有嘲笑健太郎的行为,他只是一个迫切想要立功的小人物罢了,当年自己比他做的更卑鄙,更下贱。
“老和尚。有何指教?”
“你为什么要让我们去送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