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终究是没能经受住诱惑,打赢了李斯魏国会保持中立。
田到听到这个消息,气得当场吐血,被几个随从抬了下去。
李斯见目的达成,也跟着告退。
姚贾在所有人走后,对魏王拱手说:“大王,赵人不过是在画大饼,他们的话是不能信的,跟齐国,楚国联合共同抗击赵国才是最明智的。”
魏王增根本听不见姚贾的劝说,他从王座上站起,转身往后宫而去,临走前留下一句话。
“寡人想做什么事情,还用不着丞相来教。”
姚贾闻言,心中十分绝望。
这一刻他已经知道,魏国,不,是六国都要完了。
另一边,高唐。
李牧率二十万大军急行一日,赶到高唐城下。
由于天色已晚,赵军选择在距离高唐五里处扎营。
此时高唐城中。
齐太子正站在城头上眺望城下的赵军营寨,只见赵军营寨连绵不绝,好似看不到尽头。
太子升倒吸一口凉气,扭头看向高唐大夫:“大夫,城中现在有多少兵马?”
高唐大夫拱手道:“臣遵照太子殿下命令,一直在收拢聊城溃兵,加上城中丁壮,高唐已有六万守军。”
“六万守军吗?”太子升喃喃念道:“这人数倒是不少。”
门客郝童喜道:“太子,我军有六万大军,高唐可以守住了。”
太子升抬起头苦笑道:“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郝童一脸不解。
通常攻城时,攻守双方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比5。
也就是说齐军这六万大军可以当做三十万人,而城下的赵军,满打满算也就二十万。
郝童不明白,太子升为何会如此没有信心?
跟随太子升逃到高唐的腾炳开口道:“先生,打仗并不是单纯的计算双方的兵力。士气、兵员素质、后勤补给,这些都要记录在内。
我军虽然有六万大军,可这六万大军当中的一半都是从前方逃回来的败兵,这些人士气低落,完全就是惊弓之鸟,根本不堪一战。
剩下的一半人,全部都是临时征集的丁壮。”
郝童紧跟着说道:“丁壮也是齐人,打起仗必定会为我齐国卖力。”
腾炳摇了摇头:“未必,先生有所不知,我国遭遇灾情的时候,赵国曾经借粮食给我们,齐国百姓普遍都对赵国怀有感激之情,尤其是高唐。
前年赵国伐齐,曾经攻破过高唐,可是赵军入城后与民秋毫无犯,齐人皆对赵军怀有好感。
如此一来,若是明日赵军攻城,百姓必定不会跟随官府拼死抵抗。”
“啊,那这高唐还能守得住吗??”郝童听完腾炳这一番话,顿时被吓得六神无主。
“难说!”腾炳想了半天,只能憋出这么一句话。
一时之间,失败的阴霾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各位不必如此!”齐太子给众人打气:“我军占据坚城,赵军虽猛,旦夕之间是无法破城的。”
“高唐大夫!”齐太子询问高唐大夫:“这城中还有多少粮草?”
高唐大夫道:“城中粮粟可支应一年。”
齐太子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多?”
高唐大夫解释道:“高唐是五都之一,早在战前,臣就让人屯粮,如今这些粮食正好能用上。”
太子升闻言大喜,对左右说道:“各位都听到了?”
众人听了这话以后,都觉得安心了不少。
城里的粮食还能吃一年,那么不用担心赵军围城。
等众人从城墙下来以后。
齐太子带着几个门客先行一步,高唐大夫等人则走在后面。
阿城大夫从后面追上来:“陈大夫!”
高唐大夫回过身:“祝大夫!”
阿城大夫把高唐大夫拉到一边,见没人注意他们,才压低声音问道:“城里的粮食真的够吃一年?”
高唐大夫脸色微变,又很快恢复正常:“祝大夫问这个做什么?”
阿城大夫轻声说道:“阿城也是齐国五都,这两年齐国频繁遭遇灾祸,就是阿城都没存下多少粮食,高唐有那么多粮食能支用一年?老兄可不要唬我。”
高唐大夫见谎言被戳破,只好对阿城大夫道出实情:“祝大夫,我实话告诉你,高唐城里的粮食最多只够用一个月。”
阿城大夫大惊失色:“那你刚才?”
高唐大夫摇头说:“那是我和太子为了鼓舞士气,故作谎言。”
阿城大夫定了定神:“城中的情况到底如何?请老兄我对我说句实话!”
“百姓心向赵军,根本不愿跟随官府作战,那三万丁壮,全都是强行征召入伍。”
阿城大夫沉默了。
高唐大夫继续说道:“赵国那边为了伐齐,准备了一年时间,民众上下一心,军队士气高涨。而我齐国,军无斗志,民无战心,朝中的忠良如钟吾君,都被大王罢免,国人怨声载道,你说这仗若是打起来……”
阿城大夫把话接了下去:“我军必败无疑,五国伐齐的惨剧又要上演。”
高唐大夫摇了摇头:“不,你说错了。五国伐齐的惨剧不会上演了。”
“为什么?”阿城大夫怔怔的问。
高唐大夫苦笑道:“因为齐国已经没有安平君那种英雄了,而我们的对手要比昔日的燕国强大十倍,你说我们有什么胜算?”
阿城大夫思虑片刻以后说道:“我听说大王已经派人到魏国楚国求援了,若是他们肯来救,齐国说不定还有救。”
高唐大夫听了这话以后哈哈大笑,只是这笑声有几分凄凉。
“祝大夫!”高唐大夫用悲凉的语气说道:“魏国,楚国,他们是不足为靠的。这两个国家不会为了齐国去跟赵国打仗,你看着吧,我们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两个家伙不但不会来帮忙,说不定还会捅我们一刀。”
阿城大夫有点不相信:“这…不至于吧?”
齐国完了下一个就要轮到魏国或者楚国,魏王和齐王不至于这么蠢吧?
高唐大夫拍了拍阿城大夫的肩膀:“你就等着看吧,你我,还有齐国,都快完了。”
次日,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雪。
冷风如刀,冻的城头上齐军士卒手都伸不出去,只骂鬼天气。
高唐城下,赵军已经用过早饭,摆开阵势,准备攻城。
“所有人做好准备!”腾炳一声令下,城头上的齐军只好把手从袖子里伸出来,被迫拿起冰凉的武器准备迎敌。
仗还没开始打,就已经有人嘀咕:“赵军那么勇猛,我们打得赢吗?”
“谁知道呢?真打不赢,就扔了武器投降,反正武安君(指田秀)是不会为难我们的。”
两人说话的声音被腾炳听到。
腾炳一脚踹倒两人,骂道:“说什么呢?再敢动摇军心,杀无赦。”
两个士卒低头哈腰的连连道歉,赶忙回到战斗位置。
腾炳走了以后,这两个士兵又开始说了。
“凶什么凶,我上次打仗被俘,赵军对我们都是客客气气的,哪像咱们齐国这些将军,一个一个耀武扬威的,只会对自己人狠。”
旁边的小兵推了这人一下:“嘘,你们不要命了?”
两个人顿时不敢再说了。
城墙下面,李牧让蒙恬骑着马来到城下弓弩射程外的地方。
蒙恬用齐语喊道:“齐国的父老乡亲们,赵国这次来只是为了找齐王问罪,并不干你们的事,你们犯不上为齐王父子卖命!”
城头上的齐军听了蒙恬的喊话,顿时议论纷纷。腾炳心急如焚,大声呵斥道:“别听他胡说,坚守待命!”可士卒们的军心已开始动摇。
这时,一个大胆的士兵站出来喊道:“我们凭什么为那昏庸的齐王送死!”此话一出,响应者众多。腾炳气得满脸通红,拔剑欲斩那士兵,却被众人拦住。
与此同时,高唐大夫和阿城大夫在城楼上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绝望。高唐大夫长叹一声:“大势已去啊。”阿城大夫也默默点头。
就在这时,城门突然被打开,一群百姓冲了出来,他们高呼着欢迎赵军入城。齐军见此情形,纷纷放下武器,不再抵抗。
李牧见状,大手一挥,赵军如潮水般涌入高唐城。
齐太子听说这个消息以后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高唐六万大军,居然连一天都没守下来就丢了?
当年乐毅伐齐,都没这么快的速度打下高唐。
郝童见齐太子发愣,赶忙对他说:“太子,快走,否则我等皆论为俘虏矣!”
齐太子回过神,急忙跟着郝童离开。
赵军还在入城,高唐大夫和阿城大夫把脖子缩回。
高唐大夫道:“走吧,赵军马上就要冲上来了。”
阿城大夫拦住他:“老兄,咱们还走什么?干脆降了赵国得了。”
高唐大夫听了这话以后略感震惊:“你要投降?”
阿城大夫无奈的说道:“高唐连半天都没守下来就丢了,其他地方又能守多久?就像老兄昨天说的,齐国这次算完了,咱们又何苦给大王陪葬?田秀是安平君的儿子,他的仁义之名,天下人都知道,降了他不丢人。”
高唐大夫摇头说:“我生是齐国人,死是齐国鬼,人各有志,先生要投降就请便,我得去追随太子了。”
阿城大夫见他去意已决,也只好与他告别。
两人分手没一会,赵军就冲上了城头。
阿城大夫大步上千:“某乃阿城大夫,愿降赵国。”
是役,赵军不战而克高唐,齐太子与腾炳、高唐大夫携百余人逃亡。
高唐城中。
李牧与众将领来到大夫府议事。
众人坐定了以后。
李牧说道:“高唐以下,各位将军以为我军下一步该怎么办?”
钱紧抱拳说:“大将军,我们应该赶紧渡过济水,然后再攻祝柯,一雪前耻。”
李牧闻言,摇头说:“祝柯那个地方易守难攻不说,就算我们能攻下,战略意义也不大。
我们上次是为了教训齐国,进攻祝柯可以震慑齐国,但这次不同,我们是要灭亡齐国。
所以,我们这一次得复刻乐毅伐齐时的路子,先取历下,再取平陵、於陵、昌国、稷下然后从秦周直捣临淄。”(此处有图)
众人一听,都开始交头接耳。
沈鸽站出来拱手拜道:“大将军,如果我们要攻击历下,就得强渡济水,如此一来,我们势必要和齐国来一场主力会战。齐国不可能看着我们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渡过济水。”
齐国面对赵国,几乎是无险可守,唯一能用来抵御赵国的天堑,就只有济水。
历史上齐国也是依靠济水,打退了赵国的数次进攻。
李牧听了这话以后,说:“齐国已经败了一场,折损了不少军队,齐王穷兵黩武,最多还能征集三十万人,如果我们能通过一场大的主力会战,再歼灭一次齐军主力,那么接下来,几乎就是一路顺风,齐国境内就不会有什么大的战事了。”
钱紧道:“可这么大的战役,我们是不是要上奏朝廷,让丞相他们知道?”
“这是当然,我马上给丞相上书。”
三日以后,田秀回复李牧,同意他的计划。
李牧大喜,对众人说道:“丞相可真是英明,这下我们可以放开手脚打一场了。”
钱紧道:“那我们马上进攻,迟则生变。”
李牧摇头:“不,我们还不能进攻,要再等等。”
众人都不解,李牧只说:“各位会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
赵军在高唐一连休整十天,都没有要进攻的意思,众将都有点等不及了,李牧却依旧稳如泰山。
邯郸。
李斯带着前线送来的消息找到田秀:“丞相,您你已经同意了大将军进攻历下的方略,可大将军一连十天按兵不动,他究竟想干什么?”
田秀听说这个消息以后,抬头看向李斯,说道:“先生,杨端和将军到什么位置了?”
李斯不明白田秀这么问起杨端和的消息,但还是如实说道:“杨将军已过漳水,不日将到聊城。”
田秀听了这个消息以后,说:“先生刚才说什么?”
李斯一怔,把刚才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田秀说道:“先生,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做,大将军按兵不动,肯定有他的原因,我们这些人就不要干涉。”
李斯还想说什么,田秀冲他招手:“来来,你我对弈一局。”
高唐。
李牧接到消息,杨端和将在三日以后赶来。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很高兴。
杨端和这三十万人来到,赵军就有五十万之众!
钱紧喜道:“大将军,原来您苦等了这么多天,就是为了等援军。”
沈鸽却没那么兴奋:“大将军,只是援军虽然来了,可这么多天过去,齐军不知道已经在济水南部集结了多少人,他们的防线恐怕都已经修成了。”
李牧呵呵一笑,说道:“让齐军的增援来到,这本身也是我计划的一部分!”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