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已经在山中发现了追杀他的相府护卫,信中他交代自己在山中很安全,不会露出破绽。
而小西入了山后,他便去了天赐崖石的那个村,原本只是想去看看崖石上的字,却不曾想在崖石上发现了蛊草。
这当真是一个大惊喜。
先前在上京城时,宋九几人为了寮国皇室手中唯一的那株蛊草而费尽了心思,而今他却在崖石边寻到了好几株蛊草,且种植多年,与杂草混合一起,若不是小西的眼光,无人能分辨。
谁能有这能耐在崖石边种蛊草?简直是不可思议,死去的乙室部大巫医估计也会惊起墓中而不得安宁。
宋九看到小西的信久久不能平复,她虽不懂得蛊毒之解,可蛊草之珍贵更是不可想象,所以依着小西话里的意思,她家夫君和孩子定有救了。
在宋九等着小叔子回京城的这段时间,京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圆子听了母亲的话,就在那日御书房中,在众位世族大臣提议和亲之事时,小圆子封谢文瀚为左相,曹远丰为右相。
一切来得太快,世族大臣们并没有做好准备。
待这消息在京都传开时,魏府里已经死气沉沉地,府中数十奴仆瞬间感觉到了没落。
魏家世代为官,家底深厚,可族中子嗣不丰,如今更是只剩下大公子掌家。
好在魏家女还在宫里为皇后,且生下了皇帝唯一的子嗣,那是魏家人唯一的倚仗了。
魏家女的贵气,曹家的势力,谢家的兵权,三足鼎立牢不可破,这一次看似世族门阀赢了,好处占尽,没寒门什么事儿,可局势也在这一刻有了奇异的改变。
以前什么事都喜欢在一起商量的世族门阀大家们,如今分成了三派,有的去左相府,有的去右相府,还有去魏府的,那也多是势力不大,慢慢没落的贵族。
也因着这一次小圆子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一分为二后,朝中再提及长公主和亲一事的人少了,此事也就搁置下来了。
只是民间对于长公主和亲的好处还在肆意传播,密探院的人想办法阻止也没能实现。
宋九终于等来小叔子。
上次与小叔子相见,小叔子还希望她和丈夫想办法出得京城,将神机营新研制出来的火药运送去往云州,而今再次与之相见,小叔子却没有再提及此事。
贤王府出了这么大的事,朝中又盼着长公主和亲稳定局势,平息战火。
小叔子作为神机营营主,早已经怒不可遏。
想当年荣义年轻之时,他跟着父亲镇守边关,甚至后头他身体不行,也在边关守了两年,那个时候寮国军哪敢造次。
这些世族门阀只想着共天下,却不想出兵打仗,只贪图享乐,却不承担半点责任。
荣义此番入京,不仅是要见宋九,还要入宫面圣,他决定以后留在京城,且日日都要上早朝,他要站在朝堂上揭破这些人丑陋的嘴脸。
宋九在堂前见到小叔子,小叔子仍旧坐在轮椅上,身子单薄得撑不起那一身官服。
宋九知道,平素非必要小叔子是不想走路的,因为他身体不好,所以能休息时,他是不顾自己的形象。
但小叔子决意留在京都,还要上早朝,宋九是不愿意的。
荣家子孙一心为国,半生操劳,老晋王如此,如今新晋王亦是如此,为何荣家人用命拼来的江山却要交给那些世族权贵来享受。
尤其还要牺牲她大女儿的一生只为平息战火。
宋九屏退下人,直接了断的说道:“我不想小团子去和亲,此事能解决么?可否让密探院的人亲自去一趟云州,尽快挑起战事。”
眼下朝中正为左右丞相一职闹腾,还能拖上几日。
荣义眼眶微红,他沉默着没说话。
宋九知道他在想什么,他都没了办法的事,想必此事比宋九知道的隐情还要详细,看来那些人是铁了心要牺牲她家小团子了。
“谙蛮族不必担心,谙蛮族的大家主要易主,必有内乱。”
宋九说得轻巧,荣义却是惊了一跳,他震惊的看着宋九,疑惑问道:“为何?”
宋九便简单的说了一下送别亭前发生的事,荣义的脸色变了。
可见密探院在京都的布防能力仍旧不行,他得知京城有谙蛮族人的眼线,这个消息还是昨夜传到手上的。
没想到嫂子已经与对方交手了,还如此的凶险,要不是嫂子想得周到,又将那谙蛮族放走了,何况里头来的还是现任大家主,多亏得嫂子出了手。
“如此凶险,嫂子你应该先求助于我。”
话虽这么说,荣义仍旧感觉到惭愧,他守着神机营,还不愿意回京城,嫂子又岂会去打扰他。
很快荣义又自嘲一笑,“我守着这残破身子,这些年也是苦苦支撑,到底不如从前,我这边会尽快派人去往云州,不管是阻止和亲还是挑起战事,都不会耽误,就算朝中做下了决定,我也不会听的。”
宋九感激小叔子支持她,同时还如此的关心着小团子,但是她不愿意小叔子为难,眼下倒是有一计,既解决了眼前的困局,还能彻底打消和亲的计划。
宋九将一封信交给小叔子。
“既然你暂时会留在京城,我也托你一件事,事后还请帮我处理一切后事,帮我多多照拂小圆子,京城里的事也就交给你了。”
荣义听着,眼眶更加红了,他已经看完了信,且将信纳入怀中,来日便是贤王府的证据。
宋九又提及小西发现的蛊草,她觉得一切似有人安排的,就像那崖壁上的字,或许一开始便都安排到了一起。
虽然宋九捉摸不出什么原由,但是总归对他们是好事。
所以宋九要等小西入城后再行事,只得暂缓两日,也让小叔子先回晋王府等她的消息。
荣义叫来心腹长随推着他的轮椅走了。
小叔子一走,堂前还余留他身上的药香,小叔子这身体,怕是不能在京都久待的,宋九得催一催小西了。
宫里头,又有世家送小女入宫了。
入宫的年轻面孔如此的天真无邪,跟在那掌事姑姑身后,期盼着能得皇帝恩宠,生下自己的子嗣,甚至还有人天真的往西宫和紫来宫的方向看去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