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从皇宫出来,东方天色微明,湿冷的风吹来,夏悚突然打了一个冷颤。有两句话冒了出来,“美之为美斯恶也,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哎呀,坏了!”

刚刚还信心十足的夏悚瞬间手脚冰冷,他回头看了看丁度和韩琦,只见丁度弯着腰,咳嗽不断,跟痨病鬼儿似的,你都土埋到脖了,干嘛还学人家落井下石,真是不当人子!

韩琦笑吟吟的,迎着夏悚的目光就过来了,赞叹道:“夏相公主持公道,替朝廷锄奸,真是居功厥伟,贾子明何德何能,经略安抚使应该交给郑骧才是。彦国兄,你说是吧?”

富弼不想掺和,奈何韩琦问到了,只能道:“的确是他举发有功,不简单啊。”

他们越是如此说,夏悚的老脸就越苍白,耍了一辈子权术,怎么犯了低级的错误?这下子可坏了,用力太猛了,这几个孙子摆明了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啊!

……

夏悚暗暗叫苦,可是已经晚了,打发走几位相公,赵祯的怒气小了一些,他开始仔细思量,所有人都弹劾贾昌朝,众口一词,莫非贾相公就这么该死?他去大名府不过一年多,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值得如此对待!

再说了,摩尼明教存在了十几年,都是贾昌朝的错?

心思一变,赵祯的态度也就变了。

“陈伴伴,你去把河北东路所有扎子都拿过来,朕要好好看看。”

陈琳心中一惊,在他的袖子里放着一张地契,正是夏悚送来,帮忙干掉贾昌朝的酬劳。老太监固然忠心,可是他也要活着不是,尤其是年纪大了,要留个后路……从寝宫出来,陈琳把心腹太监叫过来,不动声色将地契给了他,赶快送还夏悚。

对不起,你的忙咱家帮不了。

……

赵祯的面前堆满了河北东路的奏疏,草草翻阅,几个重量级人物出现了,首先是大炮欧阳修,他痛骂河北官吏,从上到下,从二十年前直到今天,从文官到武将,一个没跑……欧阳修的大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却没有具体指向某个人,只能姑且看之。

但是从欧阳修排山倒海,汪洋恣肆的文字中,赵祯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精锐的河北诸军也都糜烂了……

看完了欧阳修的奏疏,又翻看两本,新任瀛洲知府包拯的奏疏落到了赵祯的手里……几年前,包黑子出使辽国归来,慷慨陈词,赵祯印象很深,那是个能办事,也肯办事的官儿。

包拯没有欧阳修的慷慨激昂,完全是详细到发指的叙述。

他依旧没有回避贾昌朝的失职,只是提到了摩尼教作乱的当晚,贾昌朝和欧阳修在帅府对弈,镇定自如,临危不惧,将士差役无不受到鼓舞,全都尽心竭力,拼死力战。前番被诬陷之杨家将,从狱中调出,奋战强敌,杀死贼寇无数,大名府能安然无恙,杨怀玉居功厥伟。

“原来贾相公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赵祯微微感叹,他又把贾昌朝的请罪表拿过来,仔细看了看,这一次赵祯从头看到了尾,一个字不差,贾昌朝态度很谦卑,除了请罪之外,他也含蓄指出,由于洪水突然来袭,民间混乱不堪,骤然调动人马,恐其中混入摩尼教徒,故此踟蹰不前。

如今已经抓捕摩尼教关键人员,摸清了情况,马上调动强兵猛将,尽快剪除叛乱……赵祯当了几十年的皇帝,正处在人生的巅峰,经验和体力都是顶尖儿的。贾昌朝没多说什么,可是河北的混乱可想而知,灾民和乱民混在一起,内有救灾压力,外有契丹虎视,可以说内外交困,一团乱麻。

这时候换下贾昌朝,派谁去接替?谁有本事压得住局面?

无论如何,都要暂时留下贾昌朝,让他先稳住大局……不知不觉间,贾昌朝已经从危险的悬崖拉了回来,变成不可或缺的人物

皇帝将所有河北奏疏留中不发,也没有拿下贾昌朝的意思,夏悚是惊呆了,越是反思,他觉得越不对劲儿……以往自己总以为贾昌朝和庆历诸公是敌人,双方肯定你死我活,只是想不到,这些年过去了,庆历的那帮热血青年血也凉了,韩琦那个不要脸的表面上杀气腾腾,实则他把问题说得越大,赵祯的联想就越多,贾昌朝的罪名就越小……

想通了关键之后,夏悚脑袋凉快了,当年自己欺负庆历诸公,耍弄阴谋手段,把那帮人杀得落花流水,这些年过去了,昔日的傻白甜变得聪明了,变得腹黑了,敢打自己的主意了。

更可悲的是自己躺在功劳簿上太久了,害人的水平不但没进步,还退步了,让人家算了一个结结实实……

唉!

真是老了。

难到要认输吗?

不行,败给别人无所谓,可是贾昌朝那个孙子,他什么手段都能用的出来,他赢了,自己就知道怎么死了,搞不好还要祸及家人……夏悚想了半天,他决定再去找赵祯,实在不行,就舍弃郑骧,让他和贾昌朝一起罢官,来个同归于尽。

夏相公拿定了主意,可是他还没行动,一个比他更老的出手了……折老太君换上了凤冠霞帔,拄着沉香拐杖,在两个孙媳妇的搀扶下,颤颤哆嗦,到了大内。

经历了百年风霜,折老太君俨然人瑞,听说她来了,赵祯连忙派出了四人抬的肩辇,把老太太请到了宫中,宰相只能坐二人抬,对老太太的礼遇,当真非同小可。

只是折老太君丝毫不领情,到了她这个年纪,什么都是虚的,本来她老人家只想着多活些日子,替不肖子孙压场面,只是想不到,杨家的子孙当中,真的出了千里驹,不趁机大做文章,老太太就白活了一辈子。

“官家,老婆子冤啊,我们杨家苦啊……”一见面老太太就哭泣不止,不停叫屈,弄得赵祯手忙脚乱,脑门都冒汗了,不说别的,若是老太太在宫里出点差错,可没法交代。

“老夫人,有什么冤屈,朕一定给你做主。”

折老太君抹了抹眼泪,给孙媳妇一个眼神。

穆桂英唬着脸,悲愤道:“陛下,俺杨家人世代忠良,一颗心都给了大宋朝!前些日子,我们家抽掉了一百多人,不远千里,去沧州野狼谷马场,准备替陛下养马,替朝廷出力。结果到了大名府,就被糊涂官儿给抓起来了,扔到大狱之中,蹲了黑牢,还要砍头,要是不给个说法,我,我们家可就没脸了!”

怎么又跑出了杨家被冤枉的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赵祯心头的***呼啸而过……他猛地想起包拯的奏疏,的确有杨家将参战了,帮着平乱,莫非这些人之前被冤枉了?是谁抓了他们?

赵祯立刻下旨意,责成手下弄清楚状况,折老太君总算不哭了,老太太就坐在宫里,闭目养神,哪也不去,不给个说法,还就不走了,弄得赵祯一点法儿也没有。

好在殿前司的效率很高,没用多长时间,把情况梳理好了。

当赵祯看到了结果,也吓了一跳,简直怒不可遏!

“好大的狗胆,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赵祯的确怒了,折老太君挑起了眼皮,淡淡说道:“官家,怀玉那个孩子忠义,遭了冤屈,打掉了牙,和着血咽到肚子里,朝廷有事,还提着脑袋拼命!杨家无愧朝廷!”

老太太说完,也不停留,让孙媳妇搀着自己,离开了宫中……赵祯脸上阴晴不定,看来必须有人承担罪责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明末:大周太祖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大宋最狠暴君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护花大国士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超次元战争游戏师娘,我不想努力了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不让江山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北宋群英录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