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延熙四年四月,天气开始变得有些炎热。

魏国名义上的都城,洛阳,太傅府。

司马师步伐匆匆,拿着一份密信进入司马懿的书房:

“大人,南边来消息了,吴国兵分三路,大举北犯!”

“嗯?终于动手了么?”

手捧着书卷在阅读的司马懿,听到司马师的禀报,拿在手里的书卷没有丝毫的颤抖。

只见他抬起头来,神色不变:

“吴寇此次进犯,动用了多少兵马,可曾探明?”

司马师一边把手里的密信递过去,一边回答道:

“回大人,尚无准确数字,不过据探子得到的消息,有说二十万,有说三十万,乃至举国之兵的都有。”

“大人不如先看看从许昌传过来的密信,说不定里面有提及。”

司马懿放下书卷,接过密信,揭开上面的泥封,抽出信纸看出起来。

过了一会,他若有所思地捋了捋胡须:

“看来这一次,吴寇确实是声势不小,据从许昌探到的消息,王彦云(即王凌)上报说,仅仅是淮南,吴寇兵力就不少于十五万。”

从目前的情况看,吴国兵分三路北犯。

一路由孙权亲领,从巢湖攻合肥。

一路由诸葛恪率军攻六安郡。

而最后一路,则是由诸葛瑾、步骘领兵攻荆州的柤中(即后世湖北南漳)。

“大人,这可算得上是全面北犯啊!”

司马师听到司马懿的解释,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看来王彦云言淮南有十五万吴寇北犯,所言不虚。”

司马懿却是没有接口,他又细细地看了一遍密信,然后站了起来,来回走几步。

最后这才开口问道:

“陆逊呢?”

司马师一怔:“陆逊?”

“对,陆逊呢?若吴寇当真是举国来犯,那作为吴国诸将中最识兵势的陆逊,为何没有动静?”

司马懿一边说着,一边摇头:“这不合常理。”

若说起魏国中最害怕的吴国将领,非陆逊莫属。

若吴国当真是举全国之兵来犯,孙权没道理放着陆逊此等人物不用。

司马师经司马懿这么一提醒,立刻就反应过来:

“大人是说,吴人有诈?”

司马懿呵然一笑,脸上有些许的不屑之色: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阵前行诡,理之所在。”

“更别说,吴人素来喜行诡诈之事,他们哪一次没有诈,反而是不正常。”

司马师一想也是,于是问道:

“那大人,我们要不要提醒一下许昌那边?”

虽然洛阳与许昌势如水火,但终究是同属魏国。

汉国也好,吴国也罢,都与大魏是死敌,不死不休的那种。

他们可不会因为洛阳与许昌不和,就会对他们当中的任何一方有所偏袒。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司马师还是懂的。

许昌那边真要出了问题,挡不住吴人,那么洛阳迟早也要背腹受敌。

没想到司马懿却是微微仰起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好一会这才摇头:

“不急,不急于这一时。”

“大人?”

司马师有些不明所以。

“陆逊虽然知兵势,但此人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

司马懿语气里竟是带着一丝庆幸:

“无论是当年石亭一战,还是领兵攻取六安,皆可看出,让此人守境,则天下几无敌手。”

“但若是让此人攻城,却不过是耳耳罢了,不足为惧。”

司马懿捋了捋胡须,继续说道:

“依吾看来,若是孙权以陆逊为奇兵,就算能取得一时奇效,也不过是能占一些便宜,并不足以扭转大势。”

“更兼淮南那边,王彦云(王凌)、文仲若(文钦)、田国让(田豫)等人,皆非庸才,依地利而守,当不会有什么问题。”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有些闪烁:

“大不了我们先让曹昭伯(即曹爽)先吃些亏,待时机成熟,再另行提醒一番,不是什么坏事。”

司马师明白过来,赞同道:

“既不影响大势,又能趁势打击曹昭伯,确实是好事。”

虽然一番言语之间,司马懿就确定了南边的情况。

但他的眉宇之间,却仍是带着几分忧虑:

“南边之事,倒是不用担心。毕竟吴寇不过多是鼠辈,吾之所虑者,却是在西边。”

听到自家大人提起西边,司马师原本有些眉飞色舞的神情,也跟着郁郁起来。

司马懿叹息一声:

“吴国再怎么使诈,终是目光失于浅短,实不足为惧。”

“但西边的汉国,那才是我们真正的心腹之患,生死之祸。”

吴人喜诈,但见小利而忘义,易满足于眼前之利。

汉国善诡,却是图谋极大,不灭大魏,誓不罢休。

偏偏汉国前有诸葛孔明,达治知变,善治国政,正而有谋,挟大势而行事。

后有冯明文,深谋远虑,诡计飘忽,行事不可以常理计,让人无所适从。

而洛阳所要面对的,正是这等强敌——好想跟许昌对调,换一下敌人啊!

“河东那边的汉国,差不多也应该动手了吧?”

司马懿目光幽幽,看向西边,彷佛要透过时空,注视河东之地。

吴国的前期兵力调动,还可以用征发民夫,兴修水利遮掩过去。

但汉国在河东方面的动静,却是毫不遮掩。

“早在上个月,汉国的禁军就已经入驻河东,看来汉吴两国,早就密谋好了,欲夹击我大魏。”

司马师想起前些日子河东那边传来的消息,脸色越发地沉重起来:

“汉国连禁军都出动了,就算不是像吴国那样,全力北犯,只怕动静也小不了。”

“就是不知道,冯明文这一次,打算从哪个方向过来……”

司马师没有见过冯明文,但其大名,却是如雷贯耳。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就连自家大人,也曾在此人手下吃过亏——即便是与诸葛孔明联手一起让大人吃亏。

仔细想一想,冯明文才多大?

听说与自己年纪相彷。

饶是司马师杀妻证道,心狠如此。

但一提起冯某人,语气里仍不由自主地带着不小的忌惮。

特别是其弟司马昭去过一趟长安,与冯明文见过一面后,即便是身为敌人,仍是对冯明文赞不绝口。

外人所传,总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太真切。

但换成自己身边的人,感受总是要更加深刻一些。

只是司马懿听到司马师这个话,脸上却是露出些许捉摸不定的神色,甚至带着一些轻松的笑意:

“冯明文啊,这一次估计不会亲自领兵来犯。”

司马师一怔:

“这又是为何?”

吴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而汉国同样是连禁军都出动了,怎么看也不像是善罢甘休的样子。

“这个你就别管了。”

司马懿摆了摆手,“你只要知道,汉国这一次的领军之人,乃是魏延,那就足够了。”

司马师听到自家大人这么一说,知道这是涉及自己暂时还不能知晓的机密,他没敢多问。

不过听到冯明文没有领军,司马师又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吴人举国之军而来,汉国却是故作声势,看来两国之间的联盟,也不过如此而已。”

司马懿澹然一笑:

“理之当然耳。汉国尽全国之兵进犯关中的时候,吴国不也是一样想要占渔人之利?”

“昔日若非吴人故意减少荆州兵力,宛城之兵,又如何能从武关援助关中?”

提起当年之事,司马懿不禁叹了一口气。

只是可惜啊!

千算万算,终究还是没有算到,冯贼居然能领军横跨万里之远,突袭并州,直接威胁关中大军的后路。

最后逼得自己不得不领军退出关中。

司马师却是没有想这么多。

虽然不知道大人是怎么确定冯明文这一次没有领军,但长期以来,大人一直少有出错。

所以司马师同样相信了大人这一次的判断。

“若是冯明文不来,那岂不是说,我们这一次,根本不用太过担心?”

“还不能这么说。”司马懿摆了摆手,“魏延虽比不过冯明文,但终究也算是汉国少有的勐将。”

“真要小视此人,说不得要吃大亏的。”

昔日与诸葛亮相持于武功水,诸葛亮派魏延渡水作战,自己一时不察,竟然在此人手下损失了数千披甲之士。

故而司马懿对魏延,印象也是颇为深刻。

司马师一听,这才发觉自己确实有些大意,心里一惊,连忙应喏。

然后又问道:

“那大人以为,魏延此次会从哪里进犯?”

“不外乎轵关、高都、邺城三处。”

汉国的禁军上个月就进入了河东,所以汉军有可能想要试探一下轵关。

而这几个月来,魏延在河东与上党调兵遣将,对高都形成了压迫之势。

现在魏延亲自坐镇上党,未必没有从壶关向东出兵的可能。

只是前面两种情况司马师还可以理解,但对于第三个可能,司马师却是有些不敢相信:

“从壶关向邺城?难道他要顺着漳水穿过太行山?魏延乃是汉国大将,他安敢如此大胆冒险?”

邺城就在漳水边上,顺着漳水穿过太行山到达邺城,并不是说不可以。

但这条路,实在是太难走了。

漳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刀,把太行山割出一条巨大的伤口。

这条伤口,就是被后世所称的太行大峡谷。

近两千年后,这条峡谷犹是险峻无比。

更别说三国时代。

若不然,曹操攻取邺城后,为什么不是直接从邺城顺着漳水北上,而是绕远路,从河内走太行陉,攻取壶关?

就是因为这条峡谷,比太行陉还要难行。

“敌攻我守,敌强我弱,就算是可能性再小,我们也要做好防范的准备。”

“冯贼能横跨大漠袭并州,魏延行险路攻邺城,想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司马懿叹息,“只是邺城……唉!”

邺城乃是魏国的开国之地,而且现在也是听命于许昌而非洛阳。

但邺城真要有失,则河内将三面被围,防守压力成倍增长,实是让司马懿觉得颇有些棘手。

看出了大人的为难与担忧,司马师劝道:

“大人何须如此?漳水峡谷,猿猴难行,即便是魏延当真欲偷袭邺城,领兵亦不会太多。”

“邺城城高墙厚,只要有所准备,不被贼人所趁,想必不用太过担心。”

走险径袭城,讲究的就是一个趁其不备。

现在大人既然能料到魏延可能会袭击邺城,只要知会邺城那边,让他们有所准备,魏延自然也就失去了突然性。

没想到司马懿却是摇头:

“吾并不是担心邺城,而是觉得,邺城不在我等之手却操之于曹昭伯,终是一个隐患。”

曹爽此人,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

所用之人,不问才能,以亲近为先。

就算这一次守住了,那如果下一次冯明文亲自出手呢?

连司马懿自己都不敢说自己能防得住此人。

说完这些话,司马懿眼中精光隐现,陷入了沉思。

就在河南与河内两地对季汉严阵以待的时候,姜维正领着大军从濩泽出发,行于山道之间,向着高都前进。

而高都的北面,也有一支汉军,从上党出发,往南而来,目的地,同样是高都。

河东,张包领着南军,开始继续往东,逼近轵关。

很明显,这不但是为了牵制河内轵关的魏军,同时也是为了防备轵关内的魏军出来,袭击河东。

如果此时有人在上空俯瞰华夏大地,就会发现,淮南、荆州、河东、上党等地,至少有六支大军。

如同绞索一般,准备从各处绞杀魏国。

洛阳城内,司马懿闭目沉思,稳如老狗,等待着前方传来汉军确切的进攻方向。

而许昌城内,肥肥胖胖的曹爽,气喘吁吁地从先帝的某位才女身上爬下来:

“孙权出现在合肥旧城?看来王彦云(即王凌)猜对了,此人兵分三路,最终还是想要打合肥。”

合肥旧城,逍遥津,一艘足有五层的楼船,船高几乎能与合肥旧城倒塌的城墙齐平。

孙权执鞭立在船头,顺着施水往北边看,面色忽阴忽晴。

楼船下面几层,布满了吴军的将士,正持刃而立,随时听候军令。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明末:大周太祖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大宋最狠暴君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护花大国士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超次元战争游戏师娘,我不想努力了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不让江山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北宋群英录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