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635章 东吴的朝堂

孙奋是孙权第五子,其妻是袁术的孙女。

在受到迁徙诏令后,孙奋不仅大怒,还愈发的变本加厉,多次越轨法度行事。

于是诸葛恪上笺书劝谏孙奋。

笺书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先是以袁绍、刘表举例,称其各有国土,土地非狭,人众非弱,以适庶不分,遂灭其宗祀。

后又劝他以鲁王孙霸为戒,应当谨慎小心,尽力敬奉朝廷。

最后便是赤裸裸的威胁了,说如果大王您遗忘先帝的法令教诲,心怀轻慢之意的话.....

那么臣宁负大王,不敢有负先帝,宁愿受大王的怨恨,岂敢忘至尊的威严。

孙奋收到笺书后十分恐惧,同意移居南昌。

........

太初宫掖庭的一间宫舍内传出断断续续的咳嗽声。

“陛下.....”床榻边,何夫人轻轻拍着孙和的后背,手拿丝绢擦拭着他的嘴角。

孙和捂着胸口又咳了三声,缓缓抬起头,摇了摇手:“无碍,歇息几日便可。”

他自己的身体,自己心里有数。

换了几个太医接连几日诊脉,都说只是伤风病。

然而“皇帝不急,大臣急”,近日朝中议论纷纷,对孙和的病情极为关心。

但在关切之余,还上疏建议,立皇后之事要提上日程。

这才是群臣的真实目的。

张氏是孙和登基前的太子妃,根据宗法原则,正妻通常应立为皇后,以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正妻若无重大过失,皇帝难以绕过正妻另立他人,否则会遭朝臣和史官非议。

但我大吴自有国情所在!

开国皇帝孙权到死都没有立过皇后,步皇后只是死后追封的而已。

结果到了孙和,他效仿孙权一直压着这事,只设三夫人、九嫔,皇后之位虚悬,管群臣如何劝谏,他能拖就拖。

丞相诸葛恪也曾多次上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孙和不听。

究其缘由乃是张夫人的出身,张夫人是张昭的孙女、诸葛瑾的外孙女。

完完全全的徐州人!

孙权在位时不断打压江东世族,陆氏、顾氏、张氏皆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时至今日,这些大族中鲜有能独当一面的存在,朝政大权几乎落在了淮泗人手中。

而今如果再立张氏为皇后,原本能作为第三方势力平衡朝堂的外戚就变成了张氏。

张氏既是徐州人又是诸葛恪姻亲,这样下去情况会更加一边倒。

反观何夫人的父亲只是一名骑卒出身,根基薄弱。用这样的外戚才能真正成为皇帝的助力。

不是孙和喜欢亲近江东士人,盖因朝堂一旦失衡,很可能激起血腥的动荡。

本来大家在一张桌子上玩,你把我们凳子撤了?

那就桌子掀了吧,都别玩了!

所以目前朝堂就出现这么一种现象,淮泗人和非江东本地人,天天上疏要遵循礼法,劝皇帝立张氏为皇后。

而江东本地人则默不作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近,诸葛恪又开始明目张胆地打压宗室,这让孙和很是恐惧。

他诸葛恪要干什么!?

“唉~”孙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想到父皇作为开国之君都要费尽心思地制衡各方,自己却只感到一种无力之感。

“陛下,妾觉得您应该多去陪陪张夫人。”何夫人见孙和长吁短叹,不免有些心疼。

虽说作为女人她希望得到更多的宠爱,可女人更懂女人,她看的出来张氏对孙和是真爱。

孙和拉过她的手,“身为帝王,却身不由己。”

......

次日朝会,尚书郎吴纂上表劝谏孙和立张氏为后。

此人是吴景的孙子,江东人,但他又是卫将军滕胤的女婿,算是诸葛恪的马仔。

孙和板着脸,一脸不悦地斥责道:“此事暂不必议,现如今魏国吞我江东半壁江山,国难当头!诸卿难道不该把精力放在国事上?”

吴纂仍不依不饶:“陛下之家事正是国事,正所谓.....”

话到此处,他忽然瞧见丞相座上的诸葛恪瞪了他一眼,随即不再多言,举着笏板,倒退着回了群臣队列。

“启禀陛下。”不多时,有大臣出列禀道:“自魏国占据荆州以来,由于地理阻隔,我国与汉国通使变得极为困难。”

“两月前从建业绕道荆南入汉的使者至今了无音讯。”

现在的汉、吴两国像是难兄难弟,一个在西,一个在东。

若是魏国下定决心南征交州,那么两国就算再怎么坚定同盟关系,彼此间的联系也会被极大程度限制。

到那时候,或许只能用商人、僧侣这种存在风险的方式进行外交了。

想到荆州,皇帝孙和若有所思地说道:

“魏国新据荆州不久,人心未附,朕若邀费祎合击,诸卿以为他会出兵吗?”

有大臣当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费祎是荆州人,北伐没有兴趣,东征或许会动心。”

“就算出兵了又如何?”又有大臣道,“江陵、武昌乃沿江重镇,魏军皆有重兵屯驻。战事稍微拖一拖,许昌、宛城的援军便会抵达。最终只会是徒劳无功。”

“那么荆南呢?我军南下庐陵,邀汉军出牂牁。”

“不妥。寿春、武昌魏军虎视眈眈,建业中军岂可轻动?”

“那就令交州刺史陆胤北上。”

“不可!交州向来是羁縻统治,一旦镇将离开辖区,后方八成生乱。”

主战派提一个建议,保守派就否一个,这在东吴朝堂已是司空见惯。

群臣讨论得热火朝天,最终还是丞相诸葛恪开口结束了这个话题。

“只要费祎在,汉军必不会有大规模外战,与其讨论这些不如说点实际的。”

群臣噤声,静听丞相高论。

诸葛恪微微偏头,看向孙和:“陛下,孙峻、朱绩此前受形势所迫,不得已才屈服全氏。”

“然江东本为一家,孙峻亦是陛下的堂侄。他二人率军归附,有大功,当重赏。如此可让降者安心,甚至让荆州士人放下对建业朝廷的戒备,重回我朝的怀抱。”

孙和看了他一眼:“丞相所言极是,那您觉得该如何赏赐?”

孙峻这厮也是个聪明人,在归顺诸葛恪后并不回建业,而是带着兵宣称要为朝廷驻守皖口。

诸葛恪不好直接动他,只能暂封孙峻为皖口督。

而现在,他在回朝稳定好朝局后,终于有时间关注孙峻了,于是图穷匕见地说道:“拜孙峻为骠骑将军,征召入朝。”

诸葛恪当然知道,孙峻此人有过“前科”。

但比起那个,手握兵权更让他忌惮。

孙和确实对孙峻有些怨念,但那毕竟是他的堂侄,怎么着他也比诸葛恪亲近。

对此,他说道:“孙子远有将才,留在建业岂不大材小用?”

“依朕之意,可拜孙峻为镇北将军,假节,仍督皖口。”

“陛下...”诸葛恪面色一沉,刚要开口,底下却是一片赞同。

“臣附议。”

“臣附议。”

诸葛恪眯起眼睛,看了看群臣,久久不语。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大唐房二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