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火耗归公……

这只能是个提议而已,大明朝目前朝廷的执行力,根本就不具备把它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很复杂。

并不仅仅是一个官员贪腐的问题。

耗羡这种东西由来已久,自古至今始终存在。

南梁大臣张率看着家奴一车车往自己家运粮食,颇有些疑惑地问这些粮食都是从哪里来的?后者回答这是征收的雀鼠耗,张率很开心地笑着说,好大的老鼠和鸟雀啊

到一条鞭法后简化成了火耗。

也就是征收税银重铸过程中的损耗,因为这时候银子劣质,重铸一次肯定就得有一定损失,实际一般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间,但问题是这东西没有明确的规定,地方官收多少全凭一张嘴,明末通常是收百分之二三十,也就是实际损耗的十几倍。

这不是最高的,最高是麻哥末期。

八钱!

一两税银地方官敢加百分之八十火耗。

所以官员无不怀念我麻哥,然后将火耗归公的四阿哥视为仇敌。

海瑞为何被官员士绅一致仇恨,因为他一边查隐田,强力推行一条鞭法,然后一边强制性规定了他管理区的火耗为百分之二,而且是通过对着所有百姓发告示的方式,他这个以身作则不但让下面的官吏没法捞,而且让其他地方那些收百分之三十的都很尴尬。

当然,他自己的确很穷了。

但问题是海刚峰只有一个,指望那些官员都做海刚峰是不可能的。

地方官员们肯定不会接受火耗归公,养廉银是定数,火耗是随心所欲,他们又不是傻子,另外明朝的财政体系也存在缺陷,火耗这种东西还是地方财政的一个重要支撑。明朝财政并不是自上而下,朝廷和地方是分开的,地方财政完全依赖存留,而存留比例最高的是田赋,皇帝发工资的只有一至九品官,此外的地方开支就靠存留。

甚至给宗室的也是。

这一点很重要。

宗室的费用很大一部分也是地方供应。

最终原本就不多的存留,必须拿出很大一块给宗室,导致了地方财政越发紧张。

所以火耗也罢直接征粮的也罢,一部分也被官员用于地方事务。

海瑞敢强制收百分之二,也是因为他在应天做巡抚。

地方财政不缺钱。

而且应天巡抚治下也没有藩王。

但绝大多数地方官员收的火耗虽然主要中饱私囊,也还是得有一部分用于补贴地方开支。

总之四阿哥能够火耗归公,第一他的控制力足够,各地驻防将军可以完全给他控制地方,第二地方财政不需要养宗室,铁杆庄稼绝大多数都在京城,这个是朝廷养的,虽然源头都一样,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他给的养廉银高啊。他给的养廉银数量是这时候根本不可能给的起的,一个县令都上千两啊,这时候大明皇帝哪能给的起,大明朝目前太仓一年那几百万不够养官员的,一品大员可是一万两,算算目前多少一品大员?

如果不是足够高,官员还是一样搜刮百姓。

更何况这么高都没拦住他们,也就四阿哥时候强硬肃贪才有点效果。

十全老狗时候官员就想取消这个制度,虽然最终延续下来,但他们迅速用其他名目继续搜刮。

这时候推行不了。

至于杨信提出来……

他就是日常调戏这些老头子。

另外火耗归公的确不行,但却可以给各地定火耗标准,也就是给火耗征收设定一个上限,要知道这个火耗收取比率,一直像房价一样持续而且稳定增长但从不下落,目前是最高百分之三十,明末顾炎武记载就已经有百分之五十的了。这是肯定不行,必须设定一个上限才行,百分十或者再多一些,但百分之二十就不行了,这个范围内可以各地根据情况不同定。

比如说松江等地的重赋官田,超过百分之五都很高了。

而那些轻赋民田则可以适当放宽一下标准。

这才是他真正想实行的。

虽然肯定没用,但配合税监巡视短期内还能多少有点用处。

当然,这个需要一套复杂的计算,实行也得需要时间。

“黄澍有消息吗?”

看着阁老们离开的背影,杨信问许显纯。

“没有,他家里和郑鄤家一样,在这之前就把他逐出族谱,咱们和东厂都在撒出人抓他,但始终也没有他的消息。”

许显纯说道。

这个结果没什么意外的。

这年头指望抓住一个被那些士绅保护起来的根本不现实。

别说是黄澍了,锦衣卫在南方搜捕郑鄤这么久都根本没用,像这样的人是完全具备望门投止能力的,各地那些支持他们的士绅可以给他们提供保护,同样那些支持他们的地方官员,就算知道也会无视,说不定这时候黄澍正在南方哪个士绅庄园和地方官喝酒呢!

“都很狡猾啊!”

杨信感慨道。

这种事情还得他出马才行。

回头再到江南继续祸害,逼着那些士绅把人交出来。

不过这种事情只能他亲自出马才行,其他人玩不了这个,黄澍这个人是必须要揪出来的,就冲他原本历史的那套操作,也不能让他逃过和凌迟的约会。

“走,去看看一些好东西!”

杨信说道。

“呃,杨都督有何好东西?”

许显纯笑着说道。

杨信的好东西在城外的一片农田里。

跟着他到了这里的许显纯,首先看到了方汀兰,虽然还在守孝,但京城无论官民都已经把她视为杨夫人,此刻杨夫人正一副大妇姿态,站在黄英和杨佥事唯一的正式小妾前面。而几个家奴正拎着一筐筐玉米走出,而外面几个女人正围在一堆玉米周围剥玉米,剥下的玉米粒直接放进旁边的斗里,不过这些玉米和现代的根本没法比。

更像是现代那些遭了灾的。

一个个玉米棒子也就巴掌长,上面玉米粒也不满,基本上就是现代玉米里面那些歪瓜裂枣的模样,看着格外寒酸。

“产量多少?”

杨信下马兴致勃勃的说道。

这是他的玉米试验田。

方汀兰指挥方家的家奴,在这片试验田里用杨信教的那套,种了总计一百亩玉米,严格进行科学化管理,什么人工辅助授粉,什么去雄,统统都用上,不过这片地就是普通的旱田,纯粹靠天等雨的那种,并不是什么水浇地,而且没有大量施肥,倒是捉虫比较勤一些。

今天开始收获了。

方汀兰和许显纯见礼。

“两百二十斤,但还没晒干。”

方汀兰说道。

“去两成水分,实际上也就是一百七十多斤。”

杨信说道。

这些玉米实际上已经半干,百分之二十的水分是正常的,这样算起来哪怕用上他那套,这些玉米亩产也是很可怜,不过这是加了人为限制的,如果换到上田甚至上上田,那这个产量肯定会增加到两百斤以上,甚至接近三百,但这样的田就用不着种玉米,种水稻不是更好?哪怕种粟也能毛收两百斤以上,而且这个产量是付出大量劳力科学管理之后的,如果粗放化种植,在这种中田估计也就一百斤甚至更低,这就基本上是清末北方玉米的亩产了。

“那这还不如麦子啊!”

许显纯好奇地说道。

的确不如麦子,甚至不如粟,北方粟的产量一直是最高,其次是高粱,不过高粱种的较少,但粟是普遍种植,这东西在有水浇灌的上田,亩产最高甚至能达到两石,不过这个数字是小冰河期过去的十全老狗期间。中国古代农民平均每人生产的粮食数量,在十全老狗时候是最高,这是专家们研究出来,但紧随其后的却是被骂惨了的万历时候。

两者几乎相差无几。

但万历中后期气候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变化。

“收完回头还得接着种麦子!”

和他比较熟悉的黄英说道。

“两熟?”

许显纯愕然道。

“那就不一样了!”

他紧接着说道。

的确,玉米目前技术条件下的确产量不高,一百斤上下是普遍情况,这个产量甚至低于一季的小麦,虽然低的并不算多,但却远低于一季的粟子,但问题是它让一熟变成了两熟,冬小麦这样的地一年产量也就一百,但加上玉米之后就成了每年稳收两百多斤粮食了。

而单季就算是种粟,这样的地每年也就是一石以内。

“这用种子还少!”

黄英说道。

的确,这是一个显着的优势。

这样实际上就是通过一年两熟,让原本的中田变上田,哪怕下田也不至于一年之内收三四斗了。

当然,下田玉米产量会更低。

可就算收个五十斤,那也一样会让下田变原本中田产量啊!

而且杨信种这个本身就是试验,他更主要是对种子进行改良,所以产量还是会继续提高,总之这个以后是要尽量推广,虽然地瓜产量更高,但那东西真不能当粮食,接下来天津那些田地全都改水稻和小麦轮种。

“可这个怎么吃啊?”

许显纯说道。

“玉米茬子粥,玉米面饼子,掺上野菜的窝窝头,对,以后诏狱的犯人就吃这个。”

杨信说道。

他耳畔悠扬的歌声响起……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大唐房二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