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昺其实对于强力处置吴家也是心存忌惮的,当然他领兵回宫也不是为了给自己壮胆,而是为了‘逼宫’,不过却非是为了逼自己,却是在向朝中的士人们示威,显示出自己的决心。他这么做其实也是被逼无奈的,因为他处置皇后和吴家并非自己一道旨意就能做成的。

在琼州时,赵昺通过以财权换皇权的交易得到了军权和参与政事的权力。而他在中间耍了个滑头,借此成立了军机处,得以不通过中书门下和枢密二府独立行使权力,且可以此还对政事施加影响。但是在收复江南后,重新构建行朝中军机处已然名存实亡,尤其是在自己‘修养’期间,所有的权力基本被太后还给了朝廷。

所以在赵昺在这一阶段名义上能够公开调动的力量只有御前护军,连后宫之事都不能够独断,而处置皇后和罢黜吴家子弟即便自己下旨,也需要宰相副署才可实施。可陆秀夫和文天祥皆与吴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立吴曦为后,两人也是暗中出了力的。

那么有权利副署的就只有副相刘黻和应节严了。刘黻与赵昺关系密切,且视为亲信,但是他依然不敢为此事寻他,因为赵昺知道刘黻曾上疏度宗,其放言:政事由中书则治,不由中书则乱。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能说出这番话来明显其骨子里还是传统的士大夫,自己与他说事,多半会碰钉子,弄不好两人还会因此心生嫌隙,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说心里话,赵昺并不愿意血洗朝廷,这非是临门一脚自己怂了,其一、毕竟这是自己像燕子一样一口泥一口草搭建起来的。其二、结果不可预知,真将这些士大夫们逐出朝廷,自己就不得不组建军政府,在这动荡的年代,一家独大的武人没有了制约,也许就会重现五代十国的悲剧。

所以赵昺还是希望此事能获得朝廷的‘同意’,以减少自己的压力。而最后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应节严身上了,可没想到忘了应节严与吴潜还有关系,又代吴家送上请罪疏,做起了中间人,这就等于把通过朝廷和平解决的渠道全部堵死了,并将他逼上了梁山。

不过赵昺也从中发现事情尚有转机,吴家显示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也给自己留了个台阶下。这让他不得不服气,吴家百年官宦世家的牌子真不是白挂的,族中也皆非吴硕那样的败类,而是真有高人。他们也从自己的行为中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知道自家的势力让皇帝感受到了威胁,才要借此事大做文章,欲将他们除去。

而吴家世代为官经历的起起落落多了,他们知道此事只有做出让步才能够摆脱眼前的危机,毕竟他们的势力再大,也难以抗拒手握兵权的皇帝。如此要保全吴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向皇帝妥协,放弃自己的爵位及子弟们的仕途,来消除皇帝的疑心。且只要保住了皇后,那么吴家在这场争斗中就不算输,一旦时机成熟仍可东山再起……

“陛下,禁止吴家子弟参加科举,这只怕吴家不会答应的。”江璆听了小皇帝的话,不禁摇头道。他十分清楚在当前的制度下,即便是世家子弟若是没有了科举的机会,也会很快的衰落。

吴家在沦陷期间,并没有赴琼参加科举,这足以让一代人丧失了入仕的机会,而若是再有十年的禁期,吴家便有两代人难以出仕。十年后,吴家老一辈将逐渐凋零,再者官场上更是风云变幻,也会有新的家族崛起,除了记得吴家此前的风光,谁也不会再将后继无人的吴家视为威胁。

“陛下的条件未免太过苛刻了!”邓光荐也是觉得不大可能,摇摇头道。他通读历代经史,自然清楚人心驱利,利益的分享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王朝建立后,势必要满足一帮人的利益。对于那些老牌的官宦世家,背后有舆论,还有门生故吏,关系网盘根错节,就是君王也不愿意得罪,因为得罪他们成本太大。

而当初大家同意立吴家之女为后,也是处于这方面的考虑,一个成熟的国家体制,势必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利益的平衡,特别是具有一定实力的那拨人,得让他们中的一部分能站到权力核心,这样才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小皇帝却为了控制朝政,竟然以这种办法将吴家逼到了死角上,做的有些太绝了。

“许国公会答应的,他应该知道孰重孰轻!”赵昺不以为然地笑笑道。

“何以见得?”邓光荐实在想不通小皇帝为何这么有信心,疑惑地问道。

“因为其只怕熬不过三天了!”赵昺朝城楼下指了指道。

“哦,臣明白了!”邓光荐虽然心眼直,但在官场上历练多年,也非当初那个热血书呆子了,稍一琢磨便明白小皇帝的意思。被枷了一天一夜的吴硕已经是奄奄一息,跟死狗似的了,再枷两天真够呛。而吴家的计划看似完美,其实不无漏洞,这吴硕一死,则整个计划就失败了,却偏偏被小皇帝一眼识破,所以吴家是拖不起的。

“陛下,现在皇后娘娘态度如何?”应节严也是不住的苦笑,小皇帝真是自己教出的好弟子,只要有一丝漏洞都会被其抓住,并加以利用,但他也担心小皇帝后院起火,烧的其焦头烂额。

“不哭不闹,也未向太后和朕求情,冷静的让人觉得害怕!”赵昺向身旁的彩棚歪歪嘴言道。

“皇后娘娘却也是奇女子了,家族危在旦夕,仍能临危不乱,即便是男子又有几人能做到。”应节严向那边看了一眼,吴曦果然如小皇帝所言,其在楼上谈笑风生,根本看不出心中所想。

“哼,不知是福是祸啊!”赵昺却是冷哼一声道。

“陛下欲如何处置皇后娘娘?”应节严暗自摇头问道。他知道小皇帝的意指,内宫后妃太强,又有政治野心,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场灾难;而若是真的贤良淑德,则亦可成为皇帝的臂助,即可随时劝谏,也能辅政。但是人心难测,谁能说得好啊!

“先生,朕也知罢黜皇后并无助于解决当前危机,还可能使吴家铤而走险。但其有过不能不惩,若是吴家仍一意孤行,朕也就不能不痛下决心!”赵昺知道老头儿是在试探自己的底线,笑笑说道。

“嗯,臣会将陛下之意转达给吴家!”应节严点点头道。

“陛下,那吴硕拦截圣驾,当众口出狂言辱及陛下,若是就此放过,只怕有损陛下威严!”邓光荐言道。

“朕答应饶过吴硕的性命,却没有答应不予惩处。其不是有个殉国的父亲吗,自可以体恤殉国烈士之后为名,赦其死罪,削去其爵位,流放鄂州充军戴罪立功。”赵昺言道,“至于皇后亲族,除许国公外皆降爵一等,夺其官位,回乡自省。许国公及长子仍留于京中府邸,以示恩宠!”

“陛下如此处置,十分妥帖,即打压了吴家,也可堵住悠悠众口,陛下刀下留人已是无比宽仁。”江璆点点头道,觉得并无不妥。

“陛下回宫后还要对皇后多加安抚,勿要使性子,引得后宫不安!”应节严想想劝道。

“唉,这真是麻烦,朕真心不知当如何自处,几位先生可有教诲!”赵昺摇摇头苦笑道。

“陛下……这后宫之事,臣等不便多言!”应节严听了老脸一红,这玩意儿自己这个当师傅的还真没有办法教,只能靠其自悟了。

“先生,如今朝中形势日趋复杂,朕想增加两位副相,协助朕处理政务。”赵昺见状心中暗乐,教你们一帮老小子一个劲儿的教训我,这等事情看你们如何教。但是也知这等事情自己也不好追问,转而言道。

“陛下,此时确需对朝廷进行调整,以求制约和填补吴家子弟门生致仕后留下的空缺。至于……”应节严知道增加副相早有先例,本朝最多的时候有七位丞相,当然也有独相的时候,他点点头表示认可小皇帝的想法,但是人选他一时也不好多言。

“朕想以江尚书入阁任参知政事,另一位暂时还未想好!”赵昺看向江璆道。

“陛下,臣……臣怎能担此重任,还请另选贤能!”江璆没有想到会有这等好事落在自己头上,但是心中却是狂喜,自己入相则江氏一门也是两代四相,足以光耀江氏门楣了。不过还是依礼推辞道。

“先生论出身,江氏满门忠烈,族中殉国百余人。论学识,先生亦是文韬武略皆精。而论忠心,先生教导朕十余年,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如何不能为相,至于那些虚礼,咱们自家人就不必了,弄得朕也极为不舒服,好像朕强塞给先生似的!”赵昺笑笑道。

“这……这,陛下厚爱让臣无以言表,自当殚心竭力以报君恩!”江璆深施一礼道,算是接受了。

“恭贺宗保,江家又出一相,足以告慰殿帅了!”应节严向江璆拱拱手道贺道,也表明其并无异议。

“恭贺江兄晋相!”邓光荐也随之道贺道。如今小皇帝的三位师傅,两位已经入相,而自己早已入阁,小皇帝的回报可谓丰厚。

“臣以为陈仁则入相,其资历和学识皆能担当的起。”应节严知道小皇帝的意思是要大力提报帅府旧人,以抗衡江南士大夫集团,想了想道。

“朕以为其不妥,一者其乃是贵妃伯父,恐会授人以柄,遭众臣弹劾;二者,朕欲以陈任翁接任兵部尚书,兄弟二人皆入阁就够招人恨的了!”赵昺摆摆手笑道。

“嗯,陈都统以文资领兵,且又历经多次大战,还曾多次主持练兵,熟悉军务,以其领兵部再恰当不过了。”江璆对继任者的安排十分满意,尤其是陈任翁领兵多年,却一直是文官身份,这在诸多将领中也是少见的。

“如此一时间,臣也想不出还有谁可入相!”应节严已经明白小皇帝如此安排的意思。

江家同样是老牌的官宦世家,可与吴家比肩。但是护国之战中,老辈的兄弟三人皆殉国,族中子弟死伤惨重,对大宋的忠诚可谓是以血肉铸成的,可当下人才凋零,再无昔日的威势。如今即便江钲和江璆兄弟皆列相位,也难以威胁到皇权,再者此也是小皇帝完成了昔日与江万载间的承诺。

陈家相对于江家和吴家只能说是新贵,在官场没有庞大的人脉,哥俩儿全凭自己的本事挣来的富贵。而小皇帝对陈家不仅有救命和提携之恩,又在众人反对的情况下,将陈家女儿立为贵妃。他们无论是出于感恩戴德,还是为了维护自家的女婿都会不遗余力的,却又没有像吴家那样的威胁。

而小皇帝这样做便可以通过江家拉拢到一批江南士人的人心,又利用陈家掌管兵权保证了军队的效忠,如此完全可以抵消吴家的势力,正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不利于自己的形势扭转。接下来一批老臣皆已到了致仕的年龄,正可借机再将一批忠于自己的官员安插入阁,兵不血刃的完成对朝廷的改组。

“此事也不宜操之过急,待有合适之人再行任命不迟!”赵昺若有所思地道。

“陛下,已经三鼓了,太后已经倦怠,要回宫休息!”这时王德进来禀告道。

“好,准备起驾!”赵昺点头道,“吴家之事就有劳先生从中斡旋了,先生可明确告知其,朕不担心青史留污,也不怕有人相胁!”

“臣明白!”应节严施礼道。

“恭送太后,恭送陛下!”赵昺出得彩棚,一盏红纱小灯已经缘杆升至半空,表明陛下欲回宫了,而楼上众将早已看到,列队相候齐声施礼道。

“免礼,大家尽可再快活两日,朝会之后还要继续议事!”赵昺抬手相搀,又指指众将道。

“谨遵圣谕!”众将再次施礼道。这时响鞭声响起,灯山上十数万盏灯渐渐熄灭……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贞观俗人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寒门日月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成语故事科普曹操那些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