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艾尔文和雷萨克,经典的越狱桥段?他们的越狱小组,有主动出来牺牲的。还有顶替同伴去赴死的!
也有忍受不住折磨,最终崩溃选择自杀的!更有为保护弱小,被人开膛破肚的!硬汉式风格,尽显各种坚贞不屈。
影片接近尾声?全体观众跟随着,二人爬厕所管道!顺利潜入化粪池,直至进入化尸池。
观众被无数肢解的残肢,吓得惊呼声不断?眼看追兵搜查而来?二人毫不犹豫跳入化尸池,靠着憋气躲过一劫?
转身再爬上岸后,又见女护士的尸体!她生前忍着开膛破肚,用血迹为二人指明逃亡方向?他俩跑了许久,终于见到光亮!
跑出去后才发现,周围是一个大军营。躲过探照灯!爬电网时,雷萨克触电身亡?
艾尔文流着泪告别?一路跑向一条小河,纵身跳进河里。终于摆脱了追兵?
似乎又过了许久?他潜泳着浮出水面,对着镜头大口喘着气!艾尔文脸上露出,劫后余生的欣喜?
然而观众正要随着他,一同露出劫后余生的微笑?一把无情的武士刀,从他的嘴里伸了出来?直直的刺向银幕!
血液顺着刀尖流出,身后传出日语的嘲笑:“八嘎!哈哈哈……”
全剧就此戛然而止!
字幕附加黑白照片,继续讲解:日军731为了掩人耳目,专门把‘马路大’说成是‘支那人’!并在荧幕下方,贴心的用括号标注!
(支那人是对中国人的贬义称呼!)
(马路大是对美国人的贬义称呼!)
某人妥妥的,玩了把双标!他觉得‘马路大’这个称呼,送给美国友人挺好?更能够体现,我民族的大度?美国友人就不用谢了?
可影院内的观众,根本不为所动?迟迟的不愿离去!
这种断尾式结局,让他们难以接受!即使演员字幕播完,他们依旧愤恨不已?最终演变成了,集体上街游行……
至于游行要抗议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总之上街游行就对了……
美国国会破天荒的收到,请求增加军费的请愿书?艾森豪威尔头一次觉得,麦克阿瑟绝对是五星上将!
并给予评价:“麦克有三星的战力!四星的狡猾!五星的政治!六星的喉舌!七星的搞钱!平均成五颗星,五星上将实至名归。”
731世界在各大国上映!剧情套路都大差不差?无非就是演员和语言不同!当然最不同的,还是各国的武器和广告?
英国版的731世界?英国殖民地驻军,用的是燧发枪!依旧是几人一把的套路?英军手持叉子和黄油刀,与日军拼刺刀……
法国版的731世界?法国殖民地驻军,用的是火绳枪!被一场大雨浇灭,全员顺理成章的被俘?
被俘前还握着红酒杯,大喊:“再也不能喝到,来自拉菲的红酒!”
荧幕下方用括号注解:拉菲红酒全程赞助,揭露日本731的残忍行径!
世界各国,不止军方要拍摄本国731?各界的商业大佬,逼迫政府买版权!借着爱国名头教育民众,都宣称自己是爱国企业?
世界上还有比这,名利双收的好事?
麦克阿瑟彻底一炮而红!世界电影节,能没有麦克阿瑟?各种各样的奖项,不都得给安排上?
那来自各国政府,文娱层面的版权合同。直接签字签到笔没水?数钱数到手抽筋!范海伦影业借此,大量收购欧美影院。
并宣布将在硫磺岛,拍摄三部新电影。
《硫磺岛的遗书》讲述残忍的日军如何,用灭绝人性的自杀式攻击!
《血战硫磺岛》讲述美军德斯蒙德·多斯不用枪,靠信仰拯救伤员的故事!
《风语者》讲述白人和黑人,还有印第安人?如何通力合作,去打日本鬼子!
并对全世界宣称,电影采用实景拍摄?并根据实际战争改编!主打一个真实的故事!范海伦影业,将打造经典战争片……
麦克阿瑟叼着烟斗,双手比胜利V的照片。记录了他的光辉形象!
后世影迷评价:“五星麦克从无烂片?”
日本东京
临时影院内,裕仁天皇和朝香鸠彦。痴呆的看完整部731世界!陪同观影的政要,默不作声的等待指示?
裕仁后知后觉的,大骂:“决不能让上映!不然日本的形象全完了?”
朝香鸠彦配合着提醒:“陛下!鬼畜拿着日本的舆论宣传权?”意思是您老,能有点记性吗?
裕仁感觉自己要发疯?大吼着:“那就收回宣传权?决不能任由他污蔑日本!”
“唉!”一声长叹!朝香鸠彦深感无力!提醒着:“陛下是怒气太大,导致记性也变差?一亿美元折合,81吨黄金赔款?”
“鬼畜他八格牙路?让日本上下筹集钱财,快快的给予赔款!朕有预感,他不会放过我们的?”裕仁能猜到接踵而来的!
朝香鸠彦再次提醒:“陛下!那些赔款还是有利息的?年化利息百分之五!”
裕仁听完后,整个人脑中一片空白?当场晕倒在地!
朝香鸠彦也有模有样的,学着裕仁一同晕倒在地!
陪同观影的政要,默不作声的陪着!
裕仁和朝香鸠彦双双倒地!就是无人搀扶?场面变得有一些尴尬!
许久后……裕仁苏醒了?自说自话着:“朕都是忧心国事,以至于晕倒了吗?”顺势给了朝香鸠彦一脚!
朝香鸠彦也慢慢的苏醒?茫然的解释:“臣看陛下昏迷不醒!以至于忧虑过度?竟然也晕倒啦?哈哈…哈哈…”
整个会场依旧悄无声息……
裕仁失落的挥了挥手,示意你们可以退下!临时影院内,政要们主动谢恩!还表示您俩真没事?臣退了!
看着空无一人的大厅?裕仁悲从中来!
悲泣着:“为何无人来拯救日本?为何无人体恤朕的苦衷?如此下去,那些志愿兵岂不是白死?”
朝香鸠彦也无力挣扎!“数十万人的牺牲,以为能换来同情?看来终归是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