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
看着四周已经消散的白雾,赵统下令全军原地止步,心中有些莫名的心悸。
时空旅行固然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却也潜藏着难以预料的凶险。
一旦中间出点什么差错,说不定就永远留在那里了,到时候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
“叮,改变异时空大汉命运轨迹,奖励大汉气运+5000,个人气运+500。”
果然如他所料,汉武帝被众人消失的方式吓到了,太子刘据等人算是保下了。
刘彻没办法不放过刘据,他这个时候已经是体弱多病,再拖下去搞不好大汉又要来个“七国之乱”了。
至于刘据能不能带领大汉走向强盛,便要靠他自己了。
姓名:赵统
阵营:汉(唯一)
武力:107
智力:95
忠诚:90
个人气运:1621(+500)
特技:无双(人生处处是长坂,何人敢七进七出!)
兵贵神速(被动)(全军移动速度+20%,仅限白马卫,上限五千人。)
杀胡(被动)(和异族作战,麾下军队战斗力+20%)
传送门:开启程度1%
『当前大汉气运:(+5000),大魏气运:,大吴气运:』
嗯,这次大汉国运增加了五千,双方差距缩小,不会出现什么上方谷大雨,天降陨石帮助曹魏了。
自己也增加了500气运,个人气运到达了1621。如果在后世的话,怕是走路能捡传国玉玺,买彩必中500万。
只可惜“无双”技能开了,要等一个月才能再次使用,接下来的战斗必须慎之又慎。
另外就是传送门开启只有1%,看来又要慢慢积攒了。
“兄长,我们似乎仍在云阳县境。”见赵统在原地发呆,赵广忍不住出声提醒。
这次实在太玄幻了,他们居然回到了200多年前的大汉,还亲眼看到了大汉最传奇的那个男人。
唯一的遗憾是,他们是敌对方,没能近距离好好瞻仰一番。
“嗯!”
赵统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又看了看远处熟悉的连绵山峦,自己等人明显还在原地,不远处就是和汉武帝大战的地方。
看来这传送门只能定点传送,而那个迷雾就是用来连接两个时空的媒介。
就是不知道两个时空的时间流速是不是一样的,不然此时的长安,怕是要乱成一锅粥了。
“传令下去,今日之事,任何人不得外传!全军转向,回师长安!”
最后望了一眼不远处的战场,赵统猛的拨马,飘然而去。
他倒是不担心泄密的事情,身边的白马卫都是满百忠诚的存在,除了他和赵广,其他人打死都不会说。
------------
河东,黄河魏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张合端坐主位,其下郭淮、杜袭、魏平,戴陵、乐綝、张虎等文武齐聚一堂,除了这些关中老面孔,还多了蒋济、夏侯玄、陈骞等新来之人。
大汉在关中的动静,自然是瞒不过曹魏上下。
曹叡第一时间在张合的征西大将军之上,又加了车骑将军的头衔以示尊荣,俗称征西车骑将军。同时,派蒋济、夏侯玄、陈骞等人领兵相助。
“诸葛亮再度兴兵来犯,诸位都议一议,我军当如何迎敌?”张合端坐主位,神情有些严肃的说道。
他戎马半生,大多是以副将、或者先锋的位置存在。比如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后又跟随曹真平安定羌胡,随夏侯尚围攻江陵,随司马懿抵御汉军入侵。
如今名将凋零,司马懿不得信任,曹氏宗族后继无人,他也是成为了一军主帅。
众将听到张合问计,一个个抓耳挠头,在他们看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死守黄河天险就是。黄河这么宽,诸葛亮难道还能带着人飞过来不成?
前将军、领雍州刺史的郭淮见场面有些尴尬,起身打破沉默:“大都督,诸葛亮虽号称大军二十万,然然蜀地贫瘠,关中残破,其最多不过十万人马。”
“河东境内虽无险可守,然黄河天险才是蜀军最大的障碍!”
见到所有人都看向自己,郭淮走到悬挂的舆图前,再次说道:“诸位请看,从关中进入河东必经四个渡口,分别是龙门渡、蒲津渡、风陵渡、茅津渡!”
“其中龙门渡口位于峡谷出口,这里河面骤窄,两岸石山对峙,河水奔腾咆哮,素有龙门天险之称!”
“蒲津渡毗邻临晋,此处河宽水缓,最利大军渡河,乃是四个渡口中最大的,昔日太祖也是从此进兵河西,大破马超!”
“风陵渡位于潼关附近,茅津渡位于弘农县!只要准确预判蜀军主攻方向,我军以逸待劳,半渡而击,必可大获全胜!”
在驻守河东的这些日子里,郭淮早已反复推演,如何才能守住河东郡。
最后结论始终如一,唯有倚仗黄河天险,方能抵消蜀军锐气。一旦让蜀军登陆东岸,无论是从后勤补给,还是骑兵方面,魏军都没了优势。
一旦打成焦灼状态,恐怕又要着了诸葛亮的诡计。
乐綝看了看地图,恍然大悟的说道:“蜀军缺乏楼船,欲渡黄河,唯有架设浮桥。四处渡口,其中龙门渡道路崎岖,风陵渡、茅津渡在我军之手,如此说来,蜀军唯一的进兵路线便是蒲津渡?”
郭淮把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要是还不明白便是愚钝了。
“未必!龙门渡虽道路崎岖,然其两岸峭壁约束河道,最窄处不过数十步。河窄则易渡,反更利于架设浮桥。”
郭淮闻言摇了摇头,表示没有那么简单。
“那……”
乐綝本来想说,不如就分兵守住四个渡口,可是话还未出口,他就知道不实际。
四个渡口相距数百里,若是分兵,那还没打就失败了。
“军师、监军以为如何?”张合见连手下第一智将郭淮都不言语了,顿时看向军师杜袭、监军蒋济两人。
蒋济与杜袭对视一眼,向张合拱手说道:“禀大都督,依在下浅见,诸葛亮此番进兵,必是分路合击之策。”
“请看,黄河天险跨越千里,处处皆可渡河,无非兵力多寡而已!河套之地地势平缓,黄河屡次改道,甚至有浅滩可涉水而过。若是蜀军自此进击西河郡,则我河东危已!
再看弘农,风陵渡、茅津渡虽在我手,然潼关已失,崤函古道蜿蜒数百里,汉军既能奇袭夺下潼关,焉知不能轻取函谷关?届时弘农诸地,尽在蜀军兵锋之下?”
蒋济一番剖析,帐中诸将皆神色凛然。
乐綝不禁心惊的问道:“监军,那我军岂不是必败无疑?”
蒋济轻抚短须,胸有成竹的笑道:“非也!诸葛亮所恃者,不过关中新胜之锐气,我军只需挫其锋芒,其军必自退!”
想他在淮南十数年,东吴未得寸土,所谋算之事从未出错。
诸葛亮能如此出名,只是没遇到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