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中收到魏延攻克长安的当天,一匹快马就悄悄的离开了成都。
然后一条快船沿岷江顺流而下,经过长江到达荆州。
数日后,其主人已经到达了武昌城。
“没有想到魏延居然真得奇袭了长安,常山赵氏子如此骁勇!”
吴王府内,孙权手中拿着一张锦帛,一脸的震撼之色。
蜀中的二次出兵北伐,与其说是诸葛亮主动发起,不如说是东吴在背后鼓动的。
所以蜀汉的成功与否,东吴差不多都能提前判断出。
可是数日前,魏主曹叡派来使者,表示支持孙权称帝,还表示愿结兄弟之好。
这可是把孙权吓得一大跳,连一直在积极准备的称帝事宜,都给停了下来。
因为去年,他们刚刚诓骗了曹休,灭了曹魏的十万大军。
现在曹魏一反常态的行为,莫不是要联络蜀中一起来攻打东吴?
“主公勿忧,蜀中有骁勇之将,我东吴也有青年才俊,不在魏延,赵统之下!
如今情况已明,乃是魏军在关中失利,曹叡小儿惊慌之下,所以想联合我们对付蜀军。”
陆逊一脸的自信,一点都没有因为魏延、赵统的战绩而惊讶。
他一直都喊孙权主公
“嗯,言之有理!我文有伯言,武有休穆(朱桓)、公绩(凌统)、文向(徐盛)、子璜(全琮),又岂是魏延,赵统可比!”
孙权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
要说东吴的朝堂,的确比蜀中要好多了。
魏延不喜欢为人所驱使,赵统有勇无谋,两人靠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立下功劳。
这次运气好能成功,下次呢?下下次呢?
“主公英明!如今曹魏新败,蜀中已无再战之力,时机已成熟,当顺天应人也!”陆逊有些兴奋的说道。
他曾经对孙权说过,曹魏封的吴王乃是侮辱孙权,他要等喊孙权陛下的那一天。
这一天终于快来了,江东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孙权背负双手,望向远处的吴王旗帜,心中感慨万千。
那年大兄过世,江东风雨飘摇,年19岁的自己接过江东印绶,战战兢兢。
刘备借荆州,一借就是十几年,还把自己小妹给骗回去当了老婆。
他又想起曹操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背后却是自己俯身做小十数年。
如今曹操、刘备已死,自己却正值壮年,当一统天下也!
建兴七年(229年),二月十八日,48岁的孙权在武昌称帝,立国号为大吴,同时大赦天下。
因为夏口,武昌等地传言有黄龙,凤凰出现,于是改年号为黄龙元年。
因为建业“舟车便利,无险阻之虞,田野活饶,有转输之籍”,以此为大吴都城。
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追尊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子孙登为皇太子,同时大肆封赏文武百官。
陆逊由大将军进为上大将军,负责都督军国事务。
因为信任,他不仅统领留守武昌的官府事宜,还掌管荆州及豫章等三郡事务?。
诸葛瑾由左将军,加封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步骘为骠骑将军、右都护、冀州牧和都督西陵诸军事;
朱桓为前将军、青州牧、嘉兴侯,全琮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其余众人皆有封赏。
唯独有一个人没有封赏,那就是站在百官之首的张昭,要知道他儿子都被封了一个右弼都尉。
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身为东吴文官扛鼎之人,却没有封官,实在是让人费解。
不过张昭丝毫不在意,平时该干嘛还是干嘛,同时还有一点小得意。
因为他觉得,孙权之所以不封赏他,那是准备让他做大吴国的丞相之职,就跟诸葛亮一样。
如果和其他人一起封赏,那怎么能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性呢?
不过这么一等就是半个多月,等的张昭都有点着急了。
第二天的百官朝会上,张昭写了一封奏章,将孙权好一顿夸,就差说他是千古一帝了。
希望孙权别等了,尽快将自己的封赏落实下来。
结果张昭刚刚起身,准备谢恩的话还没有说出口,那边孙权的话,好比三九严寒一般的盖了过来。
“孤能有今日,多亏了周公瑾,昔日若是听了你的话,何来今日之景?”
张昭只他说的是,赤壁之战的时候,众人都要选择投降曹操,只有周瑜主战之事。
正准备解释,可是谢恩的话还堵在喉咙呢,憋的他脸色通红。
当他将气理顺了,孙权挥了挥衣袖,已经走人了,张昭直接就傻了。
不说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些年来,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
孙权作为一个皇帝,居然这么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而且还当着文武百官发作,当真是千古一奇。
或许是隐忍的时间太久了,心理变的有点病态。
从接手江东以后,一直被曹操和刘备欺负,如今称帝,一下子放飞自我,再也控制不住了。
而张昭这边,作为江东第一元老,东吴百官首席,江东四大世家之一,何时受过这等侮辱。
这在众同僚面前丢了这么大一个脸,以后也没办法相处了,当即称病归家,不再管任何事。
除了内部,对外这一块,孙权也是做了许多准备的。
首先就是答应曹叡的请求,双方签订盟约,永结兄弟之好。
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的真心,其在江夏到皖城一线,主动减撤吴军数量。
其次就是增兵巴东,然后人通知蜀中,自己内部出问题了,再不称帝手下要散了。
名义上是希望诸葛亮理解自己,实际上是威逼。
同时,他还派人到辽东联络公孙渊,愿意出售粮食,寻求购买战马。
如今三大巨头只剩下他一个人,对于北定中原一统天下,那还是充满梦想的。
另外,由于交州刺史吕岱平定了交州,向南海诸国宣扬东吴的风俗教化。
听闻中原扛把子驾临南海,一时间扶南、林邑、堂明等诸国纷纷遣使向东吴朝贡,让孙权尝到了甜头。
于是他不顾群臣的反对,派遣大将卫温和诸葛直,领兵去开拓夷洲和朱崖两地。
相传两地有数万的土着夷人,一是可以获取人口,充实吴地;二是他都登基称帝了,没有开疆拓土的功劳,以后不得被人笑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