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村宗族观念重,虽无人阻挠抓捕,却也无人趁机踩上一脚。
将谢家村嫌犯押送县城后,梅伟又配合周建军端掉了县城里二十多个小红人窝点,气运值蹭蹭上涨。
交接完犯人,他恢复梅伟身份赶回长白村抢收玉米。
老周,调令的事儿抓紧办,我能不能回家过年全指望你了。”
知道了,赶紧回你的生产队去!周建军像赶苍蝇似的挥着手。
卸磨杀驴是吧?梅伟气得牙痒痒,转念想到回城在即,心里暗记下这笔账。
长白村晒麦场上一派热火朝天。
老人们带着孩童撕扯玉米苞叶,青壮劳力背着竹篓往来穿梭。
见梅伟回来,村民们匆匆打个招呼又埋首劳作。
这架势逼得他小跑着去找李忠权销假——大队长正站在办公楼院坝里指挥卸玉米,金黄的棒子铺了满地。
李队长,我回来报到。”
梅知青啊,事情办妥了?李忠权笑得眼角堆起褶子,今年苞谷收成好,忙点也高兴。”他对梅伟总是格外宽容,换作旁人秋收缺勤,早被骂得狗血淋头。
若是去年刚来那会儿,梅伟敢不参加秋收,李忠权大队长绝不会这般好说话。
非但会劈头盖脸训斥一通,搞不好还要把他扭送知青办退回原籍。
可如今情形大不相同,梅伟为村里立下不少功劳,前阵子加入护粮队时,还替乡亲们猎了二十多头野野猪。
比起这些实打实的贡献,秋收多个人手少个人手实在不值一提。
就算梅伟今年全程不参与秋收,李忠权大队长也绝不会多嘴半句。
村里人更不会指指点点。
正因如此,他回村时村民们只是匆匆打个招呼就继续埋头干活——若真有人心存不满,唾沫星子早把他淹没了。
事儿都办妥了,这不是惦记着秋收忙嘛,完事就赶紧回来了。”梅伟摆出副老实巴交的模样。
哈哈哈......好小子!不过村里不缺你这把力气,回来就踏实歇着,明早再下地!李忠权拍着大腿笑出声来。
大队长心里门清,梅伟请假绝非为了躲秋收。
但听他这么说,到底觉得没看走眼,眼角笑纹又深了几分。
辞别李忠权后,梅伟径直回了住处。
草草归置完屋子,灶膛里便飘起炊烟。
说实话他确实需要好好睡一觉——在山里这些日子,压根没睡过囫囵觉。
饭后炕头一沾,连系统空间都没进就沉沉睡去。
次日天光放亮,梅伟精神抖擞地扒完早饭,跟着张志成他们下地掰玉米。
张志成揶揄道:伟哥,我们还当你打算等收完玉米才露面呢。”
正经集体劳动,秋收每天十个满工分,能不赶着回来挣吗?梅伟说得理直气壮。
呸!信你才有鬼!张志成翻个白眼,你缺这几个工分?就算躺屋里不出工,也饿不着你。”
伟哥,还能弄到熊肉不?上回给的太香,没忍住全造光了。”杨秀兰咂着嘴问。
熊肉是没了,不过这回从县里捎了些鹿肉......
要要要!没等他说完,杨秀兰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
我也要!这些天掰玉米累得掉膘,得补补!张志成急吼吼插话。
成,晌午回去分你们些。”梅伟盘算着待会得从空间逮头鹿处理。
背玉米回村的路上,他寻机溜回家,从空间取了块鹿肉搁屋里。
晌午收工哨一响,梅伟就招呼三人跟他走。
张志成得了两斤,师凌薇和杨秀兰合分三斤,乐得三人见牙不见眼。
秋收累断腰,花钱买肉谁都不含糊。
要不是肉票紧缺,他们恨不得顿顿见荤腥——也就梅伟有门路弄到不要票的肉,换别人谁敢往伸手。
秋收后的第七日,最后一穗玉米终于归仓。
晒场上铺满金黄的玉米粒,大队院里也堆得满满当当。
梅伟和知青们仍不得歇息,挥着镰刀将玉米秆齐根砍倒——这些可是牲口过冬的硬通货。
犁铧翻开黑土地,麦种伴着萝卜籽落进垄沟,白菜苗在霜降前排好方阵。
直到田垄间再榨不出一丝养分,村里人才得空钻进山林,采松子、挖野菜、寻山珍。
梅伟今年却没跟着张志成上山。
那张盖着红戳的调令,到底还是飘进了知青点。
接下来的日子,他辗转于生产队、公社、县革委会之间盖章签字。
整整三十个日夜,回城手续才像剥洋葱般层层办妥。
离村前,李忠权大队长特意叮嘱:你那间房先别退,转手给其他知青吧。”梅伟懂这份人情——既成全了村里的体面,也给后走的知青留条活路。
毕竟张志成、师凌薇他们,说不定哪天也要凑回城的路费。
消息传到知青点,刘佳佳第一个敲开了梅伟的房门。
最终她和龙群合伙掏出两百块钱,连带着屋里的桌椅板凳一并盘下。
临行前一晚,梅伟在院里支起八仙桌。
李忠权带着队干部来了,知青点的伙伴们也围坐一团。
张志成抱着酒坛子黏在梅伟边上:伟哥你这一走,我可咋熬啊?
少来这套!梅伟笑骂着推开他,却见对面师凌薇的睫毛早已湿透。
酒过三巡,连最能喝的李忠权也栽倒在两斤半白酒里。
男知青们横七竖八躺了一地,此起彼伏的鼾声中,不知是谁在梦里嘟囔:啥时候...才能回家...
晨雾未散时,梅伟背着蓝布包袱踏上了黄土路。
身后长白村的轮廓,渐渐隐在炊烟里。
张志成、师凌薇和杨秀兰陪着梅伟走到长白村村口,发现李忠权、崔大壮等人早已站在那里等候。
“梅伟知青,虽然你在长白村只待了一年多,但大伙儿早把你当成自家人了,以后有空记得回来看看!”
李忠权笑着说道。
“一定会的!别的先不说,我还惦记着和大家一起进山打野猪呢!”
梅伟爽朗地回应。
这话让李忠国格外高兴:“好!只要你回来,我亲自带你进山!”
提到打猎,李忠权也来了兴致:“梅伟知青,只要你开口,我就组织全村人陪你进山围猎!”
崔会计叹了口气:“可惜你急着回城,不然今年还能再组织一次。”
少了梅伟和李忠国这样的好手,长白村今年无法进山围猎。
其他村子也因去年的意外损失惨重,纷纷取消了围猎计划,村民们的收入也因此减少。
“今年可以先在外围练练手,只要不进深山,还算安全。”
梅伟提议道。
“算了,安全要紧。”
李忠权摇头,“咱们村靠你带着护粮队打的几十头野猪,已经比其他村子强多了。”
崔会计点头附和:“对,你的工分我会尽快算清,把钱汇给你。”
“不急,您别累着。”
梅伟笑道,“回家有我妈在,饿不着。”
临别前,梅伟向众人深深鞠躬:“谢谢大家来送我!以后要是来四九城,一定找我,我好好招待你们!”
“梅伟知青,祝你一路顺风,前程似锦!”
“伟哥!保重!等我回四九城找你!”
……
梅伟走出一段路,回头望去,李忠权等人仍站在原地挥手。
他眼眶微热,心里涌起一丝不舍。
但他清楚,自己终究不属于这里。
他来长白村本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如今任务完成,是时候离开了。
至于这里的乡亲们,还有师凌薇、杨秀兰她们,就让这段回忆留在心底吧。
此去一别,或许再无相见之日。
梅伟徒步走到白河公社,一路上未曾动用系统空间的能力。
直到在公社转了一圈后,他才买了去县城的车票。
颠簸的土路让他屁股生疼,梅伟揉着痛处,苦笑着想——早知道就该用能力赶路了。
乘车真是遭罪!
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是最后一次走这条路线了,梅伟轻轻揉了揉发麻的臀部。
既然来时乘车,归途也该如此,为知青岁月画上圆满的句点。
在县城国营饭店饱餐一顿后,梅伟总算恢复了些精神。
可前路漫漫,还有不少苦头要吃。
汽车转火车,颠簸数日,四九城的气息终于扑面而来。
梅伟拎着大包小包下车,熟悉的家乡味道让他心头一暖。
哥哥!这儿!妹妹梅兰的呼喊声传来。
抬眼望去,梅兰正使劲挥手,身旁站着梅妈妈、刘奶奶、大姨夫妇,还有周建军和陆警官。
梅伟快步上前:妈,刘奶奶,大姨,姨父,老周,老陆,你们怎么都来了?
专门接你的呀!我连课都没上!梅兰抢过行李袋,眼睛亮晶晶的,哥,带好吃的没?
梅伟哑然失笑——果然还是那个馋嘴妹妹。
今年先在林子外围试试,只要不往深处走,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稳妥起见,今年就到这儿吧。”李忠权大队长拍板道,光你们护粮队打的几十头野猪,就远超其他村了。”
崔会计接话:梅知青,你的工分我尽快核算成汇款。”
不急,您注意身体。”梅伟笑道,回家有我妈管饭,饿不着。”
他朝众人深深鞠躬:感谢大家相送!日后若来四九城,务必找我,一定好好招待!
祝梅知青鹏程万里!
伟哥保重!等我,迟早去四九城找你!
......
梅伟频频回首,直到李忠权等人的身影化作远处挥动的小点。
他眼眶发热,突然生出几分留恋。
但他清楚,长白村只是人生驿站。
就连知青身份,也不过是任务的伪装。
别了,乡亲们。
别了,师凌薇、杨秀兰。
此去经年,或许再无重逢之日。
他徒步走到白河公社,全程未用系统能力,仿佛在用脚步丈量这段时光。
在公社转悠许久,才买票前往县城。
当客车颠得他龇牙咧嘴时,梅伟开始后悔不用瞬移。
乘车真是遭罪啊!
长途跋涉才刚刚开始!
汽车换火车,辗转数日,梅伟总算抵达四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