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大暑。一大早,郑元开车,子栋带着子玉三人赶回山城。
前天家里打电话,御八珍的新车间已经建设完毕,可以投入使用。可找了个阴阳先生看了日子,才发现这一周赶巧了,就没有适合搬家的好日子。车间本就不太够用,这两个月的烧鸡加工量又提了上来,场地就更加的捉襟见肘,搬厂房就迫在眉睫。最后无奈的折中了一下,挑了24号这个不好不坏的日子挪厂房。用爸妈的话来说,反正十月份才是真正的搬家,现在算事急从权。
按理说马三作为股东也要回来,可是吴燕已经住进了医院,这两天就要卸货,家人也就没让他折腾。大嫂的身子也重了,也没让她来回奔波,正好和吴燕做个伴。
奉天到山城的路程并不遥远,只有两百多公里,路况还行。马路虽窄,但车也不多,一路上的村庄挺密集,算是人烟稠密。即使在治安最不好的前几年,这条路上也没有听说有车匪路霸,所以一路疾驰的郑元,到山城县只开了三个小时。
中午饭是在谢县长家吃的,小食堂的师傅上门服务,这是昨天就定好的,同时来陪客的还有王建的父亲王克成。
“明天我过去,克成一起不?”吃完饭,几人坐在沙发上,谢县长点了根烟,悠悠的问。
“这御八珍又是咱县的财神爷,我手头没啥着急的事,就蹭县长的车去凑凑热闹。”
“欢迎领导视察!”子玉笑嘻嘻的道。
“行了,你就别在这卖乖了。”谢凌峰道:“这段时间你们又是考试,又是出门的,我也没顾得上找你。”
“找我干啥?”子玉有点懵,现在各个位置都有人负责。
“上个月第一批养殖场资金回笼,大家就磨拳檫掌开始抢名额。这七月份的第二批养殖场的小公鸡也出栏后,所有的乡镇就都快折腾疯了。现在这些人天天磨着我,要求扩大养殖基地数量。有几个神通广大的,找来各级领导,连书记都沉不住气,会议上提了几次,都烦死我了。”谢凌峰嘴上说烦,可上翘的嘴角分明是凡尔赛的感觉。
“那谢叔想让我干啥?”姬子玉问。
“这个月就增加一倍的养殖场,你哥俩觉得行不行。”
“陆教授的种苗没问题就行!禾丰饲料在这个季节增加产能也容易。”子玉想想道:“福达的建设也不会拖后腿,剩下也没啥了。”
“按这速度,年底就会达到八十到一百家,御八珍的收购压力大不?”谢凌峰问:“我看你们在山城和春城开店的速度没有上半年快,这消化会不会成问题。”
“这个没问题!”姬子栋喝了两瓶啤酒,有些上脸,正用郑元递过来的毛巾擦脸,闻言插嘴道:“这两天我们在奉天最大的几家副食品批发市场,或租或买的弄了几个摊位,就是为咱养殖场准备的!不管是鸡和猪,就是鸡蛋我们都可以包销掉。”
“真的!”谢凌峰兴奋的反问。
“真的,爸!”谢建华道:“我和小建一起去的!奉天最大的十二线批发市场,猪肉都是用大卡车拉,有多少都不够卖的!奉天人可比咱有钱多了。”
“铁西、皇姑、大东的那几个批发市场也不小,俺们也都去过!那家伙,买东西像打仗似的。”王建也咋舌。
“真有那么邪乎?”王克成去奉天的机会少,知道儿子不太稳重,有些将信将疑。
“我让一个轻工业局的朋友查了一下数据。去年辽省人口是3900万,人均消耗猪肉22.3公斤,总消耗是87万吨。而本省生猪产量仅为74.1万吨,缺口有13万吨。”姬子栋侃侃而谈:“按照一头猪200斤,除四肢下货有120—130斤的出肉量,缺口就是200万头。咱们一个养殖场一年两茬才1000头,100家才十万头,还不到十分之一。”
姬子栋说完一屋子人都噤声了,子玉也不禁对大哥刮目相看。他也没想到哥哥的成长这么快。
“谢县,那咱们还犹豫什么!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啊!”王克成兴奋的道。
“是啊!老谢,这可是好机会。”谢妈也很高兴,她是银行的,对这些数据更敏感。
“那你们的下货销售会不会有压力?”谢凌峰压抑着心情又问。
“问题不大!”姬子栋笑着说:“夏天的熟食销售比较淡,我们御八珍的门店都在练内功,所以就没扩张。等到九、十月份,北边的哈市,南端的蓝城都会打通。最起码还会增加三十到五十家的门店,消化这些原料就更不成问题了。而且爱军这段时间又联系了两个铁路局,批发的量也在增长。”
“怪不得你们着急搬厂房呢!”谢妈笑着感叹。
“是啊!这个厂房的压力比较大,所有的批发都得从这走。春城和奉天的厂房,只能保证附近门店的供应。”
“那我就放心了。”谢凌峰笑道:“明天去看看你们的新厂房,后天我就着手扩大养殖计划。今年争取让我们县的老百姓过个肥年!”
“那我也找时间和温局长商量一下财务监察问题。”王克成主动请缨。
“也好,防患于未然。”谢凌峰点头。
休息了一会后,子栋准备告辞。小谢和王建直接留在县里,明天再一起去仲道。出门时,谢凌峰扯过姬子玉:“农大那里按照我们的计划实施。县里拿10万现金,买了农大的10%份额,大安乡用土地占2%,最后留8%,还是玉兰负责。”
“上周我看大安已经开始建厂了,那时候我还以为就弄完了呢。”子玉有些诧异。
“哪有那么快!这还是你舅妈在内部运作,要不就更慢。这趁着暑假前落实后,咱们的主动权就大了。明天你再陪我去大安看看,这养殖场的数量别再被饲料卡了脖子。”
“应该不至于。三江已经建了两条线,日产40吨,基本能满足40家养殖场的用量。到这个月末才20家,不会卡脖子。”
“你忘了还有散养的规划了!”谢凌峰提醒道:“现在散养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增长,你回家问问子秀,已经是80%的负荷生产,产能冗余不足了!”
“啊!那我得回去问问。”子玉有些诧异,这情况姐姐没有和他说过。
“要不为啥启动大安的建设!你回去让他们加快筹备,还得储存原料,我打算这个月就增加五个养殖场名额。等到九月份大量生猪出栏,你们的消化能力跟得上,我可能还会加大投入力度。”
“怎么这么急?”子玉纳闷,原定的稳扎稳打呢!
“月初省里来了调研组,咱们的这个养殖场,已经被农业厅列为重点扶植项目。我在县里的话语权也加强了,你舅舅的意思是要快马加鞭再下一城。”谢凌峰说的比较含糊,但子玉已经听懂了他的潜台词。
“恭喜谢叔啊,这算是一封朝奏九重天!那老书记那面是啥反应?”
“静观其变,不针对,不主动。”谢凌峰道:“我没有动他的利益,不过也给他带来很大压力。这一两年要是养殖场有大发展,估计他二线的时间要提前。”
“这是阳谋,也是大势,在他领导下取得的成绩,对他也是好事。”子玉暗忖,明年于谦林调任山城任市府一把,这老书记肯定二线,谢凌峰上位已是必然。
“行了,这天太热,你也赶紧回去吧。”谢凌峰抹了一把头上的汗,下了逐客令。
兄弟二人回到仲道已是三点多。
御八珍的大院内人头攒动,大车油门轰鸣,拖拉机突突响,再加上男女的叫嚷声,混杂出一派工地的既视感。
“哎!大哥,你们回来了。”门口指挥车辆的梁秋看见小车副驾上的子栋,笑着过来打招呼:“这车没见过,是新买的那辆吗?看着真气派!”
“不是说明天搬家么?今天咋就动了。”子栋下车,让郑元把小车停到路旁。
“今天提前结束生产,要把设备都挪过去,明天一早再搬剩下的,这样不耽误十点的开工仪式。”梁秋解释道。
“明天的生产咋安排的?”电话里说的没有那么细,除了仪式之外,具体情况他也不了解。
“具体流程你得问子胜,我光听说还是正常生产,就是十点多办一个仪式。”
“姐夫,我姐在哪?”子玉问。
“她嫌搬家太吵,带着曦月去禾丰了。”
“那我去找她,大哥你回家里安排明天的事儿吧。”子玉也乐的躲清闲。
“你啊!”大哥摇摇虚点,摇头道:“干活的事就不能指着你,跑的比谁都快。你这出门一周多,赶紧回家和咱妈报个到,要不我都得跟着挨训。”
“咱妈也去禾丰了,帮着子秀看着曦月。”梁秋笑嘻嘻的道:“子玉你赶紧过去吧,厂里这点活儿你也帮不上啥。”
“嘿嘿,拜拜了。”子玉交代郑元一会再把行李送到屋里,便快步走向禾丰饲料。大暑的阳光很热烈,晒得他满脸又是汗又是油的,他也想尽快进入阴凉的地方。
禾丰饲料的面积又扩大了一圈,增加了一条生产线,还预留一条生产线的位置,再多就没有了意义,毕竟大安的土地已经规划好。
“小鱼儿,你回来了!赶紧进屋喝瓶汽水,瞅你热的。”表姐从办公室里出来,撞见满头汗水的子玉,用鲁省的方言大声道。
“表姐,我姐在哪呢?”
“都在屋里呢,小曦月尿了刚醒,正换戒子呢。”
“小鱼儿,赶紧进来打盆水,给你外甥女洗洗尿戒子。”姐姐的声音脆脆的。
“你个死丫头,就知道欺负你弟弟,这回来还没喘口气,你就支使上了。俺们大小伙子,洗啥尿戒子,那是她爹的活儿。”妈妈的声音响起。
子玉进屋,便看到一脸笑容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