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也笑着说道:“那还不简单,找一部收视率和社会效益都好的不就行了。”
他转头问姑姑:“咱那部《亮剑》定了吗?没定的话直接跟央视合作呗,那部剧也适合央视,主旋律,抗战军旅题材,收视率肯定没问题。”
在他上辈子的记忆里,《亮剑》就是选择在央视首播的。
央视作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平台,拥有广泛的观众覆盖和强大的传播力,这为《亮剑》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其热血激昂的抗战故事和鲜明的军旅特色,该剧在央视播出后迅速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收视率一路飙升,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剧集。
姑姑觉得自家侄子说话有些不经大脑,口气太大了,不满地瞪了他一眼说:“你说收视率好收视率就好,你哪来的自信。”
她心里清楚,虽然杨皓在好莱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国内的影视市场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变数,一部剧的收视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判断就下定论。
杨皓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姑姑,我仔细研读过这部小说,首先,‘亮剑精神’是该剧的核心精神。
它强调人在逆境中要坚持不懈,敢于接受挑战、迎难而上,生动地反映出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斗志。
这种精神不仅在战场上熠熠生辉,也赋予了观众面对人生困难时的勇气,成为该剧最具价值的精神内涵和经典标志,与我们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高度契合。
其次,剧情设置精彩合理,情节跌宕起伏,故事张弛有度。
剧中既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战士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又有温情脉脉的人物互动,战友情深、军民鱼水情,以及李云龙与田雨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为紧张的战争氛围增添了一抹温情。
从独立团的初创到逐步壮大,李云龙带领部队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每一次危机都让观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每一次突围都让人热血沸腾,使观众始终对下一幕充满期待。
冲突真实合理,没有失真地渲染我党的英明神武,日军的智商也在线,战争打得很艰难,赢得胜利靠的是实打实的作战手法和国人的英勇牺牲。
国民党方面也有毫不逊色的军官将领,如楚云飞与李云龙英雄惺惺相惜的那份情谊以及无奈,都展现得真实而不造作,将观众的情绪推到高点,让人感慨万千。
人物塑造真实立体,主角个性鲜明。
李云龙性格复杂多面,他勇猛无畏、重情重义、智慧果敢,是一位极具魅力的英雄人物;
但同时,他又有着脾气暴躁、言语粗俗、战场抗命、爱贪小便宜等缺点,
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人物,打破了传统抗战剧中英雄‘高大全’的形象,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配角们也生动鲜活,不仅主角出彩,配角也都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赵刚沉稳大气、儒雅中不失锋芒,是李云龙的得力助手;
楚云飞既有国民党军官的英武气质,又有知识分子的儒雅气度,是一个复杂而立体的角色;
张大彪的忠诚勇猛,以及其他配角的独特性格特点和成长轨迹,都使人物刻画非常鲜明,为整部剧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亮剑》的故事深入人心,人物形象鲜明,再加上抗战和军旅这两个热门题材,我相信观众会喜欢的。
当然,最终的收视率还是要看剧集的质量和市场反馈。”
姑姑有意给杨皓泼一盆冷水,说道:“那也不能保证收视率,好剧本多了去了,也没见几个火的。”
这位领导却对杨皓的判断表示出一定的兴趣,他问道:“杨老师,也别一棍子打死,回头看看剧本,剧本写好了吧?”
姑姑回答道:“已经写好了,都梁老师亲自参与创作的,回头您看看。”
领导点点头,表示:“行,回头看看,能让杨皓这么看好的剧本,应该有它的独到之处。”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毕竟杨皓已经把机会摆了出来,能否合作还是要看央视的最终决定。
不过,杨皓对《亮剑》这部剧的信心并未因此而动摇,他相信凭借其深刻的主题、精彩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塑造,这部剧定能在央视的平台上大放异彩,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
话题又转回了杨皓的音乐,毕竟这次来的诸位大饱耳福,听到了很多市场上没有的新歌。
其实大家一开始都觉得杨皓是姑姑为了捧他,买的歌曲,然后按到他头上,打造的才子人设,外面流传的就是这个版本。
富二代吗,自己花钱出专辑,随着杨皓的第二张专辑依然销量登顶,这种谣言就起来了,又有钱,又有才,你咋不上天呢。
这种谣言还很有市场,符合大家的认知。谁也没想到,人家是真有才,就一个哥哥结婚,就能拿出那么多创作的新歌,大家都服了。
“今年你肯定能上春晚,不用你姑姑到处推销你就能上,你这都算内地新人代表了。”
她说的是央视春晚,去年杨奶奶、姑姑、孙姐的爸爸都出了不少力,杨皓才能上央视春晚,虽然是合唱,那也了不得了。
杨皓赶紧摇头说:“我算什么代表。”
“怎么不算,这两年你的专辑销量,歌曲传唱度都是内地最好的。”这位反驳说。
杨皓摇着头说:“那我也代表不了内地,再说了,过一阵我要去南极,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回来,今年肯定参加不了春晚。”
“啥?”姑姑惊讶的大声问:“你要去南极?”
杨皓有些疑惑,怎么姑姑这么大反应,但还是点点头说:“我回来没给您说过吗?”
“你啥时候说了?你去南极干啥?”看来姑姑是急了,语气不是特别好。
杨皓赶紧解释:“我不是说了吗,我立项了几部动画片,其中一部叫快乐的大脚,是一部关于环保,讲述企鹅的动画片。
这部动画片使用“photo-reality”技术,可以让影片画面逼真动人。
需要赴南极取景,纪录下南极的所有风貌,然后传输进电脑,让真切的景观充分融入动画画面。”
看到姑姑一脸迷糊的样子,杨皓解释道:““photo-reality”就是照片级真实感技术,在电影制作中具有多方面的显着优势。”
首先高度逼真的视觉呈现,这项技术能够精准地还原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场景。
这次赴南极实地取景,将纪录下的南极风貌借助“photo-reality”技术传输进电脑,然后完美融入动画画面,
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般看到南极真实的冰川、雪地、海洋等景观,极大地增强了影片场景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对于角色塑造同样效果显着,无论是人物还是各种生物,都可以细致入微地呈现其外貌特征。
比如在一些科幻或奇幻电影中,若要展现外星生物,利用该技术能打造出皮肤纹理、毛发等各方面都极度逼真的形象,使观众相信这些角色是真实存在于影片构建的世界里的。
逼真的画面更容易让观众与影片中的故事和角色产生情感连接。
当观众看到如同现实生活中一样真实的场景、人物表情和动作时,会不自觉地代入自身的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去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
从而更深入地沉浸到电影情节之中,跟随剧情的发展而产生情绪波动,使观影体验更加深刻难忘。
一部电影要想让观众全身心投入,构建一个可信的故事世界至关重要。
“photo-reality”技术通过呈现出符合现实逻辑和视觉习惯的画面,帮助影片打造出这样一个让观众愿意相信的世界,
使观众暂时忘却自己是在观影,而是仿佛在亲眼见证故事中的一切,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影片所传达的主题与情感。
电影创作者可以在真实画面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发挥,将现实元素与想象元素巧妙融合。
比如在历史题材影片中,真实还原历史场景的同时,可以加入超现实的情节或奇幻元素,
利用“photo-reality”技术使其自然融合,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赋予故事独特的艺术魅力,
拓展了艺术创作的边界,让创作者能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在制作视觉特效时,这项技术可以使特效与真实拍摄的画面无缝衔接。
例如在灾难片里,将逼真的城市建筑破坏、洪水泛滥等特效场景与实地拍摄的城市街道、人群等画面完美结合,
避免出现特效与画面“格格不入”的情况,让特效更加自然、逼真地服务于剧情,增强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
以往为了获取理想的真实场景画面,可能需要剧组辗转多地、长时间进行实地拍摄,这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成本。
而“photo-reality”技术可以通过前期少量的实地取景采集素材,然后在电脑端进行丰富拓展,模拟出更多不同角度、不同时段的场景画面,
减少了反复实地拍摄的麻烦,有效节省成本和时间。
在后期合成等环节,由于该技术能让虚拟元素与真实画面更好地匹配融合,减少了反复调试、修改的工作量,提高了制作效率,
使得电影制作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质量标准,保障影片能够按时按计划完成制作并上映。”
杨皓巴拉巴拉一通解说,但是姑姑对这个不感兴趣,她更关心的是杨皓要去南极,更关心的是他的安全。
姑姑语气还是很不好的问:“你啥时候去?去多长时间?跟你爸妈说了吗?”一连三问。
杨皓老实的回答道:“去南极看企鹅最好的季节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即南极的夏季,哥哥结完婚我就去。
这个时间段是南极的春末初夏,气温开始上升,通常在-10°c到-5°c之间,企鹅们进入繁殖季,
可以看到企鹅求偶、筑巢的场景,部分企鹅开始孵化鸟蛋,有机会见证企鹅生命诞生的初期阶段。
相较于1月和2月,这个时间段游客相对较少,你可以更安静、从容地观察企鹅,
也更容易拍摄到没有太多人群干扰的企鹅照片,更好地体验宁静的南极景观。
1月至2月是企鹅幼崽成长活跃期,这期间是南极气温最为温暖的时候,通常在-5°c到0°c之间,日照时间最长,是南极的盛夏时期。
企鹅幼崽纷纷破壳而出并开始成长,可以看到毛茸茸的小企鹅在企鹅父母的呵护下学习走路、游泳等,是游客最多的时候。
它们憨态可掬的模样十分可爱,还能观察到成年企鹅轮流外出觅食喂养幼崽的温馨场景。
此时南极的气候相对稳定,适合进行各类户外活动,除了观看企鹅外,还可以体验观鲸、皮划艇、雪地徒步等,全方位地感受南极的魅力。”
“估计需要10天到30天左右,南极半岛常规行程-一般在10天到12天左右,从阿根廷乌斯怀亚出发,穿越德雷克海峡需要2天左右,在南极半岛停留5天到8天左右,之后再花2天左右返回乌斯怀亚。”
“南极三岛行程-通常需要20天到30天左右,除了南极半岛外,还会前往南乔治亚群岛和福克兰群岛等,
在每个岛屿都有一定时间的停留和探索,在南乔治亚群岛可能停留5天到7天,
福克兰群岛停留3天到5天,加上往返路上穿越德雷克海峡的时间,总时长在20天到30天。”
“穿越南极圈行程-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20天以上,可能会达到30天甚至更久,
因为需要穿越南极圈,到达更深入南极大陆的区域,在南极圈内的航行和探索时间较长,
同时也要考虑往返途中穿越德雷克海峡以及可能遇到的恶劣天气等因素导致的行程延误。”
杨皓详细的跟姑姑说了他的行程,需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