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厚厚的、带着海德堡独特邮戳的信件,跨越重洋,送到了韩风手中。抚摸着信封上熟悉的娟秀字迹,韩风连日来因应对各种压力而略显紧绷的心弦,不由得松弛了几分。
夜深人静,“关山雅筑”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韩风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密密麻麻写满了好几页信纸的文字,还夹着一张周晓白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手持试管的黑白照片,她眼神专注,嘴角带着浅浅的、自信的笑容。
“风,展信佳。
海德堡的秋天来得似乎比燕京更早一些,古堡下的枫叶已经开始泛红,像一幅渐次渲染的油画。实验进展到关键阶段,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占去了我大部分时间,虽然疲惫,但内心充实…”
她细致地分享着学业上的点滴,遇到的难题和突破的喜悦,语气平和而坚定。
“…你在上封信中提到‘凤凰’自行车和‘霓裳’服装已顺利投产,我由衷地为你高兴!但你也轻描淡写地提到了遇到的竞争和压力。我能想象得到,那绝不会轻松。每当这种时候,我都希望自己能在你身边,哪怕只是为你递上一杯热茶。”
关切之情,溢于言表,透过纸背温暖着韩风。
接着,周晓白的笔锋转向了她在国外的观察与思考。
“风,最近我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之余,也看了一些关于商业和品牌管理的书籍和案例。我发现,那些能够穿越经济周期、历久弥新的伟大企业,往往不仅仅是产品优秀,更重要的是它们拥有一种独特的、深入骨髓的企业文化和品牌精神。”
“比如,有的品牌代表着‘创新与探索’,有的象征着‘匠心与品质’,有的则倡导一种‘独立自信’的生活方式。我在想,我们的‘凤凰’和‘霓裳’,它们除了外观和功能上的优势,它们的内核是什么?它们想向这个时代的人们传递一种怎样的价值和态度?”
“是‘凤凰’那样,敢于打破常规、涅盘新生的勇气?还是‘霓裳’那样,追求内在品质与自我风采的彰显?如果能将这种精神提炼出来,并融入到产品设计、店面陈列、广告宣传乃至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中,那么品牌就有了灵魂,就能真正深入人心,而不仅仅是一个流行的符号…”
她还提到了团队的重要性:“我看到那些顶尖的研发机构,都非常注重团队的氛围和成员的成长。创造一个能够激发灵感、允许试错、共享成果的环境,或许比任何物质奖励都更能留住人才,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归属感…”
读着晓白的信,韩风仿佛能看到她在异国图书馆的灯光下,一边忙于自己的学业,一边还在为他思考、为他汲取养分。她的信,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安慰和鼓励,而是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启发。
他一直在专注于解决技术、生产、供应链这些“硬”问题,而晓白却提醒了他,一个企业长远的发展,更需要文化、品牌、团队这些“软”实力的支撑。这恰恰是他目前初创阶段可能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领域。
“晓白,谢谢你。”韩风在心中默念,一股暖流和力量充盈心间。得此知己,夫复何求?
他铺开信纸,开始回信。他详细描述了“凤凰”和“霓裳”投产后的热闹场景,分享了应对供应链打压的经过,也坦诚了技术研发遇到的瓶颈。他特别写道:“…你的来信,如同暗夜中的灯塔,为我照亮了另一个需要努力的方向。品牌文化与团队建设,确是我当前所思所虑之不足。你于我,不仅是心灵的慰藉,更是思想的明灯…你在海外,亦要保重身体,勿只顾埋头学问…”
笔尖沙沙,将他的思念、他的感悟、他的牵挂,融于字里行间,飞向遥远的德意志。相隔万里,两颗年轻而奋进的心,却因共同的理解和支撑,靠得如此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