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乐现在对钱已经没太大需求,别的资产不说,单泸上那座万大广场每年给自己交的租金,就不少。
而且现在正是房地产上升期。
将来升值到什么地步都不好说。
如果自己真出现财务危机,大不了学学老王,把广场卖了换现金流。
陈家乐更看重的是话语权,跟自主权。在自己剧组能一言九鼎,为什么要去别的剧组给人当狗呢?
身为个导演,剧本自己说了不算,角色自己说了不算,开销自己说了不算,上面还有一堆监制、制片人、出品方......层层对你进行盘剥。
这样的导演谁爱干谁干,反正他陈家乐不干。
“还有吗?”陈家乐慢悠悠的说道。
周薰一看这样,立即感觉大事不妙,如此丰厚的片酬都打动不了对方。
眼见常规合作方式无法打动陈家乐,周薰决定放手一搏。
“陈导,我知道您不仅是位出色的导演,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编剧。”她顿了顿,语气郑重,“我想向您购买一个剧本,条件随您开。”
“条件随我开?”
陈家乐挑眉,终于正眼看向眼前这个看似柔美实则果决的女人,“你确定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众所周知,编剧在影剧行业内的地位早就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一个剧本其实也卖不了多少钱。
根据编剧的水平,几千、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不同价位的剧本都有。
但上限也在那摆着。
在国内,几百万一个剧本算是顶天了。
行业普遍一个剧本是在10万元以下,‘普遍’的意思就是绝大多数,而且很多剧本往往卖不出去。
“我确定。”周薰目光坚定,“只要您开口,我们一定尽力满足。”
陈家乐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她。
“那我要是开价五千万呢?”
空气仿佛凝固了。
酒桌上的李奇、朱自在等人早已经没有交流的心思,连坐在周薰旁边的黄菲都震惊得合不拢嘴,这位姐妹是疯了吗?
周薰思考了片刻,咬了咬牙,但她的声音依然平稳。
“可以。”
这个回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酒桌上的众人齐齐吸了口冷气,妈呀!一个剧本卖5000万,这事敢想?
“周小姐,你这是在赌。”
陈家乐挑眉,若有所思道。
“我赌的是您的才华。”周薰迎上他的目光,“更赌的是您不会输。”
“有意思。”
陈家乐终于露出一丝真心的笑意,“不过周小姐,你可能搞错了一件事。我陈家乐写剧本,从来不是为了卖钱。您请回吧!”
陈家乐确实动了卖剧本的心思,但念头一想,就把它甩到了脑后。
他脑子里的好故事实在太多了,就算一年到头不休息,拍上十部电影,也未必能把这些故事全都搬上银幕。
可要他为了钱把剧本卖出去?这事儿他接受不了。
五千万在他眼里,还真算不上什么。钱多到一定程度,就只是个数字罢了。
相比之下,他更在乎那些还没拍出来的故事,它们值得交到那些最适合的人手上。
不过,与周薰的这一次交流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起码验证了自己在市场中的价格,下回再有人来烦他讨剧本,他张口就报五千万。
嫌贵?
没见识,这可是周小姐亲口开的价。
再说了,这价,我还不一定愿意卖呢!
第二天,筷子兄弟两人都上热搜了。
大哥上热搜是因为《蒙面歌王》的播出,‘蜘蛛侠’的《拯救》、《没离开过》这两首歌火了。直接飙到音乐热榜前十,前十名里,占据了两席。
评论区更是炸开了锅:
“昨晚和我妈一起看的,我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电视…”
“这真的是不换气唱完的?我听着都快憋死了!”
......
另一件则是酒馆偶偶陈家乐,周薰五千万买剧本。
好多当晚在“糖果酒吧“的人都出来作证,说确有其事。还有人发了模糊的现场视频,虽然听不清说什么,但周薰与陈家乐交谈时那郑重其事的神情,任谁都看得出这不是在开玩笑。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一众网友的激烈讨论。
不少圈内人纷纷吐槽:周薰在离开华宜后,就疯了,病急乱投医。
五千万剧本费?那演员片酬得多高?制作成本得多少?票房要多少才能回本?
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当然,也有支持周薰的:
“周薰有魄力!这才是真想拍好电影的人!”
“就我好奇到底是什么故事,能让影后这么下血本吗?”
但大部分话题都不是围绕周薰的,而是在讨论陈家乐的剧本到底值不值5000万。
“你疯了吧!知不知道五千万是什么个概念。还一个剧本,现在国产电影总投资超过五千万的电影都能数得过来。每年也就那么一两部超过。你跟我说一个剧本值五千万!”
“别人的剧本可能不值,但陈家乐导演的,我认为是值得的。你看一下他历部电影的票房成绩就能得出结论。”
“陈导《新世界》的电影剧本,我认为是值五千万的。但陈导的《泰囧》的剧本,我认为不值这个价。”
“《泰囧》剧本为什么不值五千万?《泰囧》的票房可是14亿哎!一部14亿票房的电影,难道剧本会不值五千万吗?”
“楼上简直就是在无理取闹,电影票房高,不一定就代表剧本好。决定电影票房的因素有很多,像陈家乐导演的名字就值两个亿。”
“你也知道陈家乐这个名字就值两个亿了,那编剧那一栏上写上陈家乐,这剧本不值五千万?”
“你要是愿意了解一下编剧的行情,就不会说出五千万一个剧本这样的话了,你知道编剧这一行有多难混吗?一个业内口碑的编剧价格是20万\/本,那种精心打磨七年之久的也才卖40万\/本。”
“那40万太少了吧,陈导一部电影动不动就十亿票房,结果你就给40万一个剧本,这是打发乞丐呢!”
“我只是在陈述事实,国内目前为止,价格最高的剧本都没超过一千万。”
这场论战越演越烈,甚至引出了业内人士现身说法:
“国内从来就不缺能提笔写字的文人,每年几百万文科生毕业,不少人都涌入了编剧这一行业,又没有工会为编剧这一群体争取利益,所以普通单价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