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晨雾尚未散尽。
我没有回指挥部,更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让司机直接将车开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的空气里,混杂着消毒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急诊大楼门口,已经聚集了二三十名情绪激动的工人家属。他们大多衣着朴素,脸上刻满了焦急、悲伤与愤怒,一些妇女已经哭得瘫软在地,被人搀扶着。
十几名保安和警察,组成了一道脆弱的人墙,勉强将他们拦在外面。气氛剑拔弩张,仿佛一个火星,就能引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江主任,您可算来了!”医院的院长看到我,如同看到了救星,快步迎了上来,压低声音道,“家属情绪非常激动,已经冲击了好几次抢救室了,您看……”
我点了点头,目光越过人群,看到了几家媒体的采访车,正悄悄停在不远处。记者们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已经架起了摄像机,将镜头对准了这里。
我的副手凑过来,在我耳边急切地说:“主任,要不要先从侧门进去?跟家属正面接触,太危险了!”
我摇了摇头,解开了西装最上面的一颗扣子,理了理有些凌乱的衣领。
“躲得过今天,躲不过明天。”我看着那些因为彻夜守候而双眼通红的家属,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他们要的,不是一个躲起来的官僚,而是一个能给他们说法的人。我去。”
说完,我没有理会身后众人的劝阻,独自一人,迈步向着人群走去。
我的出现,立刻在家属中引起了一阵骚动。
“就是他!就是那个负责人!”
“还我儿子命来!”
“你们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早干嘛去了!”
所有的愤怒、悲伤和绝望,在这一刻,都找到了一个具象的宣泄口,如同决堤的洪水,向我汹涌而来。
保安们立刻紧张起来,试图将我护在身后。
“都退后!”我低喝一声,制止了他们。
我独自一人,站在了距离家属们不到三米的地方。我能清晰地看到他们眼中燃烧的怒火,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足以将人撕碎的恨意。
没有长篇大论的开场白,也没有官样文章的安抚。
我只是默默地,摘下了头上那顶象征着身份和权力的安全帽,然后,对着所有人,深深地,弯下了腰。
一个标准的九十度鞠躬。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了。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似乎没想到,这个他们眼中的“大领导”,会用这样一种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
我直起身,目光扫过每一张悲愤交加的脸,用一种缓慢而沉重的语气,开口说道:“各位工友,各位家属。我是‘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的总指挥,江远。我来晚了。”
“对于昨晚发生的事故,我心情和大家一样沉痛。每一位伤亡的兄弟,都是我们项目的功臣,更是家里的顶梁柱。我,对不起大家。”
“现在,说再多的话,都显得苍白无力。我只想在这里,向大家承诺三件事。”
我的声音不大,但在死寂般的安静中,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第一,所有受伤的兄弟,医院会用最好的专家、最好的药,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治。所有费用,由我们政府承担。如果海州的医疗条件不够,我们立刻联系省城,联系北京!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绝不放弃!”
“第二,对于不幸遇难的兄弟,我们一定会给大家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我知道大家现在有很多疑问,有很多愤怒。我向大家保证,事故原因,一定会彻查到底,绝不姑息任何一个责任人!”
“第三,”我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无比坚定,“从现在开始,我就守在这里。大家有任何问题,有任何诉求,都可以直接找我。我江远,一步都不会离开。”
说完,我再次,向着所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人群中,一片死寂。没有人再叫骂,没有人再推搡。只有压抑的、低低的啜泣声,在晨光中,此起彼伏。
我知道,我暂时,用最真诚的姿态,赢得了宝贵的缓冲时间。
就在这时,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人群后方。
是林雪宁。
她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但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我一眼就认了出来。她没有走过来,只是远远地,对着我,轻轻地点了点头。
那个眼神,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上午九点,一个更惊人的消息,在海州政坛,不胫而走。
江远,决定召开全市直播的新闻发布会。
消息传到市委,所有人都炸了锅。市委宣传部的领导,第一时间给我打来电话,语气里充满了震惊和不解:“江主任!你疯了吗?现在舆论本来就是一盆滚油,你还要往上浇一勺火?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等热度过去!”
我对着电话,平静地说道:“部长,舆论是水,宜疏不宜堵。现在公众情绪对立的根源,是信息不透明,是他们觉得我们在掩盖什么。我们越是躲,他们就越是愤怒。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动、坦诚地,站到聚光灯下面去。”
“可是……可是万一说错一句话,后果不堪设想!”
“后果,我一个人承担。”
挂断电话,我没有再理会任何人的劝阻。
下午三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现场座无虚席。来自中央、省、市的几十家媒体,近百名记者,将整个大厅挤得水泄不通。无数的摄像机镜头,像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主席台中央,那个唯一的位置。
我独自一人,从后台,走上了主席台。
没有主持人,没有陪同的领导,只有我一个。
我坐下的瞬间,台下立刻响起了一片密集的快门声,和刺眼的闪光灯。我能感受到,每一道射向我的光,都带着审视、质疑、甚至敌意。
我没有去看早已准备好的讲稿,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台下那些锐利的眼睛。
我清了清嗓子,拿起了话筒。
整个发布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我的第一句话。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市民朋友,大家下午好。”
“在开始今天的发布会之前,请允许我先向在‘10·23’安全事故中,不幸遇难的两位工友,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他们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向所有受伤的工友和担惊受怕的家属们,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作为‘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的总指挥,我对这次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我,向全市人民道歉。”
说完,我从座位上站起身,对着所有的镜头,深深地鞠了一躬。
台下一片哗然。没有人想到,我会以这样一种“自揭其短”的方式,作为开场。按照惯例,官员在这种场合,首先应该是强调客观困难,撇清个人责任。
我重新坐下,继续说道:“我知道,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关于这次事故的猜测和质疑。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绝不回避问题,更不会掩盖真相。”
“为此,经过市委市政府的紧急研究,我们做出以下三项决定。”
“第一,立即成立由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以及事故家属代表,共同组成的‘高级别联合独立调查组’。调查过程,将全程对媒体开放,调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向全社会公布。无论是谁,涉及到哪个单位,只要查实存在失职、渎职、甚至违法犯罪行为,都将依法依规,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第二,市政府将启动先行赔付机制,立即垫付所有伤亡人员的医疗、赔偿和抚恤费用。绝不让任何一个受伤的兄弟,因为费用的问题,而耽误治疗;绝不让任何一个遇难者的家庭,因为善后问题,而陷入困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从今天起,全市所有在建的重点工程,立刻全部停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拉网式、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排查。排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复工。我们要以此次事故为血的教训,彻底杜绝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我的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钉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里。
没有推诿,没有辩解,只有最坦诚的道歉,和最坚决的承诺。
台下的气氛,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记者们原本充满攻击性的眼神,开始变得复杂,甚至,有了一丝敬佩。
发布会结束,我从台上走下来,感觉后背已经完全湿透。
走廊里,我意外地,遇到了钱振华。他似乎是刚刚参加完另一个会议,正准备离开。
我们两人,在这条长长的、空旷的走廊里,迎面相遇。
气氛,有些尴尬。
我以为,他会像其他人一样,直接无视我,或者说几句风凉话。
然而,他却停下了脚步。
他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上下打量了我一眼,那眼神里,有审视,有意外,甚至还有一丝,我读不懂的,类似于欣赏的东西。
最终,他从喉咙里,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哼”。
“处理得,还算是个爷们儿。”
他丢下这句没头没脑的话,顿了顿,又补充道:“施工单位那边,猫腻多。需要帮忙的话,我比你熟。”
说完,他便不再看我,迈开步子,径直从我身边走了过去。
我愣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
我知道,这句简短的话,标志着这两位在政治棋盘上,斗了数年的对手之间,在这一刻,达成了一种超越了派系与利益的、基于“担当”二字的,无声的和解。
窗外,夕阳正缓缓落下,将整条走廊,染成了一片温暖的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