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一一看完后眨了眨眼,然后扭头问旁边的陈丫丫:
“那人说的‘大哔哔’是什么意思啊?”
陈丫丫摇摇头,“听不懂诶,不过看他那个样子,好像是骂人的话?”
冯一一很是奇怪的说道:
“大哔哔怎么会是骂人的话?”
王林抱着双手,一副早已听明白的样子:“要我说,你们真是笨!很明显,最后两声不是什么好听的话,所以他说出来的时候,先生就给我们盖过了,你们没发觉最后两个字的声音和之前不一样吗?”
谢运瞥了他一眼:
“呵呵,又显得你能了不是?”
王林瞪回去,冷笑道:“呵呵,臭小子,我这个叫‘观察力’,是先生以前反复强调的、很重要的能力,你就嫉妒吧你!”
谢运扭过头,没再接话。
王林岂会善罢甘休?仍接着说:“老弟啊,你还得......”
不过他还没说完,钟鸣就开口道:“好了同学们,请先安静一下!”
现场安静下来,幻境也在慢慢消散。
钟鸣笑着问道:
“经过刚才的观看,相信大家知道《守株待兔》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了吧?”
孩子们齐声回答,声音带着稚气:
“知道了!”
钟鸣点点头,然后询问:“好,既然如此,我们仍像以前一样,找同学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于是,接下来是提问环节。
赵云同学答:
“碰巧得了一个好处,那并不代表以后都会有好处,如果因为在某个地方得到一点好处,就毫无道理的死守在那里,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王林同学答:
“这人肯定是个傻子,不然正常人哪会这样做?嘿嘿嘿,不过先生讲这个故事,肯定不是为了嘲笑谁,而是要告诉我们做人要知道变通,不要像故事里的那个农夫一样,守株待兔!”
...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生活中,孩子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熟络,他们成为了很要好的玩伴,上课下课结伴而行、勾肩搭背,一个给另一个取外号。
而在学习上,他们基础知识储存的越来越多,也愈发从读书中感受到好处,精力变得更旺盛,力气也大了一点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纷纷展现出了比以往更具有逻辑性、想象力的回答。
晃眼,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
九月十二日,星期五。
按照这个世界的历法,如今已然进入了冬天,只是天气还称不上冷,钟鸣粗略换算了一下,估计明天平均在二十五摄氏度左右。
今天,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
在钟鸣家的院子里,一个男孩面色凝重,以一种如视仇敌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一块被竖起来的石头。
当然,石头可不会害人。
它只是男孩用来练习的假想敌。
两个月以来,这个孩子在课余时间,一直在反复地打磨一首叫作《剑客》的诗,对其持有的痴迷,可以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经常会面对着这一块石头,反复的念诵、书写,直到精气耗尽、浑身颤抖,有一口血压在胸口将要喷出的时候,他才会选择休息。
今天,他的苦功得到了回报。
这个差不多要到九岁的男孩,终于堪堪迈入了文道二境——雕龙境。
他这一剑,终于挥出了!
他可以勉强把石头斩得裂开,那么他同样可以勉强割开一位四境武夫的喉咙。
于是 ,时机终于到了......
这一天散学后,钟鸣问道:
“小云,先去你爹娘坟前先看一眼?”
男孩果断地摇摇头,“不,先生,我想要回来之后再看......”
临行前,冯三保有意问道:“先生,要不还是把彭居前辈给带上?”
钟鸣轻轻摇头,挂着白须脸上带有一种极其自然的淡然,道:
“不必,已足够了。”
天还没黑,一老一少便到了宜宾城。
走在城中的街上,钟鸣找了一处小摊坐下,点了两碗素面,温和的对身旁的男孩说道:
“小云,先吃面吧!”
男孩拿起筷子又放下,如实说道:“先生,我吃不下......”
钟鸣笑着点头,说明道:
“嗯,不想吃坐一会儿也行,先生是看你太紧张了,等你放松下来我们再去。”
“呃......”
闻听此言,那男孩只觉心口“咚咚”猛跳,连呼吸都跟着急促起来,像是在胸口里揣了只到处乱撞的耗子。
可他的心跳,是此刻才快的吗?
当然不是了......自打他一剑劈开那巨石,身子便再不允许他静下来——男孩整个人止不住地发颤,拳头也常会不自知的攥得死紧,指甲早将掌心戳破,渗出血来......
钟鸣拿起筷子,带头吃面:“城里的东西虽然贵了一点,但开在闹市的面馆,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男孩调整了一下呼吸,手伸向刚刚放下的筷子,脑袋凑在碗上面,用抖动的筷子往嘴里送了一口面。
面还很烫嘴,但男孩不觉得。
这热气腾腾的面,大概已经将他的口腔烫伤,但他并没有将这口面给吐出来,而是觉得这疼痛的刺激,让自己躁动的心情平复了许多。
钟鸣看了一眼,说道:
“将上周三教的那首诗背一下!”
男孩咽下口中的面,眼中已含有泪花,先生的话听在耳边,脑中也随即出现之前教过的诗句,他尽量控制自己,念道:
“迟,迟日江山丽......”
才念完这一句,男孩就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于是又慢慢地调整呼吸。
钟鸣没说话,又吃了一口面。
“嘶,好烫!”
这面对他而言怎算烫?
男孩感觉平稳了些,又念: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三句加起来,也没有第一句念的艰难,甚至在念完这首诗之后,他的心情比之先前,已经平静了太多。
钟鸣笑道,
“吃面吧,不要坨了!”
“嗯!”
男孩用力点头,然后用筷子夹起面,先给吹凉了,然后再往嘴里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