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效能优化司司主,意味着陈卷不再仅仅是某个试点项目的顾问,而是真正执掌了一部分天庭的革新权柄。玉帝拨付给他一处独立的官署,一批从各部司抽调(在陈卷看来,不少是被“塞”过来的)的仙吏作为下属,以及相应的资源配额。
新衙署挂牌成立的第一天,陈卷站在属于自己的司主大殿中,望着下方那些神色各异、带着好奇、审视甚至几分不以为然的新下属,心中涌起一股熟悉的、如同前世接手新项目时的斗志与压力。
他知道,开局的“第一把火”至关重要,必须选择一个能立威、能体现效能司价值,且能快速打开局面的切入点。深思熟虑后,他选择了构建“天庭基础数据采集平台”作为效能优化司的奠基之作。
“诸位同僚,”陈卷站在上首,目光扫过众人,“我效能优化司之使命,在于提升天庭整体运行效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不知各部司日常运作究竟消耗几何、产出几何、瓶颈何在,任何优化方案都将是空中楼阁,无的放矢。因此,本司首要之务,便是搭建覆盖天庭主要部司的‘基础数据采集平台’!”
他展示了宏伟的蓝图:计划在天庭各要害部门、关键流程节点,部署大量的“数据采集仙篆”(类似于传感器),实时收集灵气流消耗、任务处理时长、资源流转速率、仙官基础状态等海量数据,并建立统一的“天庭数据中心”进行存储、清洗和分析。
“此平台一旦建成,我等便可清晰洞察天庭运转全貌,精准定位效能瓶颈,为资源优化配置、流程再造、绩效评估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陈卷描绘着数据驱动决策的美好未来。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刚一启动便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数据采集,触及到了几乎所有部门的“奶酪”。习惯了模糊管理、自有乾坤的各部司主官,谁愿意将自己家底毫无保留地暴露给一个新成立的、看起来就咄咄逼人的衙门?
有的部门以“天机不可泄露,部门事务涉及天庭机密”为由,直接拒绝开放数据接口。
有的部门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配合,实际上提供的要么是严重滞后的历史数据,要么是经过“加工处理”、毫无参考价值的垃圾数据。
更有甚者,在一些老牌仙官的暗中怂恿下,舆论开始对效能优化司不利。“数据锦衣卫”、“窥探隐私”、“玉帝耳目”等帽子,一顶接一扣地扣了过来。陈卷和他的效能优化司,几乎一夜之间成了许多仙官眼中最不受欢迎的存在。
陈卷不得不拿出铁腕手段。他借助玉帝赋予的权限,强行推行数据采集标准,成立了由亲信仙吏组成的“数据稽查小组”,对拒不配合或数据造假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上报玉帝,申请扣减其部分资源配给作为惩罚。
一时间,天庭内部因这“数据平台”闹得鸡飞狗跳,怨声载道。陈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与压力。他意识到,技术层面的变革相对容易,但触及既有利益格局和根深蒂固观念的变革,才是真正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