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既下,次日黎明时分,当薄雾还萦绕在林间,院内便已响起沉稳的呼喝声。
林远站在院子中央,身姿挺拔,虽穿着日常皮袄,却自有一股凝练的气势。阿伦、凯拉和小敏在他面前站成一排,脸上还带着惺忪睡意,但眼神已透出专注。
“军体拳,重在意不在形,核心是发力与协调。”林远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在清冷的空气中回荡,“我们先从最基础的格斗式开始。”他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微屈,重心下沉,双拳护于颌下,目光平视前方。一个简单姿势,却瞬间让他仿佛与脚下大地连为一体,稳如山岳。
阿伦模仿得最快,他力气大,下盘本就扎实,学得有模有样,只是细节粗糙,带着他特有的莽撞劲儿。凯拉则一丝不苟,仔细观察林远每一个细微的角度和重心分配,调整着自己的姿态,力求精准。小敏显得有些吃力,身形单薄,下蹲时微微发颤,但她紧咬着唇,努力维持着平衡,眼神倔强。
“不对,阿伦,膝盖内扣了,易失重心。凯拉,太僵,呼吸跟上。小敏,坚持住,感受脚底扎根。”林远穿梭其间,手把手地纠正。一时间,院内只剩下调整姿势的细微声响和略显粗重的呼吸。
接下来的马步冲拳,更是将每个人的特点暴露无遗。阿伦一拳冲出,虎虎生风,却因用力过猛而带动上身摇晃。林远按住他的肩膀:“力从地起,经腰传肩,达于拳锋!不是用胳膊抡!” 阿伦恍然大悟,收敛蛮力,细细体会那股贯穿全身的劲道。
凯拉的冲拳则显得谨慎而克制,每一次出拳都仿佛在脑中计算过轨迹,力度均匀,但缺乏爆发力。林远鼓励道:“想象前方有敌,意念要透出去!” 凯拉点点头,眼神锐利了几分,再次出拳,带起了细微的风声。
小敏的拳头绵软,手臂很快酸麻。林远没有催促,只是站在她侧前方,让她朝自己掌心击打:“不要怕,集中意念于一点,慢慢来。”感受到掌心传来的微弱但坚定的力道,林远微微颔首。
晨练半个时辰,三人已是汗透衣背,肌肉酸痛,但精神却异常振奋。阿伦活动着手腕,兴奋道:“嘿,这么练有点意思!感觉劲儿使对地方了!”
早餐后,稍事休息,训练继续。下午的探索也与训练结合。他们身着皮甲,携带武器,向上游进发。行进途中,林远会突然下令:“左侧灌木,低姿匍匐!” 或“前方巨石,快速掩护!” 四人需瞬间做出反应,利用地形隐蔽或突击。阿伦往往冲得最快,但有时会忽略侧翼;凯拉总能找到最佳观察点;小敏则努力跟上节奏,学习利用环境保护自己。
在开阔地,林远会组织器械训练。他用藤蔓将粗树枝捆扎成简易的人形靶子,教授长矛的刺、扫、格挡技巧。“矛是手臂的延伸!刺要准,扫要快,格挡要稳!” 阿伦如鱼得水,将长矛舞得呼呼生风,很快掌握了发力诀窍。凯拉则更注重精准度,反复练习刺击草靶的咽喉、心窝等要害。小敏力气小,林远教她利用矛的长度和身体旋转的力量进行突刺,以及如何灵巧地格开攻击。
弓箭训练则由凯拉主导。她演示如何更稳定地开弓,利用背部肌肉发力而非单纯依靠臂力,如何判断风向和距离,进行移动靶射击。阿伦对需要静心瞄准的弓箭不太感冒,成绩起伏不定;林远则沉稳有力,进步迅速;小敏虽然拉力不足,但手稳心细,在近距离射击上表现出了不错的潜力。
训练的日子单调而艰苦。每天清晨,院子里都会准时响起练拳的呼喝声和脚步踏地的闷响。上午是军体拳和基础格斗技巧的深化,林远逐渐加入了步法移动、简单的擒拿与反制技巧。下午的探索则变成了实战演练,遭遇“敌情”、迂回包抄、交替掩护、野外伪装……训练内容日益复杂,强度不断加大。
汗水浸透了皮甲,肌肉在酸痛中变得越发结实,反应在重复中变得越发敏捷。阿伦逐渐收敛了那股纯粹的蛮勇,学会了控制力量,发力更加迅猛精准。凯拉将冷静的分析能力融入格斗,招式简洁高效,善于寻找破绽。就连小敏,也渐渐褪去了最初的生涩和恐惧,眼神中多了几分坚毅,动作虽然力量不足,却越发连贯机敏。
这日黄昏,在一次模拟对抗中,阿伦与林远手持包裹了兽皮的长矛进行切磋。阿伦猛攻几次被林远巧妙格开后,突然变招,一个虚晃接低扫,逼得林远后退半步,虽未得手,却展现了难得的战术意识。一旁观摩的凯拉微微点头,小敏也忍不住轻呼一声。
训练间隙,四人坐在溪边休息,擦着汗,看着夕阳将雪峰染金。身体是疲惫的,但一种充盈的力量感和默契,却在悄然生长。
“明天,”林远望着波光粼粼的溪水,开口道,“我们往更远的东山坳那边探一探。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或资源。”
新的目标,随着能力的提升,再次在前方点亮。操演之日,汗水中淬炼出的不仅是武技,更是走出困境、开拓未来的勇气与力量。夜幕降临,院内归于寂静,只有风掠过新建围墙的声音,仿佛在为明日的征程做着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