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糖走到一个大殿后面的房子,看见李玄真师徒正在忙碌的做饭,李悟明在灶后面烧火,李玄真则炒菜,灶间的桌子上已经烧好了两个菜,一个是炒白菜,还有一个是红烧大鲫鱼,两个菜看起来非常有食欲,看见唐糖进来,李玄真把锅里的土豆丝盛出来,再到水桶了舀了一瓢水放锅里:“徒儿,吃饭”
话音落,李悟明就从灶膛烧火的地方出来,他看了眼唐糖,边说边到橱柜里拿出四个碗放灶上的另外一个锅边:“唐道友能吃一碗饭吗?”说完,他打开了灶上的锅盖,一股浓浓的饭香直扑唐糖鼻子。
唐糖咽了咽口水:“我饭量有点大,可能要吃三碗……”
李悟明露出了然表情,然后给唐糖舀了一碗堆得高高的米饭 放在唐糖坐的位置面前:“不够可以再打饭的,不要不好意思,修行之人饭量都是很大的”
李玄真站门口,他朝外大喊:“悟清,吃饭啦!”然后就坐饭桌子了,李悟明给师傅也打了一碗堆的很高的饭,然后李悟明在一个角落里捧一个电饭煲芯子放饭桌上,是有排骨莲藕汤。
李悟明又打了两个碗饭,一个放自己面前,一个放在桌子的另外一个没有人空位上,刚放上去,门口就出现了一个小道童,是唐糖在来的路上见到的孩子,唐糖想到李玄真刚刚门口喊的吃饭人的名字“悟清”
见李悟清坐下后,李玄真为唐糖介绍:“这是我的小徒弟李悟清,今年10岁 ,还在上小学,没有慧根,只是一个平凡的道士”然后又为李悟清介绍:“这是你唐姨,你喊她唐姨就可以了”
小道士李悟清站起来,恭恭敬敬给唐糖做了揖:“唐姨好”然后就坐下了。
“吃饭”李玄真就拿起筷子开始吃饭了,唐糖也开始吃了起来。
午饭吃完,唐糖主动要洗碗,被李玄真拦住了:“怎么能让客人洗碗呢?我请你来可不是要你干活的,洗碗这活是我小徒弟的活”然后唐糖就看见小小个子的李悟清动作熟练的把碗筷放水池,开始刷碗……
唐糖则在午饭后被李玄真参观道观,此时外面的细雨已经不再下了,李玄真引着唐糖穿过朱漆山门,晨雾尚未散尽,青石板路上洇着湿意。两侧苍松如老仙披氅,枝桠间漏下细碎天光,照得唐糖鬓边绒发泛着浅金。这是三清殿,李玄真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指向正中巍峨殿宇,檐角铜铃在风里轻颤,里头供着元始、灵宝、道德三位天尊。
唐糖仰着脖子看殿前那尊三足铜炉,香烟如青蛇般蜿蜒升腾,混着松针的冷香钻入鼻腔。
绕过雕花回廊,忽见墙根处一簇簇紫阳花,沾着露水开得正好。唐糖蹲下身去拨弄花瓣。
唐糖跟着他登上观星台时,日头已升至半空。远处青山如黛,云气在沟壑间流转。李玄真指着西南角那株千年银杏:待霜降时来看,满树金叶能铺满半个庭院。唐糖望着他素色道袍被风掀起的衣角,忽然觉得这道观的时光,比山外要慢上许多。
李玄坐在山顶的一颗石头上,声音清雅,他捋着胡须:“这个道观在战争来临前有七八十人在这里修行,其中有慧根可以修炼只有我,好了战争来了,我的师兄师弟们都下山去打鬼子了,可他们都一去不复返了,只有我一个人遵守凡间的规矩,不能下山打鬼子,后来有一次我下山,在洪水里,救下了一个小婴儿,他就是李悟明,惊喜的发现他有慧根可以修炼,三年前,我徒儿下山,救了一个快要病死的小孩,就是李悟清,我想要让他当悟明的弟子,可是这孩子说他也还是孩子,不想要这么早当师傅,所以我把那小孩收了当小徒弟了,这两个孩子都命苦,大的洪水里捡到到后我直接抱警也没有人认领他,小的从小病怏怏的,他父母实在养不起了,然后丢了,李悟明捡到悟清后找到孩子的父母,他父母直接听天由命,说孩子再生病他们也不救了,心地善良的悟明就把孩子带回来养了,没想到这孩子来了道观后身体也渐渐好了,不得不说这孩子该有道家缘”
唐糖背靠一颗大树下,看着太阳慢慢的落下,阳光的余晖染红了天边云朵,在山上看晚霞真是太美丽了。
“李道长,是不是成为修炼之人就不能再管凡尘的事情了?”唐糖问道
李玄真点点头:“道家修炼有两种,一种是我和我大徒弟一样有慧根的修炼,是修身图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还有一种就是和我师兄师弟,小徒弟一样没有慧根,只能修心和强身健体,修身的脱离凡尘,是不能管凡间的事的,除非这个事涉及到妖魔鬼怪,比如这一次的大青山营救。修心的则可以下山管凡间的事,最有名的就是我道观里出来的道士张角 ,当年因为他,我道观可是香火兴旺了好几百年呐!”
唐糖忽然站起来:“老头!我来你道观的目的不是要和你们切磋一下吗?什么时候打?”
李玄真还在怀念过去,忽的被唐糖打断了思路,不由得嘴角抽抽:“不一把老骨头就不和你切磋了,虽然我经验丰富,但慧根底,到现在才练气三层,比我那大徒弟的修为还要低,你还在明天我大徒弟做完早课后找他切磋吧!”说完就匆匆走了,只留唐糖一个人在山顶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