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转眼间已到了十月中旬。

兵营的建设并未完全停止。沈良玉考虑到武器长期与粮食混杂存放在一个仓库不仅不便管理,也存在安全隐患,便再次找到周师傅,付了八十两银子,请他带人在粮食仓库后方,紧挨着又修建了一座略小一些,但同样坚固的武器库。墙体依旧采用双层青砖,房顶屋檐下仅留了一个必要的通风口,厚重的木门上配了结实的铜锁。这样一来,武器与粮食得以分库存放。

同时,槐树村迎来了第二季红薯的丰收。虽然时节稍晚,产量相较第一季略有下降,但平均亩产依然达到了惊人的四千余斤。沈良玉自家那两亩试验田也挖回了数千斤。

沈良玉让老村正商量后让他去通知村民,全村除了预留足量的口粮和来年的种薯外,所有多余的红薯,不再对外售卖,全部卖给他。价格就按上半年村民对外售卖时的市价——四文钱一斤。

村民们收到老村正传达的消息自然十分愿意。这价格与他们几斤几十斤的零售价一样,沈良玉全部收购让村民们省了很多事,又能让他们换来一笔可观的银钱收入,安稳度过这个冬天到明年的红薯丰收。甚至有的人觉得沈良玉给的收购价格高了,提出三文钱一斤就够了,因为这神仙粮食本就是沈良玉带给村民们的。

沈良玉自然是拒绝了村民的降价提议,全部按四文钱一斤的零售价收购。

接下来的几天下午,兵营前变得异常热闹。村民们或肩挑手提,或推着吱呀作响的板车,将一筐筐、一袋袋沉甸甸、沾着些许泥土的新鲜红薯源源不断地运来。过秤、记录、结算银钱,由王大、王二带着几名后勤特战队员负责,秩序井然。空闲之余十个特战队员也帮着家里人把红薯拉到了丘营仓库,沈良玉一视同仁,全部按四文一斤收购。

槐树村紧靠着大山,属于山区,手中土地多以山林为主,耕地不算太多,但全村加起来也有三百多亩。

这二季收获的红薯总量超过了百万斤,即便每家都留下了两三千斤自用,但需要出售的依旧是一个天文数字。沈良玉建的那座粮食仓库,即便堆满也容纳不下差不多上百万斤的红薯。

而且沈良玉手头的现银也没那么多,他去县里钱庄把剿灭二龙山得到的五十两黄金和一匣子珠宝首饰,另加两幅字画全部换成了银子才凑够了五千多两。

令村民们暗自咋舌却又觉得理所当然的是,无论当天下午收了多少红薯,第二天下午来卖红薯,再搬红薯进仓库时,里面总是只有十几袋红薯,和那两堆袋装粟米和大米。村民们互相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心中对沈良玉“神仙转世”的身份更加笃信不疑。

——若非仙家手段,如何能将这些堆积如山的红薯一夜之间“搬空”?但也无人开口询问,这份神秘与敬畏,反而加深了他们对沈良玉的忠诚度与信赖。

沈良玉自然是每晚都将收购的红薯收入了系统空间,只留下少部分给新兵们第二天与粟米混合煮着吃。系统空间不仅容量无限,更能完美保鲜,红薯存放再久也如同刚挖出来一般。直到收购的最后一天,他才在粮食仓库里留下了约两万斤红薯,与原有的粟米、大米堆放在一起。这些粮食,足够目前兵营这一百多人消耗很长一段时间了。

时光荏苒,距离李大胆、周虎率领作战大队外出剿匪,已过去了二十天。

兵营的这一百名新兵在王大王二等人的严格操练下,也已脱胎换骨。二十来天的摔打,摸爬滚打。他们的体能、战术基础以及擒拿格斗技巧都已掌握得七七八八,虽然离精锐士兵还差得远,但行列、排队已初具军人气象,只等着接下来的十天实弹射击训练,全部配上枪械后便能完成从普通人到士兵的关键转变。

另一边,十名女兵在完成每日的做饭任务之余,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在苏瑾、苏瑜姐妹和柳芸,李美凤四女的耐心甚至可称得上严厉的教导下,她们熟练掌握了伤口清洗、消毒、缝合、包扎等战场急救技能。

随后连带着柳芸和李美凤一起,和十个女兵都在苏瑾苏瑜姐妹俩的轮流教导之下初步摆脱了文盲状态,认识了数百个常用字,能磕磕绊绊地阅读、理解一些简单的文书。这支小小的医护后勤队伍,也已悄然成型。

在这二十天里,沈良玉的脑海中时不时会响起系统冰冷的提示音。

【麾下队员击杀土匪(普通)x10,获得杀戮值:50点。】

【麾下队员击杀土匪头目(小头目)x1,获得杀戮值:10点。】 ……

零零总总,二十天下来,累计入账的杀戮值达到了 5800点!加上之前剩余的 1109点,他现在的杀戮值储备达到了 6909点!

这些杀戮值的收入,让沈良玉心中振奋,但也让他大致猜到了作战队员的情况。近六千点的入账,换算下来,特战队员们实际击杀的土匪数量应在八百至九百人之间。这个战绩看似不俗,但沈良玉清楚,长山、平安两县境内的土匪总数,绝不下五千之众。光他之前剿灭的二龙山就有五百多人,现在官府的赋税翻了一倍,落草为寇的人更多。

沈良玉猜到,李大胆和周虎他们毕竟是初次执行此类杀人任务,原本都是槐树村的本分贫民。面对那些跪地求饶、声称要洗心革面的土匪,终究还是难以做到铁血无情,想必是放走了不少人。

不过,沈良玉也没在意,放走就放走了吧,必竟很多土匪也都是走投无路的流民,落草为寇的时间都不长。而且适当的仁慈,有时能换来更好的名声,对于以后大规模扩军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几天去镇上回来的村民也草回了从外面传来的、逐渐发酵的消息。

长山县与平安县,各地村镇乃至县城里,都在流传着一支“天兵”的传说:据说有十名身着奇异服装、骑着高头大马的壮士,纵横两县之地,专挑土匪山寨下手。

他们十人手段凌厉,手中武器响声如雷还喷火,攻破土匪寨子之后,不仅斩杀恶贯满盈之徒和匪首,更会将山寨中囤积的粮食和铜钱,分发给周边的穷苦百姓和路过的逃荒饥民!

这分粮分铜钱自然是沈良玉事先的吩咐,匪首必杀,不得对普通百姓下手。剿匪所得,银子和金银细软等贵重物品必须带回,那是起事的军备物资。至于那些笨重且占地方的粮食和数量庞大却价值不高的铜钱,十人十马难以运输,不如就地散给百姓,既能减轻负担,快速转移,更能收买人心,以后能提高义军的声望。

果然,这一举动赢得了无数百姓的感激和传颂。特战队“天兵”的名号,伴随着那些被分到手中的活命粮和零散铜钱,悄然在两县底层贫民心中扎下了根,并得到了百姓的广泛传颂。

沈良玉站在兵营旁用树木搭建的了望台上,远眺着群山和槐树村里升起的青烟。

新兵即将成型,是时候给新兵们配武器了,再等十来天,等剿匪的作战队员们回来后,新兵也基本学会了枪械射击要领。然后就要全面进攻长山、平安两县,迅速解决两县衙门和朝廷驻军。因为此时朝廷的赋税征收已经到了尾声,再不动手,那些朝廷驻军就会带着征收的粮食和钱财走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我是王富贵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大明之五好青年我的梦连万世界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