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悬浮、蓝光流转、火箭弹爆炸、无人机自毁…的视频,尽管被全球各大平台紧急删除,但其造成的冲击波已无法遏制。
它像一颗精神核弹,在极短时间内重塑了无数人的认知。
现场,警卫组长雷战带领组员以最高效率完成了现场管控和证据固定。
但当他们再次列队守护在专车旁时,气势已截然不同。
之前是训练有素的专业,此刻则混合着朝圣般的虔诚与铁血般的坚定。
每一个人的眼神都锐利如鹰,扫视周围时带着一种不容侵犯的杀气,仿佛任何敢于靠近的威胁都会被他们瞬间撕碎。
他们不再仅仅是执行任务的警卫,而是“神迹”的见证者与守护者,一种近乎信仰的忠诚在每个人心中燃烧。
这支小队,后来在内部被称为“白芷亲卫”,成为传奇般的存在。
……
大洋彼岸,某大国情报行动指挥中心内,一片死寂。
大屏幕上最后定格的模糊画面,让所有参与策划的高级官员面如死灰。
“先生们,”
行动负责人声音干涩:
“我们动用了潜伏多年的‘幽灵’狙击小组、最新的‘宙斯之矛’Emp武器、以及尚未列装的‘蜂鸟’自杀无人机……”
“结果是在三秒内被全歼,对方甚至……悬浮了起来。”
一位技术顾问颤声补充:
“根据能量场显现形态和反击模式初步分析,这远超出现有物理学的理解范畴。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是技术差距,是……代差。”
“代差?”
负责人猛地砸了一下桌子,
低吼道:
“这意味着我们所有的战略评估、所有的威慑平衡,在她面前可能都是一张废纸!”
恐慌在蔓延。
这不是一次失败的刺杀,而是一次彻底的实力展示,一种无声的、碾压式的警告。
所有后续的激进方案都被紧急叫停,对白芷的评估等级被提升至最高,代号也从“目标”更改为——
“禁忌”。
……
就在官方层面陷入恐慌时,民间的风暴才真正开始。
“芷兰”们出离愤怒了!
对白芷的崇拜转化为滔天的守护欲,一场自发的、席卷全球网络的“复仇”开始了:
一个名为“白芷守护者”的匿名组织,发布了详尽的技术分析报告。
将袭击中使用的武器特征与某国军工复合体的秘密项目联系起来,并附上了资金流向的模糊线索,直指幕后黑手。
该国主要政客、军方高官的社交账号被“芷兰”用遇刺视频截图和“凶手”标签刷屏。
相关公司的官网被黑,挂上了“停止恐怖主义”的标语。
更令人心惊的是,
几名参与行动策划的中层官员的海外秘密账户、不正当交往记录等黑材料被神秘黑客泄露。
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导致多人被迫辞职接受调查。
这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宣告了“芷兰”们不仅拥有愤怒,更拥有将愤怒转化为实质惩罚的惊人能力。
但很快,一股更庞大、更温暖的力量开始接管战场。
一位粉丝数千万的资深“芷兰”在社群中写道:
“我们的每一次攻击,都是在为她构筑防线。但现在,比起让敌人恐惧,我们更想让白署长知道——我们在,我们永远在!”
这篇帖子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瞬间点燃了全球“芷兰”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凌厉的攻击开始与温暖的守护同步进行。
白芷那极少更新的官方微博下,瞬间涌入数百万条留言。
不再是往日“啊啊啊”的尖叫,而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写下:
【平安归来!】
【我们等你!】
【芷兰永在,护你前行!】
海外粉丝则涌入Instagram和twitter,发布点亮蜡烛的图片,标签 #baiZhiSafety #(白芷平安) #StandwithbaiZhi (与白芷同在) 迅速冲上多国趋势榜。
有人晒出自己所在城市的和平鸽照片,有人写下长长的祈祷文。
更有才华横溢的画手快速创作了q版白芷被金色护盾和无数双手托起的暖心插图,被疯狂转发。
复仇与祈福,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芷兰”们最直接的回应。
他们用左手挥出愤怒的拳头,同时用右手捧出温暖的烛光。
而这看似矛盾却和谐并存的两极,恰恰印证了白芷所代表的力量已深入人心——
她既值得最坚定的扞卫,也配得上最温柔的守护。
……
事件发生的当天下午,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当有外媒记者尖锐提问关于“海外袭击事件”和“网络流传视频”时,发言人神色严肃,掷地有声:
“中方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中方高级官员在海外执行公务时遭遇卑劣袭击,中方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我们要求有关方面彻查此事,严惩肇事者!”
“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公民和官员的人身安全与正当权益!”
发言人对视频内容不置可否,但言辞中的警告意味如寒冰般冷冽。
这相当于官方层面确认了袭击的真实性,并划下了最清晰的红线。
经此一役,一张无形的铁幕已然落下。
白芷的存在本身,成了最强大的威慑。
任何势力在试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前,都必须掂量一下,能否承受那瞬间瓦解的杀局所带来的、无法估量的后果。
而白芷本人,已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对她而言,这场风波只是棋盘上的一次战术验证。
真正的战略博弈,才刚刚进入更深、更广阔的维度。
但她知道,在她的身后,不仅有国家的力量,还有无数被点燃的、名为“芷兰”的星辰,正在照亮她前行的路。
……
当白芷遇袭的视频,第一时间传遍网络之时,《暗流》剧组片场正值午休。
魏大勋刚拍完一场动作戏,正坐在休息区让化妆师补妆。
他的助理小林突然举着手机冲了过来,脸色煞白,声音都变了调:
“勋哥!快看!出事了!白署长她……!”
魏大勋心里咯噔一下,
接过手机。
屏幕上正在播放一段模糊摇晃但足以令人心惊胆战的视频——
正是白芷专车在异国高架桥上遭遇连环袭击、蓝光护盾浮现、车辆悬浮的那短短数秒!
拍摄者惊恐的尖叫和现场的爆炸声混杂在一起,冲击力极强。
尽管视频很快被平台强制删除,但魏大勋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
他虽然早已知晓白芷身边有非同寻常的防护,也相信她的能力。
但亲眼看到这堪比好莱坞大片的惊险场面,看到自己的妻子身处爆炸和枪击的中心。
一种源于本能的、巨大的恐惧和揪心瞬间攫住了他!
他手指冰凉,心跳如鼓。
他立刻掏出自己的加密手机,手指微颤地拨通白芷的号码。
无法接通!
这种失联状态让他最后的理智几乎崩断。
“勋哥,导演叫……”
场务过来通知。
“请假!给我订最快回国的机票!现在!马上!”
魏大勋猛地站起来,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甚至来不及卸妆换戏服,只抓起外套和背包就对助理吼道。
他的脸色是从未有过的难看,眼神里是无法掩饰的恐慌。
导演和制片人了解情况后,立刻特批了假期。
一路上,魏大勋坐立难安。
他不断刷新着寥寥无几的官方信息,看着网络上各种猜测和“芷兰”们的疯狂祈祷,心一直悬在嗓子眼。
他知道白芷必然有周全准备,但“知道”和“亲眼看到”是两回事。
那种后怕,
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他。
直到数小时后,
他看到外交部发言人强烈谴责袭击事件的新闻快讯,提到“中方人员安全”。
那颗几乎要跳出胸腔的心,才稍稍落回实处。
但剧烈的担忧并未消散。
他必须亲眼看到她,必须确认她安然无恙。
飞机落地,他几乎是冲回家的。
打开门,
空荡荡的屋子异常安静。
白芷还没回来。
这种安静让他心慌。
他深吸一口气,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需要做点什么,来缓解这种焦灼的等待。
他走进厨房,系上围裙,开始忙碌。
洗米、淘米、煲上一锅她最喜欢的莲子百合粥,清淡安神。
又精心做了几道她爱吃的小菜。
每一个步骤都极其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厨房的烟火气,稍稍驱散了他心中的寒意。
他将饭菜温在锅里,然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眼睛死死盯着门口,像一尊望妻石。
白芷早已平安回国。
只是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总署连续召开了数小时会议,冷静部署后续的反制与舆情引导。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
当听到门禁系统提示主人欢迎回家时,魏大勋像弹簧一样从沙发上弹起,冲到玄关。
白芷一脸倦容进来。
正低头换鞋。
她看起来除了疲惫,与平日并无二致。
魏大勋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看着她,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一样发不出声音。
白芷换好鞋,一抬头才看到像根柱子一样杵在面前的魏大勋。
脸上掠过一丝极淡的惊喜:
“哥哥?你怎么回来了?”
她记得他应该在拍戏。
这句话像打开了某个开关。
魏大勋猛地一步上前,伸出双臂,用尽全力地、几乎是粗暴地将她紧紧地、紧紧地箍进怀里!
他的身体因为后怕和激动而在微微发抖,手臂勒得白芷甚至有些疼。
他把脸深深埋在她颈窝,贪婪地呼吸着属于她的、令他安心的气息,声音哽咽、语无伦次:
“视频……我看到了……那个桥……爆炸……你吓死我了!小芷……你吓死我了知不知道!打你电话不通……我都快疯了!”
这个在镜头前总是阳光灿烂的男人,此刻像个失而复得的孩子,将所有强装的镇定击得粉碎。
白芷先是身体一僵,随即迅速放松下来。
她没有挣脱。
也没有说话。
只是抬起手,一遍又一遍地、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像安抚受惊的小兽。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衣襟下传来的、过快的心跳和微微的颤栗。
过了好一会儿,魏大勋的情绪才稍微平复,但依旧不肯松手,闷闷地说:
“粥在锅里温着,你吃点。”
“嗯。”
白芷轻声应着,任由他抱着:
“我没事。”
“我知道你没事……”
魏大勋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她,语气带着劫后余生的委屈和无比的骄傲:
“但我就是害怕!我老婆是厉害,是天上的星星,可我看到星星差点被子弹打中,我还能不害怕吗?!”
这句话,让一向冷静自持的白芷,心尖像是被最柔软的羽毛轻轻拂过,泛起一丝微酸的暖意。
她抬起手,用指尖轻轻擦去他眼角渗出的湿意,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和:
“好了,星星没事。以后……尽量不让你看到这种视频。”
这一刻,所有的强悍、所有的光环都暂时褪去。
他只是她的丈夫,一个会因为担心她而惊慌失措、连夜飞越千里归家的普通男人。
而她,在卸下所有重担后,也愿意在他面前,流露出这一丝难得的温柔。
这份跨越生死的牵挂,比任何强大的防御系统,都更让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