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
辣味火锅的香,
驱散了雨夜的微寒。
魏大勋夹起一片毛肚,在翻滚的红油里涮了涮,放进白芷的碗里。
“所以,‘天罚’系统……是一直都在轨道上待命吗?”
他还是没忍住好奇。
这顿火锅。
算是庆祝,也是压惊。
白芷小口吃着毛肚,辣得鼻尖微微冒汗,清冷的面容在蒸汽氤氲中柔和了许多。
“可以这么理解。”
“它更像一个多功能平台,民用遥感、通讯中继是主要功能,特定模块仅在授权下激活。”
她回答得依旧严谨,
但语气是放松的。
“就像瑞士军刀?”
魏大勋试图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
白芷抬眼看他,唇角似乎有极淡的笑意:
“嗯。平时用来开瓶子,必要时,也能成为精准的工具。”
这个比喻,意外地贴切。
也暗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克制。
“那……今天对岸那些家伙,会不会吓破胆?”
魏大勋想起情报里提到的对岸接应人员。
“恐惧源于未知。他们无法理解,就会夸大其词。”
白芷平静地分析:
“这会带来两种可能:短期内更加忌惮,不敢轻易挑衅;
长期看,他们会试图寻找、甚至模仿这种力量。
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持绝对的技术代差和战略定力。”
她的思维永远是这样,走一步,看十步。
魏大勋有时候觉得,和她生活,就像身边随时带着一个国家级战略智库,还是顶配超脑加持的那种。
几天后,“天罚”行动的余波,开始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扩散。
首先是在国际暗网上。
关于“中国神秘闪电武器”的传言愈演愈烈,版本越来越离奇,甚至扯上了“气象武器”和“外星科技”。
这种无法证实的恐惧,
确实让一些盘踞在边境地区的犯罪集团收敛了不少。
跨境毒品走私活动一度陷入停滞。
其次,是外交层面。
那个在行动后立刻变脸、表示要“全力配合”的邻国,派出了更高级别的代表,就边境安全合作进行了更深入的磋商。
实力,永远是最有效的外交语言。
而最让魏大勋觉得有趣的。
是文化层面的影响。
也不知道是哪位天才网友。
把“天罚”行动(当然是网友想象中的版本)和之前白芷在《名侦探的假期》里展现的惊人洞察力联系了起来。
创作了一系列搞笑又热血的同人漫画和段子。
漫画里,白芷被塑造成拥有“超脑”的守护神,而“天罚”系统则是她召唤的“九天玄雷”。
魏大勋的角色,则是负责在守护神思考过度、能量不足时,及时投喂火锅和奶茶的“专属充电宝”。
这些二创作品在“芷兰”社群里疯狂传播,竟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充满自豪感和安全感的亚文化。
魏大勋乐不可支地把这些漫画拿给白芷看,指着“充电宝”的标签抗议:
“我这形象也太工具人了吧!”
白芷扫了一眼,屏幕上q版的、举着奶茶的自己和小狗般眼巴巴的魏大勋。
眼底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语气却一本正经:
“功能定位准确,描述符合事实。”
魏大勋:“……”
行吧,老婆说得都对。
……
然而,阳光之下必有阴影。
“天罚”系统的首次实战展示。
在震慑宵小的同时,也真正触动了一些深层势力的核心利益。
某处不为人知的加密通讯频道内,一场对话正在进行。
参与者的身份被层层加密,语气却透着凝重与贪婪。
“确认了吗?那种攻击方式……和我们丢失的‘创世’项目核心数据,相似度有多高?”
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问道。
“超过75%。尤其是能量约束和释放的精密度,几乎同源。”
“但我们无法理解他们是怎样解决能量载体和轨道定位问题的……这超出了我们现有的理论框架。”
另一个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困惑。
“也就是说,中国人不仅窃取了我们的构想,还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我们几十年都无法突破的工程实践?”
苍老的声音里蕴含着怒火。
“目前看……是的。”
“而且,他们似乎已经将其武器化、实用化了。”
频道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如果“天罚”系统真的源于他们丢失的“创世”蓝图。
那意味着中国在定向能武器领域,已经悄然领先了他们一个时代。
这不仅仅是技术差距。
更是战略天平的危险倾斜。
“启动‘捕风’计划最高权限。不惜一切代价,我要知道这个系统的一切!它的弱点!它的掌控者!尤其是那个叫白芷的女人……她到底是谁?”
苍老的声音下达了指令,带着冰冷的杀意。
“捕风”计划迅速启动。
然而,当情报分析师们试图构建白芷的画像时,他们发现这个女人的过去,简直是一团无法穿透的迷雾。
他们能查到的,是一份简单到诡异、却又无懈可击的公开履历:
孤儿,在南方某小城的福利院长大。
学业记录普普通通,勉强完成义务教育后,便流入社会,踪迹模糊。
没有高等教育背景,没有显赫的师承,没有任何能显示出非凡天赋的早期迹象。
就像一滴水,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人海。
大约数年前,她突然出现在当时还是新晋演员的魏大勋身边,成为了他的私人化妆师。
这段经历有少量公开照片为证,画面中的她低调、安静,毫不起眼。
紧接着,她和魏大勋几乎同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长达一年之久。
这一年,没有任何可靠的记录能说明他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所有的调查试图深入这一点时,都会遇到无法逾越的屏障,仿佛这段时间被凭空抹去。
当他们再次出现时,魏大勋依然是演员魏大勋。
而白芷,却已摇身一变,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和速度进入了国家核心部门。
她就像一颗被瞬间点燃的恒星,开始释放出令人无法直视的光芒。
在外交、战略、乃至尖端科技领域展现出碾压级的才华,年纪轻轻便连升数级,直至执掌战略态势总署。
这份履历,让“捕风”计划的核心成员们感到了深深的寒意和荒谬。
“长老,这……这根本不合逻辑!”
“深潜者”的声音带着崩溃的边缘:
“一个普通的孤儿,一个化妆师,怎么可能在失踪一年后,突然变成战略家和顶尖科学家?”
“这中间缺失的环节,我们完全无法填补!所有的调查都像撞上了绝对的信息真空!”
他们试图寻找白芷在福利院的同伴、早期的老师、甚至她当化妆师时期的同事。
发现这些人要么对她的印象极其模糊。
要么所能提供的信息琐碎且毫无价值。
更可怕的是,有几个关键的信息源,在他们接触后不久,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保护”起来,再也无法接触。
“有两种可能,”
“深潜者”在报告中绝望地写道:
“第一种,我们看到的这份履历,是精心编织的、天衣无缝的谎言,用于掩盖她真实的、可能极其敏感的过去。”
“第二种,更令人难以置信……也许这份履历是真的,但她在失踪期间,经历了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奇遇’,比如……被某个远超我们理解的高级文明或组织‘改造’或‘赋能’了。”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意味着他们对白芷的认知基础彻底崩塌。
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可以分析、可以理解的对手,而是一个从过去到能力都笼罩在神秘光环下的“谜”。
“更可怕的是,我们有理由怀疑,我们现在的这次通讯,甚至我们‘捕风’计划的存在本身,都可能在她的监控之下。”
“长老”沉默良久,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忌惮:
“也就是说,我们对她一无所知,而她,可能对我们了如指掌?”
“深潜者”苦涩地回答:
“恐怕……是的。”
……
与此同时,态势总署署长办公室。
白芷正在审阅一份日常报告,超脑后台突然弹出一条低优先级提示:
【“捕风”计划转向调查主体早期履历,所有试探触及预设信息屏障。】
【信息迷宫反馈:目标履历“平凡无奇”,引发调查方认知混乱与方向迷失。威胁等级:极低。】
她甚至没有将这条提示归档,只是目光扫过,便继续处理手头的工作。
对她而言,这种级别的窥探,如同蚊蚋在耳畔嗡鸣,甚至不需要抬手驱赶,自身的防护力场就足以让其无法近身。
他们想查白芷,最终只能看到白芷想让他们看到的——
这份被精心修饰过的、看似“普普通通”的履历,成了白芷最有效的伪装。
它没有破绽,因为它本身就是最大的破绽——
一个无法用常理解释的、如同“开了天挂”般的崛起之路。
这反而让窥探者陷入了更深的恐惧和无力感之中。
因为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强大的对手,而是一个根本无法用现有逻辑去度量的……“现象”。
在这种绝对的信息迷雾和认知碾压之下,“捕风”计划的失败,从开始就已注定。
白芷的神秘,
成为了她最坚固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