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生三大喜事分别为: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虽然不是洛余安结婚,但去看看热闹,沾沾喜气也会好。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小伊大概去不了迎亲现场。
虽然她是洛余安的好朋友,但堂姐婚礼那天家里都是长辈跟一些亲戚。到时候还有新郎及亲友团过来接亲,肯定一片人声嘈嘈,姜素伊待在那谁也不认识,反倒尴尬。
不过后续的婚宴倒是可以参加,毕竟是喜庆的日子,带一两个朋友、多几个人也无大碍。这点洛余安已经通过父母跟堂姐家报备过了。
像这种大事还是挺麻烦的。规矩多,人情世故也复杂,光是要邀请谁、摆多少席、婚纱等各种物件的采购等各种事务都能把人忙得脚不沾地,尤其是当事人,只觉得大婚的喜悦都冲淡不少,只想马上结束。
故此也有些年轻人会选择简单些,只邀请三五亲友,摆上几桌宴席,便算作罢。
有人觉得人生仅有一次的人生里程碑必须办得风风光光才行,也有人觉得没必要那么麻烦,反正以后不都还是两个人过日子。
不过按如今趋势,这里程碑是否唯一暂且存疑,毕竟闪婚、离婚都是常态。
因此,为了婚姻与生育率,上面也是发了愁。有说降房价,提高社会福利的,也有建议延长婚育假期、给生育补贴的。
在这里面,也有些比较奇葩的声音,比如共娶一妻,恢复莺花巷的...逻辑令人匪夷所思。
或许正应了那句话,国内目前最应该担忧的不是人口老龄化,而是人口莎比化。
扯了那么多,回归正题。昨天跟姜素伊一直逛到晚上8点多才回来,
这么长时间,你说她们干了什么很有意义的事情,好像也没有。就一路走走逛逛,东瞧瞧西看看,不知不觉天就慢慢黑了下来。
回来时,姜素伊手上还拎着个玩具小鸟。这玩意跟纸飞机差不多,不过甩到空中会扑棱扑棱翅膀,看着跟真鸟一样,洛余安看她不时扭头瞧两眼,就买了下来。
回家之后,洛余安便准备洗澡然后睡觉。逛街是一回事,明天得早起才是主要的。
迎亲一般都在早上9点前,算上开车以及些零零散散的事,最迟7点就得出发了。
姜素伊回来亦是第一时间选择了洗澡,不过刚从浴室出来,头发都还没吹,就看到洛余安后仰躺在自己床上望着天花板。
她有点小懵:“安,你怎么在这儿?”
“小伊你洗完澡了啊,”洛余安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今晚我就在你这睡啦。”
姜素伊听完脑子消化了几秒,才后知后觉地问道:“安,你不跟阿芷姐一起吗?”
洛余安哼了一声:“她做错了点事,我要好好惩戒一下,不然这家伙还得得寸进尺。”
姜素伊不大听得懂她在说什么,而后又见洛余安眸光一转:“其实主要还是照顾下小伊啦~怕你跑这么远做噩梦。”
在姜素伊沉默间,洛余安又看了眼她身上的纯白棉睡衣,前面印着一只熊猫,耳顶微微拔起些弧度。短灯笼裤挡住了些许大腿,看着有些短茸茸的。
“小伊这身很可爱诶,”洛余安眯着眼,没跟她闹,“不过我要先睡啦,待会你吹干头发上来就好,晚安。”
姜素伊看着洛余安钻进被窝里,拱了几下,找到个舒适的位置,很快没了动静。
呆了几秒,她才拿起吹风机开始吹头发,等到头发蓬松,悄着脚步走到床边,才发现洛余安似乎真的睡着了。
闭着眼睛,睫毛轻颤,只有鼻间微微传出温热的气息,整间卧室很是静谧。
灯熄之后,房间里陷入一片黑暗,姜素伊坐到床边,从另一侧爬上床铺,小心地拉起被子盖住自己,不过与洛余安始终隔着些许空余。
又扭头看了眼,身边的人没有任何动静,应是已经睡熟了。
姜素伊合上眼皮,带着些许思绪缓缓沉入梦乡。
......
等到她第二天醒来时,身侧的身影已然消失。只有桌上还放着张小纸条:小伊,饭菜放在客厅的桌上,吃完早餐你先玩会,中午我会回来接你,到时候再去参加婚宴
上面没有落款,但姜素伊看得出是洛余安的字迹,默默地将纸条收好,走到楼下,客厅的桌上果然倒扣着几个盘子。
吃过早饭,姜素伊将碗筷整理好,回到房间,打开手机,洛余安发了几条消息过来。
落苑:小伊,起床了吗?我已经到堂姐家啦,这边人好多,给你看看[图片][图片]
拍摄地位于客厅,从角度看,洛余安应该是坐在沙发上,旁侧的角落也能看到很多人,不过屋内走动的更多,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长辈,在重新检查各方面布置。
屋内的天花板悬挂着拉花与红艳艳的灯笼,四角挂着五颜六色的气球,墙上、房门都贴着大大的“囍”字剪纸,茶几铺了红桌布,上面的花瓶里插着玫瑰,一切都是喜庆的颜色。
伊:好热闹
落苑:嗯哼,到时候婚宴上会更热闹的,小伊到时候你跟着我就行
落苑:好啦,先不说了,待会要忙,后面聊
发完最后一条消息,洛余安放下手机,收进口袋。她现在其实没怎么忙,不过这种场合一直玩手机多少有点不合适。
抬头望了一眼四周,陈宇晴两姐弟就坐在一旁的沙发上,还有小姑,几位叔婶、伯母,这时完全就靠记忆力了。
洛余安今天穿的比较淡雅,一身青色t恤。相信只要不是故意搞事、心里有点数的人,今天都不会穿得太招摇。
新娘的闺房此时还紧闭着,新娘在里面整理仪容,而她待会的任务,就是“堵门”。
在他们这儿,迎亲的新郎想要见到新娘,要过三道“关”,第一“关”在大门口,会由叔伯、舅舅等长辈男性把守,第二“关”则是闺房,由伴娘以及未婚闺蜜、表堂姐妹阻拦,最后一道出门关,则是父母及至亲。
这些流程主要还是为了添加趣味,增些氛围感,讨的那些红包,也就图个吉利。
既然是表堂姐妹,陈芷婷跟陈宇晴自然也是要进闺房的,至于陈宇泽,自己留在外面自生自灭吧...
估摸着再过会接亲队伍就快来了,几人被带着进了闺房,随后又把门锁了起来。
里面除了伴娘,还有两个年轻女生,一个是四叔的女儿,一个是二叔的女儿。
而婚礼的主角,洛余安的堂姐,正着一身中式大红嫁衣坐在梳妆台前。标准的凤冠霞帔,金线刺绣,脸上稍着淡妆,黛眉轻描,朱唇微点,带着成熟的韵味,煞是好看。
女子红妆最动人,倒是不无道理。
相比起来,房间里的其他女生便青涩许多,这里最大的也就20岁左右,还未完全长开。
此时闺房里的氛围很是轻快,不知是谁挑了个话题,一群人叽喳起来,就连新娘子也参与其中,跟着一起掩嘴轻笑。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紧接着是鞭炮噼里啪啦的炸响,伴随着汽车喇叭的鸣笛。
“哎,来了!”
伴娘跑到窗边掀起帘子偷瞄一眼,回头压着声音道:“车队到楼下了,新娘子快上床铺。”
新娘坐在床铺正中央,四周展开的裙摆像朵盛开的牡丹花,周围还撒着一些花生红枣,庄重而华丽。
这下几人都不再说话,各自准备着手里的问题,等待着新郎的到来,至于婚鞋,那自然是早早藏好了的。
而此时的新郎以及一众亲友团才刚进院子,便见一群人拦在大门口,笑眯眯地看着他,眼神示意自己的死党——也就是伴郎,以及一众亲友团,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上前给每人手上发了两个,腼着笑脸:“各位叔叔伯伯行个方便?”
“你小子倒是机灵,”这时大络腮胡的四叔站了出来,笑着道了句,“不过这可不够,想进门,还得先干完这两杯。”
看着递到面前的两小杯白酒,想着今天也不用他开车,新郎一咬牙,接过仰头就是往嘴里灌,辛辣的感觉在口中蔓延开来,一路滑到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一众叔伯也没多为难他,意思下便打开了门,让开道路,给男方走进屋里,至于去闺房那一关,只带三两人便够了,其他亲友团留在一楼便是。
堂姐的弟弟看着初中模样,端着茶盘过来,一人递了一杯迎客茶,不过动作略显生硬,应该没有参与过这种场面。
陈宇泽本来插着兜在旁边站着,沙发都已经坐满了,这时旁边又走来两个男方的亲友团,看着24、5岁,其中一个微胖的男生看了他一眼,想了想,从上衣口袋掏出包烟,在他一脸懵的目光下问道:“要来一根不?”
“不用不用,我还在上学。”陈宇泽摆摆手,那微胖男生也不在意,自己点了一根,到角落抽去了。倒是他那表情惹得男方跟来的两位女生偷笑了几声。
底下正热闹着,楼上倒是稍显安静。新郎到了闺房前,试着扭了下把手,发现推不开,又凑近听了听里面的动静,转了转眼珠子,决定用柔情攻势,喊道:“阿桐,快开门,我来娶你了。”
阿桐正是新娘子的昵称,不过他这招没用,里面传来一阵轻笑声,紧接着便是一道女声传来:“求新娘子可没用,今天守着房门的是我们,要是诚意不够的话,这门可是开不了呢~”
随后又听几声附和,新郎见状,知道肯定得来点大的,塞了好几个鼓囊囊的红包进去,过了一会,又听里面道:“诚意倒是够了,但还得考验下你对新娘的爱意,所以要问你几个问题。”
闺房里,伴娘示意洛余安上前,洛余安清清嗓子:“新娘最喜欢的菜是什么?”
“红烧茄子。”新郎不假思索道。
这问题没什么难度,随后几人又问了新娘的生日,新娘最喜欢的衣服颜色,新郎都一一作答,看来是有备而来。
最后一个问题解决,房门终于打开了条缝。新郎走进房间,便跟着伴郎和两位亲友团开始找婚鞋。
除却新郎,就伴郎找得最卖力,趴床底,爬衣柜顶,就差变身寻踪猎犬了。
没办法,好兄弟大婚,别的时候可以不靠谱,但这点上必须给力。
伴娘团也没藏得太要紧,所以一会便找到了。新郎走到新娘面前,对着她笑了笑,新娘脸上的喜色虽然尽力遮掩,但还是一眼就能看出。
小心地帮新娘穿好鞋子,两人走到楼下,大伯、伯母两人端坐在红木椅上,客厅周围围满了人,新郎松开身边的手,走到前头,面色郑重,跪了下来,俯身一拜,拿过身旁准备好的茶递上,喊道:“爸。”,随后又是同样的步骤,喊了声“妈”。
这便是愿意认下二老,把自己当做他们的亲生儿子,与新娘共同孝敬的意思。
大伯和伯母喝下那杯敬茶,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各自递过一个红包。
这时新郎才站起身来,拉着新娘打算走向屋外的红毯,然后不知是谁起了一声哄:“抱一个,抱一个!”
随后零散的声音逐渐变大:“抱一个!抱一个!”
新郎看向新娘,新娘嫣然一笑。估摸了一下到外面车上的路程,也就百米不到。
新郎深吸一口气,微微弯腰,托住新娘的腿弯,用力将新娘公主抱起来,好在新娘体重正好,也该感慨他眼光不错,否则还真过不了这关。
紧着步子来到外面的车队,伴郎提前打开车门,新郎总算是把新娘抱上了车,一口气终于松下来。
接下来便是接新娘回新郎家过门,也需要有几辆随车,不过这个就跟洛余安没什么关系了。
最后的婚礼仪式与婚宴都在酒店一同进行,在新郎家也得折腾一会,估摸着时间得奔中午去。
陈芷婷留在这儿准备跟父母一起去,而洛余安自然是打车回去接姜素伊。
是的没错,她们大伯家也在南城,不过不在她爷爷家这一块,而是更远些的地方。
新郎新娘两家离得很近,也就6-7公里左右,基本有空就能回去看看。
远嫁近嫁都有各自的说法,但如果从父母的角度,肯定还是希望子女留在身边些。
打车回到家,刚打开门,姜素伊便听到了动静,站在楼梯口,洛余安带着她回到房间:“不急啦,现在才9点出头,宴席估计得11点半后才开始,咱俩先在家里休息会。”
说罢,洛余安又从口袋摸出几颗喜糖:“喏,我悄悄顺回来的,吃吧。”
姜素伊接过那几颗糖,放进嘴里含着。其实跟普通的糖一样,甜甜的。不过因为是喜糖,好像又多了几分含义。
洛余安讲着一些迎亲时发生的事,姜素伊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偶尔才会问上一两句。
闲聊少许,时间也差不多了,洛余安重新打了一辆车,带着姜素伊准备去参加宴席。
走进酒店,上到三楼包间,正中央横着一条通道,那是让新郎新娘走的,男方亲属在左,女方亲属在右。
洛余安站在门口扫视了一圈,眼尖地发现了自家那几人,穿过那一桌桌宾客,她拉着姜素伊,轻巧地穿过略显拥挤的宴席场地,那圆桌还剩两个位置,正是给她俩留的。
这桌除了他们一家,还有小姑一家跟几位叔伯跟婶婶。他们这儿不太讲究辈分,都是随便排的。
只有主桌那儿有严格安排,新郎新娘、双方父母以及父母的长辈才能坐那。
二伯看见洛余安带了个女生回来,也是有些意外,调侃道:“别人家都是带男朋友回家,怎么小安你带了个女孩子。”
“这是我朋友,二伯你别乱说。”洛余安落座边回应道。
“好好,我的错我的错。”
这位二伯虽然年龄大了,但心态很年轻,比较开朗,喜欢跟小辈们开点小玩笑。
“说起来小安你应该也高二还是高三了吧,现在有什么中意的大学了吗?”这时二伯又随口问了句。
这问题倒挺巧妙的,不是问成绩也不是问排名,而是更偏向个人感受跟兴趣取向,如若不想回答模糊的空间也很大。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长辈总问成绩、问找对象很烦,但实际上长辈跟后辈间的共同话题就这些,也没什么别的了。
有人提问,其他几个叔婶的目光自然投过,洛余安心里有底气,回答得也随意:“向大吧。”
“噢,向大啊,向大好哇...?不对,小安你说向大?”
二伯的眼睛一瞪,陈芷婷考上向大大家都知道,可小安成绩不是比较一般嘛,怎么也说要考向大?
此时陈芷婷在旁正好笑吟吟地补充了句:“小余最近都很进步很大呢,现在已经能考全校第一了。”
“咳咳咳。”
二伯喝着饮料差点被呛到,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半天憋出来一句:“那什么,继续保持,好好加油。”
家里出一个高材生还能说是偶然,但两个天赋都这么好,二伯觉得他这三弟指定有点说法,嗯,这弟媳也不简单。
而陈颜欣闻言更是一脸震惊,上次她去萧城的时候也没听说她哥跟她嫂提这事啊,连自己人都瞒,这么狠的吗?
事实上只是因为她赶得不凑巧,洛余安的成绩是逐步提升的,如果近来再问的话,她就会得到这个消息了。
这一问算是开启了餐桌上的话题,一群长辈在那讨论,至于几个小辈,那当然是该吃吃该喝喝。
洛余安给自己倒了杯椰奶,又给旁边的姜素伊跟陈芷婷也倒了杯,小抿一口,还不错。
都说吃席要坐小孩那桌,她对此表示不认可。小孩抢东西快,他们喜欢就可劲拿,就像这些饮料,在小孩桌没几分钟就得完。
此时还没上菜,会场中播放着背景音乐,是《星辰大海》,还行,不是《咱们结婚吧》就好,那个都听腻了。
不久,婚礼仪式便开始了。新娘站在台上,新郎从另一侧踏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来,接下来的话语大家应该都熟悉,这里不再赘述。
婚礼仪式过后,服务员推着餐车进来开始上菜,顿时,一股股香味逐渐弥漫开。
酒店里的菜自然是极好的,小时候的洛余安愿望很朴实,就是能天天开席,有好菜可以吃。
其实直到现在,她也没有什么特别远大的理想,每次吃好睡好心情顺畅就行。
这些菜里她最喜欢吃凉虾,夹了好几只,沾沾调料,不咸不淡,味道好极了。
前面准备那么久,婚宴其实就半小时,有些人有事,吃饱没一会便离开了。也有几桌在那拼酒、闲聊,陆陆续续有人起身,会场变得有些冷清下来。
途中新郎新娘还到各桌敬了酒,顺便认了遍亲戚。这一下自然是记不住那么多的,结婚三日号两人还要去一些关系比较近的亲戚家送礼。
婚宴到了下午2点才结束,洛余安他们这桌算是走得比较晚的一批,1点半左右才离开。
一场浩浩荡荡的婚礼,最后终是归于平常。
洛余安也参加了其中一些流程,算是亲身经历者,心里有些感慨,却不知怎么说。
有人把婚事看得极其重要,也有人将其当成儿戏。甚至效仿那些电视剧,在全场宾客前说出“不愿意”,毅然离场,仿佛只是在扮演一幕童话剧。
生老病死、婚丧嫁娶。
结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