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宪招抚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失败后,朱元璋深知,以和平手段统一西南已无可能,武力征讨势在必行。大殿之上,气氛凝重,朱元璋目光坚定地扫视着群臣,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西南割据势力,尤其是梁王,自恃地势险要,妄图负隅顽抗,拒不归附我大明。朕意已决,即刻筹备出征,务必平定西南,实现我大明之大一统!”朱元璋的声音掷地有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众臣听闻,纷纷跪地领命:“陛下圣明,臣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落在傅友德身上:“傅友德听令!朕命你为征南将军,挂帅出征西南,统领大军,务必一举荡平割据势力,扬我大明国威!”
傅友德身形魁梧,虎目含威,即刻出列,单膝跪地,朗声道:“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拼死也要为陛下拿下西南!”
“蓝玉、沐英听令!”朱元璋又将目光投向这两位将领。
“末将在!”蓝玉与沐英齐声回应,神色坚毅。
“朕命你二人作为副将,辅佐傅将军。你等皆是朕麾下猛将,此次出征,需同心协力,不得有误!”朱元璋严肃地说道。
“末将领旨!愿与傅将军携手共进,平定西南!”蓝玉与沐英异口同声,声音充满了斗志。
朱元璋看着眼前三位将领,心中稍感宽慰。他深知,这三人皆是能征善战之辈,有他们领军,此次出征便多了几分胜算。然而,西南之地,地势复杂,敌军盘踞已久,切不可掉以轻心。
“此次出征,非同小可。西南多山地、丛林,交通极为不便,且敌军熟悉地形,占据地利。朕命你等调集三十万大军,这三十万将士,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同时,粮草、兵器等军需物资务必筹备充足,绝不能因后勤补给问题影响战事。”朱元璋神色凝重地叮嘱道。
“陛下放心,末将等定当全力筹备,确保万无一失!”傅友德坚定地回答。
领命之后,傅友德、蓝玉、沐英三人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着手准备出征事宜。
首先便是调集三十万大军。消息传出,各地卫所纷纷响应。将士们听闻要出征西南,平定割据势力,个个摩拳擦掌,踊跃报名。
在一处卫所中,年轻的士兵们围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出征之事。
“此次出征西南,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听说那西南地势复杂,但我等何惧!”一名年轻士兵激昂地说道。
“没错!咱们跟着傅将军、蓝将军和沐将军,定能大获全胜!”另一名士兵附和道。
然而,调集如此庞大的军队并非易事。各地卫所需要对士兵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入选的都是精锐。傅友德、蓝玉、沐英三人亲自把关,对每一支前来集结的部队都进行细致的考察。
“这支部队的骑射功夫还需加强,西南山地作战,骑射乃是关键。”蓝玉看着正在演练骑射的士兵,对身旁的将领说道。
“是,将军。末将即刻加强训练,保证出征前让将士们的骑射水平大幅提升!”将领连忙回应。
与此同时,筹备粮草、兵器等军需物资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负责粮草筹备的官员们忙得焦头烂额。西南路途遥远,运输困难,必须筹备足够的粮草,才能保证大军的供给。他们一方面组织百姓收割粮食,另一方面协调各方力量,确保粮草能够顺利运输。
“这些粮草必须尽快装车运往集结地,一刻也不能耽搁!”粮草筹备官焦急地指挥着。
然而,在筹备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地区的官员贪污腐败,私自克扣粮草,导致粮草数量不足。傅友德得知后,雷霆震怒。
“竟敢在这关键时刻克扣粮草,此等行径,天理难容!来人,将这些贪官污吏全部拿下,严惩不贷!”傅友德怒声喝道。
经过一番彻查,涉案官员被一网打尽,粮草筹备工作也重新走上正轨。
兵器筹备同样不容小觑。西南多山地丛林,普通兵器难以发挥作用,必须打造适合山地作战的兵器。铁匠们日夜赶工,打造出一批锋利的长刀、轻便的弓弩以及坚固的盾牌。
“这批弓弩的射程还需再远一些,在山地丛林中,远距离攻击至关重要。”沐英检查着新打造的兵器,对铁匠们说道。
“将军放心,我们一定改进工艺,确保兵器质量!”铁匠们纷纷回应。
在筹备军需物资的同时,傅友德、蓝玉、沐英三人深知,要想在西南战场上取得胜利,必须深入了解当地的地形、气候以及敌军特点。他们召集了众多熟悉西南情况的人,包括曾经去过西南的商人、当地的流民以及军中的老兵,详细询问西南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敌军的作战风格。
“西南地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行军极为困难。而且当地气候多变,时而烈日炎炎,时而暴雨倾盆,瘴气也颇为严重。”一位曾经去过西南的商人说道。
“敌军多为当地土司军队,熟悉地形,擅长山地作战。他们的武器装备虽不如我军精良,但作战十分勇猛,且熟悉当地的陷阱和游击战术。”一名军中老兵补充道。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西南地形,傅友德等人还命人绘制了详细的地图。他们对照着地图,结合众人的描述,仔细研究每一处关隘、每一条河流、每一片山林。
“此处山脉连绵,易守难攻,敌军必定在此布下重兵。我们需另寻路径,绕开敌军主力。”傅友德指着地图说道。
“从湖广出发,经贵州进入云南,这一路虽有诸多险阻,但可利用水路运输粮草,减轻后勤压力。而从四川南下,地势居高临下,可对敌军形成威慑。我们可兵分两路,形成钳形攻势,对云南的割据势力进行合围。”沐英分析道。
蓝玉点头表示赞同:“此计甚妙。但两路大军必须保持紧密联系,协同作战,不可孤军深入。”
经过数日的研究和商讨,傅友德等人终于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
计划中,一路大军从湖广出发,由傅友德亲自率领,这一路军队以步兵和水师为主,借助水路运输粮草,先攻克贵州,打通进入云南的通道。贵州的土司势力虽错综复杂,但只要能迅速击败抵抗的土司军队,便可顺利推进。
另一路大军从四川南下,由蓝玉和沐英率领,这一路以骑兵和山地作战部队为主。四川地势较高,军队可居高临下,对云南的割据势力形成威慑。两路大军在云南会师后,再合力攻打梁王的主力部队。
“此计划虽已完备,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必须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傅友德对蓝玉和沐英说道。
“傅将军所言极是。我们需在军中挑选一批机敏的探子,随时掌握敌军动向。”蓝玉回应道。
“而且,为了确保两路大军的协同作战,我们要建立高效的通讯系统。每隔一段距离设立烽火台,一旦有紧急情况,便可迅速传递消息。”沐英补充道。
出征的日子越来越近,三十万大军已集结完毕,军需物资也筹备妥当,详细的作战计划已然制定。傅友德、蓝玉、沐英三人再次来到朱元璋面前,汇报出征准备情况。
“陛下,出征准备一切就绪,三十万大军士气高昂,粮草、兵器充足,作战计划完备。我等随时可出征西南!”傅友德信心满满地说道。
朱元璋看着眼前三位将领,目光中充满了期许:“朕盼你们早日凯旋,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记住,行军打仗,务必以百姓为重,不可滥杀无辜。”
“陛下放心,末将等铭记于心!”三人齐声应道。
就这样,在朱元璋的殷切期望下,三十万明军即将踏上征程,向着西南进发。一场决定西南命运的大战,正悄然拉开帷幕,而这也将是大明王朝统一进程中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