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和王成功对视一眼,都明白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张晓文谨慎地回应:书记,城市更新确实是个难题。首先是资金问题,老城区改造投入巨大,市财政难以单独承担;”
“其次是拆迁安置,老城区居民密集,安置房源严重不足;”
“再者是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化改造的矛盾;还有各部门协调难度大,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
王成功在脑海中快速思考着这个问题。
他回忆起前世看过的的旧城改造案例,又联想到在其他城市考察时看到的一些成功做法。
他意识到,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确实难以为继,必须创新思路。
书记,我认为要破解这个难题,可能需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
何勇听到,饶有兴致地望向王成功。
王成功继续开口道,首先,可以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
“比如采取ppp模式,吸引有实力的开发商参与,同时明确其社会责任,要求其承担部分安置房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任务。
何勇书记微微前倾身体,示意他继续。
王成功接着说:其次,采取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的策略。老城区面积大、情况复杂,一次性改造不现实。”
“我们可以选择一两处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块作为试点,比如选择危房集中、居民改造意愿强的区域率先启动。”
“这样既可以积累经验,也能让群众看到实效,减少后续推进的阻力。
王成功继续阐述:第三,要注重改造与产业培育相结合。单纯改造居住环境是不够的,必须让改造后的老城区能够自我造血。”
“比如我们可以借鉴成城宽窄巷子的经验,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发展文创产业;或者学习沪城新天地的做法,通过功能置换提升区域价值。
王成功停顿了一下,观察何书记的反应。
见书记认真倾听,他继续说道:此外,我建议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一个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一个工作专班具体推进,一套配套政策支持保障,一个专家智库提供智力支持。这样可以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
何书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考虑得很周全。那资金问题怎么解决?
王成功早有准备:资金方面,可以多管齐下。
一是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将老城区改造纳入省级重点项目;
二是盘活存量资产,对改造后释放的土地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反哺改造资金;
三是发行专项债券;四是引入社会资本。关键是要建立资金平衡机制,确保项目可持续。
何勇书记听后频频点头:很好,这些思路很有见地,既考虑了现实困难,又提出了创新解法。
他沉吟片刻,做出决定:这样,你把这些想法进一步深化,做一个详细的方案给我。
张晓文略显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书记,成功同志虽然能力强,但重要的工作,是不是...
何勇书记摆摆手:就是要给年轻干部压担子。成功,你有没有信心?
王成功站直身体,目光坚定:感谢书记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拿出高质量的方案!
离开书记办公室,张晓文拍拍王成功的肩膀:成功,这次机会难得,但压力也不小。需要科室什么支持,尽管说。
王成功深知,这既是一个重大机遇,也是一个严峻挑战。
老城区改造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真正推动问题的解决。
回到综合一科办公室,王成功站在科室中央,轻轻敲了敲桌面。
正在各自忙碌的同事们纷纷抬起头来。各位,占用大家一点时间,有重要工作安排。
柏爱民、张志刚、谢小琴、许莉和吴晓波迅速围拢过来,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何书记刚刚交给我们科一个重要任务。王成功环视众人,要求我们牵头制定全市城市更新方案。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柏爱民疑惑地问:成功,这...这不该是住建局的工作吗?
王成功点点头:柏主任说得对,这确实是住建局的职责。但何书记对住建局之前提交的方案不满意,认为缺乏创新性和可行性。所以指定我们综合科牵头,从全市大局角度重新制定方案。
众人面面相觑,都能从彼此眼中看到惊讶和压力。
综合科向来以文秘工作为主,直接牵头制定如此重要的专项工作方案,这在市委办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王成功看出大家的顾虑,沉稳地说:何书记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既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考验。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完成好这个任务。
现在我来分配一下具体工作。我会根据各位目前的工作量和专业特长进行分工。
柏主任,
王成功看向柏爱民,您经验丰富,人脉广。麻烦您去住建局要来他们之前做的所有方案,包括初稿、修改稿和最终上报稿。特别注意收集他们被否决的具体原因和何书记的批示意见。
柏爱民欣然点头:这个简单,我和住建局的老李很熟,今天下午就能把材料要齐。
志刚,王成功转向张志刚,你政策功底扎实,负责梳理近五年来国家、省里关于城市更新的所有政策文件。要特别注意最新政策导向和支持重点。
张志刚推了推眼镜:明白。我会把政策演变脉络和政策红利点都梳理清楚。
小琴,王成功对谢小琴说,你心思细腻,负责收集全国各地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特别是我们周边地市的经验做法,要详细分析其可借鉴之处。
谢小琴认真记录着:好的科长。我会重点收集成都、武汉等地的案例,明天把初步资料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