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远县的同志们顿时紧张起来。周远副县长额头冒汗,连连表态:请市领导放心,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全力配合!
这时,市国土局地矿科科长李建平按照事先商定的策略开口:现在两个矿山都在环保督察范围内,必须完成复绿。复绿的责任主体是当时开采矿山的企业,你们县里说说,该如何动员企业进行复绿?
这个问题明显是明知故问,谁都知道让企业主复绿难度极大。但这样问的目的,就是要让县里更加重视起来。
果然,河远县的领导们更加紧张了。
周远副县长擦擦汗,他非常担心环保督察的事市里全部压给县里,艰难地回答:李科长,这个...确实有难度。那两个企业现在经营状况都不好,让他们出钱复绿,恐怕...
县国土局局长李建补充道:而且时间过去太久了,当时的手续都不齐全,现在追责很困难。
王成功静静地观察着会场气氛。他注意到县里的同志确实很为难,但同时也有些推诿的意思。
这时,王成功开口了:周县长,李局长,我理解你们的难处。但中央环保督察的要求是明确的,11月底前必须完成整改。
周远副县长眼神示意县国土局李建局长先发言。
李局长清了清嗓子,谨慎地开口:各位领导,说实话,现在让企业去清理尾矿进行复绿,基本是不可能的。
他列举了几个关键理由:第一,这两家矿山企业已经停工很久,联系上都非常不容易;第二,时间过去太久,当时的开采手续不全,现在追责法律依据不足;第三,尾矿运输和处理成本太高,企业宁愿破产也不愿承担这个责任;第四...
李局长说的这几条理由,市国土局的领导和王成功其实都非常清楚。
他们事先已经做过充分调研,明白直接让企业负责确实不现实。
等李局长说完,周远副县长又补充了几条:
除了李局长说的,还有几个实际问题:一是企业负责人在外地,联系困难;二是即使联系上,对方也很可能推诿扯皮;三是如果要走法律程序,时间上来不及,中央督察组11月就要来检查。
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市国土局的领导们交换了一下眼神,严副局长微微点头,示意王成功可以发言了。
这时,王成功沉稳地开口:周县长,李局长,你们说的困难我们都理解。那么,换一个思路:如果由政府出资进行复绿,你们能否做通企业的工作,让他们放弃尾矿权属?
王成功进一步解释道:这才是此次会议的真正目的,我们不是要推卸责任,而是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市国土局严副局长立即接话:
让企业放弃尾矿权属,实际上也免去了他们复绿的职责。毕竟现在这批尾矿已经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而且运输成本高昂,对企业来说是个负担。如果政府愿意接手处理,对企业反而是个解脱。
河远县的领导们听后,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周远副县长和李局长低声交换意见,其他与会人员也纷纷发表看法。
这个思路确实更实际一些。
企业应该会同意,毕竟他们也不想背这个包袱。
但要做好法律手续,避免后续纠纷。
经过一番讨论,周远副县长代表县里表态:
严局长,王主任,这个方案我们原则上同意,我们会尽力做通企业工作,让他们放弃尾矿权属,但需要市里出具正式文件,明确由政府负责后续处理。
周远副县长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县里能力有限,可能需要市里给予一定支持,特别是在与企业沟通和法律手续方面。
王成功立即回应:请周县长放心,市里会全力支持。我们可以成立联合工作组,市国土局和市委办都会派人参与,共同推进这项工作。
严副局长也表示:市局会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确保手续合规合法。
县里的同志们不知道国家森林试验室的事情,但他们觉得这已经是市里做出的最大努力和让步了。
毕竟,如果市里坚持要企业负责,县里根本没办法落实。
周远副县长最后表态:请市领导放心,我们回去后立即开展工作,有任何进展及时报送市委办和市国土局。
会议结束时,周远副县长特意走到王成功面前,主动留下联系方式:
王主任,今天受益匪浅。您的思路很清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以后还请多指导,有空到河远县做客,我带您去看看那两个矿山的实际情况。
王成功谦逊地回应:周县长客气了,我们是共同工作,互相学习,有机会一定去河远县向您请教。
回到市委办,王成功将会议纪要、达成的共识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详细地向张晓文科长做了汇报。
张晓文听后很满意:成功,今天表现很好!既给了县里压力,又指明了方向,分寸把握得很好。
他翻看着会议纪要,点点头:这个方案很务实,我这就向林伟生副市长汇报,建议在两天后的专题会议上让河远县汇报进展。
王成功建议道:科长,我觉得可以让县里重点汇报两方面内容:一是与企业沟通的进展情况;二是权属放弃法律手续的办理情况。
很好!张晓文赞赏地说,考虑很周全。就这样安排。
两天后,分管国土的林伟生副市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
河远县周远副县长带队参加,王成功也列席会议。
会议开始后,周远副县长首先汇报:
林市长,各位领导,根据上次座谈会精神,我们立即开展了工作。目前已经联系上两家企业负责人,他们原则上同意放弃尾矿权属,但需要市里出具正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