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太玄门安排的客舍小院内。
叶凡正在吐纳朝阳紫气,金色的苦海在《道经》运转下缓缓扩张,气息比昨日又凝实了一分。圣体修行虽缓,但每一步都根基扎实。
庞博则是在院中演练一套看似古朴简单的拳法,动作缓慢,却引动周身气血如长江大河般奔流轰鸣,空气中发出低沉的呜咽声。他没有动用任何神力,纯粹是在锤炼对自身力量的极致掌控。
刘长老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忧色,但看到二人状态,又稍感心安。
“庞小友,叶凡,今日太玄门开放部分外围山峰供来访修士参观交流,我们是否……”
“去拙峰。”庞博收拳而立,语气笃定,打断了刘长老的话。
“拙峰?”刘长老一愣,旋即想起关于太玄门一百零八主峰的信息。拙峰,在太玄门历史悠久,但传承近乎断绝,如今峰上人丁稀少,香火不旺,在门内地位低下,几乎被人遗忘。他没想到庞博会指名去那里。
叶凡也露出疑惑之色。
庞博笑了笑,没有解释。他总不能说,我知道那里藏着九秘之一的“皆”字秘。
“听说拙峰清净,适合悟道。”他找了个借口。
刘长老虽觉奇怪,但见识过庞博的手段,也不敢多问,便点头应下:“好,老夫这就去打听拙峰的位置。”
太玄门占地极广,一百零八峰星罗棋布。拙峰位于门派较为偏僻的西南角落,与其他灵气盎然的仙山相比,显得格外不起眼。山势平缓,植被普通,灵气也稀薄得多,一路行来,几乎看不到其他修士的身影。
行至半山腰,见到几间简陋的石屋,一个须发皆白、穿着洗得发白道袍的老者,正拿着扫帚,慢悠悠地清扫着落叶。他气息内敛,如同凡人,正是拙峰当代唯一的守护者,李若愚老人。
见到庞博一行人,李若愚停下动作,浑浊的老眼抬起,并无太多波澜,只是微微颔首:“几位客人,陋峰简陋,若有怠慢,还望海涵。”他的声音平和,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前辈客气,是我等冒昧打扰。”刘长老连忙拱手回礼,虽感知不到对方修为,但不敢有丝毫怠慢。
庞博的目光却越过李若愚,落在了石屋后方,那片看似普通的山崖以及崖畔几株形态古拙的老树上。在他的感知中,那里弥漫着一种极其隐晦,却与自然相合、与“拙”意相通的独特道韵。盘古血脉对天地本源的气息异常敏感,他能感觉到,那里沉淀着岁月与“道”的痕迹。
“此地,甚好。”庞博深吸一口气,感觉体内的力量都似乎沉寂平和了几分。
叶凡也若有所感,他虽不如庞博感知敏锐,但圣体亲近自然,也能察觉到此处那种返璞归真的意境,对他巩固刚开辟的苦海颇有好处。
李若愚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讶异,深深看了庞博一眼,却并未多言,只是继续低头扫地,仿佛外界一切与他无关。
庞博也不打扰,自顾自地走到那片山崖前,寻了块平整的青石盘膝坐下,并未刻意去感悟什么,只是放空心神,让自己的气息与这片天地的“拙”意慢慢交融。他不需要像常人一样去苦苦追寻“皆”字秘的传承,他只需要在这里,让自身的“道”与这里的“道”产生共鸣。
叶凡见状,也在不远处坐下,默默运转《道经》,金色苦海微漾,与周围环境隐隐呼应。
刘长老和三名核心弟子虽不明所以,但也感受到此地的宁静,不敢喧哗,静静守在一旁。
时间悄然流逝。日头渐高,又缓缓西斜。
庞博如同老僧入定,周身气息愈发内敛,仿佛与脚下的青石、身后的山崖融为一体。他体内,那滴盘古精血微微流转,散发出混沌初开、万物归真的意蕴。内天地中,那缕万物母气源根轻轻震动,与外界那沉淀的“拙”之道韵悄然接触。
【叮!宿主身处特殊道韵环境“拙峰”,与力之大道本源产生轻微共鸣。力量掌控度微幅提升。对“自然”与“拙”之意境领悟加深。】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印证着他的感悟。
就在夕阳即将沉入远山,天地间明暗交替的那一刹那——
“嗡!”
整片拙峰,似乎极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并非物理的震动,而是某种深藏的道韵被引动!
庞博猛地睁开双眼!
他清晰地感觉到,山崖之上,那几株老树的纹理,那岩石的风化痕迹,甚至空气中漂浮的尘埃,都在那一瞬间,与他体内的力量,与他内天地的混沌,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共振!
一幅模糊却蕴含着至理的图案,仿佛穿越了万古时空,直接烙印进了他的识海深处!那图案并非固定的文字或图形,而是一种“势”,一种能够引动自身潜能、打破极限枷锁的“共鸣”之法!
九秘之“皆”字秘!虽未完全得授,但那颗传承的种子,已然种下!
与此同时,一直默默扫地的李若愚老人,动作微微一顿,抬头望向庞博所在的方向,那双看尽沧桑的眸子深处,终于掠过一丝真正的震惊与不可思议。
“自然之道……竟真有人能引动……”他低声喃喃,声音微不可闻。
庞博长身而起,对着李若愚老人所在的方向,遥遥一拜。这一拜,谢的是这方水土,谢的是这缕道缘。
他知道,真正的领悟和掌握还需时日打磨,但通往“皆”字秘的大门,已经为他打开。
“走吧。”庞博对叶凡等人说道,脸上带着一丝满意的笑容。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行人缓缓下山。
李若愚老人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久久未动,最终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融入暮色之中。
拙峰,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一颗石子,已投入这沉寂的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