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刚把筛选好的KoL名单发给智家科技,就被市场部的张经理一个电话叫到了会议室。推开门,对方把三份打印好的脚本拍在桌上,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林组长,这脚本我看了,故事是挺有意思,但咱们是卖智能家电的,不是拍偶像剧啊!”
张经理指着“情侣篇”脚本里的一段:男生用智能烤箱给女生烤披萨,两人腻歪着讨论芝士放多少,却只字没提烤箱“精准控温”的功能。“年轻人看个乐呵就划走了,谁记得咱们家电的优势?这要是投出去,钱不就打了水漂?”
林宇拿起脚本,心里也犯了嘀咕——之前光顾着琢磨剧情怎么吸引人,确实把“突出核心功能”这事儿抛到了脑后。就像给蛋糕抹了层厚厚的奶油,却忘了放最关键的糖,好看是好看,却没了灵魂。
“您别着急,我们马上改。”林宇抱着脚本往回跑,进门就把团队成员召集到会议室。李曼看着脚本,小声嘀咕:“我还觉得这段挺甜的呢,没想到客户会不满意。”王珂也挠着头:“要是把功能硬塞进去,会不会像电视剧里的植入广告,尴尬得让人想快进?”
林宇没说话,靠在椅背上调动超能力。脑子里瞬间跳出一堆“场景化营销与产品功能结合案例”:有个咖啡品牌在剧情里,通过主角说“这台咖啡机15秒就能出浓缩,比楼下便利店快多了”,自然带出产品优势;还有个扫地机器人品牌,用“它能自动避开宠物粪便”的剧情笑点,顺便强调避障功能。
“有办法了!”林宇猛地坐直身体,指着“情侣篇”的披萨剧情,“咱们不用删感情戏,而是把功能藏在细节里。比如男生烤披萨时,女生问‘你怎么知道烤8分钟刚好?’,男生拿起手机晃一下:‘智家这烤箱能连App,里面有一百多种食谱,按步骤来就行,我这种厨房杀手都不会翻车’。既保留了互动感,又把‘App联动’和‘智能食谱’两个功能点说清楚了。”
王珂眼睛一亮,掏出笔画起分镜:“我还能加个特写!男生点开App时,屏幕上闪过‘精准控温±1c’的字样,既不突兀,又能让用户记住核心优势。”李曼也补充道:“独居篇里,女生加班回家用智能门锁开门,咱们可以加句她的内心oS:‘还好有指纹解锁,再也不用翻包找钥匙了’,自然带出便捷性。”
团队说干就干,连夜修改脚本。原本“朋友聚会篇”里,众人围着智能音箱点歌的剧情,被改成了朋友抱怨“我家音箱总听不懂指令”,主角笑着说:“智家这个能识别方言,我爸妈用着都没问题”,顺便展示语音交互的精准度。改到凌晨三点,三份新脚本终于成型,每个剧情节点都藏着“功能彩蛋”,既不破坏故事性,又能让用户记住产品优势。
第二天,林宇带着新脚本再次拜访智家科技。张经理看着脚本,原本紧绷的脸慢慢舒展开,看到“厨房杀手”那段时,还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个改得好!既接地气,又把功能说透了,比硬邦邦的介绍强多了。”他指着“方言识别”的剧情,补充道:“能不能再加个细节,比如朋友用四川话点歌,音箱立马响应,这样更有冲击力。”
“没问题!”林宇当场拿出笔,在脚本上修改。张经理看着他的动作,感慨道:“之前合作过的agency,要么完全不听客户意见,要么改得面目全非,你们这团队,既懂内容,又懂我们的需求,靠谱!”
脚本最终确定后,拍摄过程异常顺利。KoL“生活博主小夏”在演绎独居篇时,还主动加了个细节:她对着智能音箱说“明天早上7点叫我起床,顺便煮好粥”,第二天镜头里,粥冒着热气,音箱准时播报天气。这段即兴发挥的剧情,既自然又温暖,后期剪进去后,成了整个视频的亮点。
视频上线后,评论区里全是好评:“这个烤箱也太适合我这种厨房小白了!”“方言识别绝了,我妈肯定喜欢!”数据显示,视频的平均观看时长比行业均值高40%,产品功能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量,也环比提升了25%。
林宇看着后台数据,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想起修改脚本时的纠结,突然明白:好的营销内容,不是“剧情”和“功能”二选一,而是像熬汤一样,把功能当作食材,用剧情慢慢炖煮,最后熬出既好喝又有营养的“好汤”。而一个靠谱的团队,就是能一起琢磨“火候”,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