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的部门例会刚到一半,王建国突然举起手,那架势活像课堂上抢着回答问题的小学生,看得坐在后排的林宇差点没绷住嘴角。
“刘总,我想补充下林宇那个美妆项目的情况。”王建国清了清嗓子,特意挺了挺腰板,仿佛椅子底下垫了块隐形增高垫,“这个项目能顺利推进,前期的供应商对接其实是关键。当时我为了找靠谱的合作方,前前后后跑了十几家公司,光是审核资料就熬了两个通宵,还特意协调了法务部帮忙把关,才最终敲定了那三家视频制作商,不然后面的拍摄根本没法按时启动。”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空调出风口的风声都听得格外清楚。坐在林宇旁边的老周差点把手里的笔捏断,偷偷用胳膊肘怼了林宇一下,眼神里满是“这人脸皮比城墙还厚”的无语。林宇倒是没急,只是慢悠悠地翻开了自己手边的文件夹,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敲着,嘴角还带着点似笑非笑的弧度。
刘总皱了皱眉,显然对这话有点疑惑:“之前听林宇说,供应商对接初期好像遇到了点延误,后来是他重新协调的?”
王建国脸不红气不喘,立刻接话:“嗨,刘总您不知道,那都是小插曲!当时确实有两家供应商资质有点问题,我为了严格把关才没着急提交,后来也是我指导林宇调整了筛选标准,他才能快速找到合适的合作方。说白了,我就是把好第一道关,让年轻人有更多精力去做后面的创意工作。”他说着,还转头冲林宇笑了笑,那笑容假得像贴在脸上的面具,“林宇,你说是吧?”
周围同事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林宇身上,有看热闹的,有替他打抱不平的,还有几个王建国部门的人,眼神里透着点幸灾乐祸。林宇放下手里的笔,站起身来,手里拿着一叠打印好的文件,走到会议桌中间,把文件轻轻放在刘总面前:“刘总,王经理说的‘供应商对接’,我这儿刚好有份详细记录,您可以看看。”
他先抽出第一张纸,是当初制定的甘特图复印件,上面用红笔圈出了王建国负责的模块:“这是项目启动时的执行时间表,明确写了王经理负责的供应商对接需在3天内完成,也就是3月15号前提交至少5家资质齐全的供应商名单。但实际上,直到3月18号,王经理只提交了2家供应商的资料,而且这两家的营业执照都快过期了,根本达不到合作标准。”
说着,林宇又拿出两张聊天记录截图,投影到屏幕上:“这是3月16号和17号,我两次跟王经理沟通供应商进度的记录,他每次都以‘资料在审批’‘供应商那边没回复’为由拖延。直到3月18号,我实在没办法,才拿着需求清单找您申请了资源调配权,这事儿当时您还在审批单上签了字。”
刘总拿起桌上的审批单,上面确实有自己的签名,日期正是3月18号,旁边还标注了“同意林宇直接对接供应商,加快项目进度”的字样。他眉头皱得更紧了,抬头看向王建国:“建国,这事儿你当时怎么没跟我提?”
王建国额角开始冒冷汗,眼神躲闪着辩解:“那、那是因为后来我也帮着联系了啊!林宇找到供应商后,我还帮他审核过合同条款……”
“哦?王经理说的审核合同,是指这份吗?”林宇又拿出一份合同复印件,指着落款处的审核人签名,“这是三家供应商的合作合同,法务部审核签字是3月20号,我这边确认签字是3月21号,从头到尾,王经理您的名字都没出现在任何一个审核环节里。而且据我所知,3月20号那天,您正在外地参加行业会议,连公司都没来,怎么审核合同呢?”
这话像一记耳光,狠狠打在王建国脸上,他的脸瞬间从红变白,又从白变青,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林宇还没完,又拿出一份供应商的反馈邮件:“这是其中一家供应商的负责人发来的邮件,里面提到‘感谢林总监在3月19号亲自到公司沟通合作细节,高效专业’,您要是参与了对接,怎么会没出现在供应商的记录里呢?”
屏幕上的邮件内容清晰可见,发件人、日期、内容一目了然,连标点符号都透着“铁证如山”的意味。会议室里开始有人小声议论,王建国部门的那几个同事赶紧低下头,假装认真记笔记,生怕被牵扯进来。
刘总放下手里的文件,脸色沉了下来:“王建国,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沟通,但不能虚报功劳,更不能把别人的努力说成是自己的。林宇团队为了这个项目连轴转了一个多月,从应对暴雨改拍到赶进度,再到应对竞品挑战,每一步都不容易,你作为老员工,不帮忙就算了,怎么还能抢功?”
王建国的脸彻底挂不住了,头埋得快贴到桌子上,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刘总,我、我不是故意的,就是刚才汇报的时候有点紧张,说错话了……”
“说错话?”林宇适时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王经理,当初您拖延供应商对接,导致项目差点延误,我没跟您计较,是想着以项目为重;后来您部门的张涛散布谣言搅乱人心,我也只是警告了事,没上报公司。但抢功劳这种事,关系到团队每个人的付出,我不能让大家的努力被埋没。”
他顿了顿,看向刘总:“刘总,这个项目能成功,靠的是团队里每个人的拼劲——赵倩熬夜改了十几版设计稿,老周熬了两个晚上整理数据,苏瑶牵线搞定了推广渠道,还有团队里的其他同事,都在关键时刻顶住了压力。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功劳是大家的,不是某一个人的。”
刘总点了点头,脸色缓和了些,看向王建国:“这件事你得给林宇团队道歉,另外,写一份书面检讨给我,好好反思一下。以后部门里要多些互相配合,少些勾心斗角,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王建国涨红了脸,站起身来,对着林宇和团队成员的方向含糊地说了句“对不起”,然后几乎是逃一样地坐回了座位,头再也没抬起来过。周围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但每个人看向王建国的眼神都带着点鄙夷,看向林宇的眼神却多了几分敬佩——既守住了团队的功劳,又没把事情做得太绝,这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散会后,老周拍着林宇的肩膀,笑得一脸畅快:“行啊你小子,早就知道你留了后手,刚才王建国那副吃瘪的样子,简直大快人心!”
林宇笑了笑,拿起桌上的文件夹:“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走吧,回去跟大家说一声,让他们放心,咱们的付出,谁也抢不走。”
阳光透过会议室的窗户洒进来,落在林宇的身上,带着一股通透的暖意。他知道,这不仅是守住了团队的功劳,更是守住了大家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信任——而这份信任,才是未来走得更远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