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二房
姜海感叹道:“没想到大丫头这回倒是得了福气,捐了嫁妆竟然得了个县主的封号。
咱们府里可是多年没有这种荣耀了。
只是她把嫁妆怎么全捐了?这事你可知道?”
赵倩倩嫌弃地看了姜海一眼,觉得他这个脑子真是秀逗了。
“我也是搬嫁妆的时候知道的。”
大丫头提前没透露过。不过这确实是一桩好事。对大丫头来说,县主的封号总比那一堆黄白之物有用。
早知道能分个县主当,我也捐一半嫁妆。”
赵倩倩的大胆发言,直接让姜海把她的嘴捂住了,做了个虚的动作。
“这话可不要乱说,小心隔墙有耳,万一被人听到了是要掉脑袋的。”姜海一脸紧张的道。
赵倩倩左右看了看没人,拍了拍了胸部
“知道了,这话我也就是和你说一说,自然不会乱说。
不过有些羡慕大丫头罢了。像我们商贾之家。最喜欢这种名头了,尽管是个虚名,说出去也有些作用。”
如果我明日再多捐些钱财,会不会也得个县主的名头?”
姜海冷静分析道:“想什么呢?县主的名头哪是那么好得的。自古以来,也就是一些皇亲贵族或者有大贡献的人才能得到封号。”
大丫头这次也是运气好,国库缺银子。朝臣们又不给力。她正好做了表率。”
赵倩倩一脸遗憾的道:“你分析的有几分道理。不过我也就是说说。头吃香,后喝汤吗?这个道理我都懂。”
姜海点头道是这么个道理。
赵倩倩还是不甘心的道:“下回遇到这种事,我也得积极一些,不为别的,为咱们两个女儿铺线路也是值得的。
你也知道,大房是彻底靠不住了。
大哥这么多年也没个进升,浩哥儿还不如咱们言哥呢。倒是瑾哥儿做了李祭酒的学生,以后还是会有些出路的。你也多帮衬着些。别的没有银两咱不缺。
大丫头还说有合适的机会给咱言哥儿也请个名师。
这府里也就瑾哥儿和大丫头两个是好的。
倒是觉得大丫头这次把嫁妆全捐了确实是个好事,最起码过了上面的明路。以后有什么事儿估计也得想着大丫头一些。
有了县主的名头,以后的婚事也不是大房能说了算的。
她自己也是个有主意的,以后也能嫁个皇亲贵族。”
京里贵女们听说姜以宁捐嫁妆得了个县主的名头,很多人懊悔不已。暗恨自己钱捐少了。
如果多捐些,说不得自己也能得个名头。
姜以宁还不知道,因她的举动,贵女们又暗搓搓的捐了不少东西。
可惜没一个得封号的,不过为了彰显皇恩浩荡,皇帝还是点名夸奖了一番。
有了这些名头,倒也不亏,最起码以后找夫婿的时候能顺利些。
第二日一早,姜以宁收拾妥当,穿着宫装。挽了个发髻,戴了佩饰,坐着宫里的轿子。
进了皇宫。
姜以宁仔细打量着皇宫的建筑,还原了后代的紫禁城。
魏峨的红墙,波光粼粼的琉璃瓦,高耸的宫殿。
无一不彰显着皇宫的富丽堂皇。
姜以宁被一个小太监领进侧门,嬷嬷严格收了身。
跟着小太监亦步亦趋的。走了半个月时辰。终于到了皇帝的紫城殿。
姜以宁内心曲曲:古代的规矩就是森严。
别人可能向往进皇宫,见皇帝,她还真没这种想法。
现在的时候,她什么人没见过总统、主席、国王。
姜以宁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旁边的小太监提醒:“惠安县主紫城殿到了。”
姜以宁在太监的指领下进入紫辰殿。要是没有看电视剧来的那么巍峨大气,金碧辉煌。
一五十平米左右的屋子,不如后代建筑的高大巍峨。
屋子比较浅,约二米五高。白墙红柱,地上铺了红毯。
洪安帝正在案前批着奏折。
姜以宁行过礼等了好一会儿。洪安帝才抬起头。
“你就是安伯府的姜家小姐吧。抬起头来。”
姜以宁(?˙ー˙?)这老吊牙的台词。
他抬头和老皇帝对视。洪安帝穿了一身明黄色的龙袍,头戴金冠。留。两片美人须,面容保养的极好。眼神中透着上位者的凌厉,一耸不耸地盯着姜以宁。
姜以宁面色平静的和洪安帝地对视,不显一丝慌乱。
洪安帝心里暗暗赞赏。
此女不骄不躁,见了他面上没有一丝畏惧。沉着大气进退有度倒是不错。
面容娇美,气质儒雅,倒是难得。可惜他的太子和谢家定了亲。
不然做东宫太子妃也是可以的。
再想想京中那些贵女们,哪个见了她不是低着头?尽管极力压抑着也能看出他们心中的恐慌和不安。
就连太子的太子妃谢玉华看见他,开始也有些些紧张,没面前女子沉着淡定。
“臣女,姜家以宁,谢皇上恩典。”
洪安帝淡淡的笑出声,你倒是个胆大的。不怕朕吗?
姜以宁心里翻了个白眼,你又不是老虎。
“回陛下,皇上是明君,臣女自然不怕。”
洪安帝听了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何以见得?”
姜以宁(? ??_??)?我就随口一说,不要当真啊!
心里虽然这么想还是得回答。略微思索了一下道。
“皇上归拢民心,让百姓得以温饱。建造水利为国为民。减免杂税自然是好皇帝。”
洪安帝哼笑一声,你倒是敢说。
姜以宁道:“臣女只是实话实说。”
“听说你从小就被送去南方的庄子上了。南方和京中哪个更好。”
姜以宁:这是个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