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坛岛的午后,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守业家的小院里,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晚晴从镇上医院回来后,身体还很虚弱,正靠在床头休息,守业坐在一旁,给她削着刚摘的野果,眼里满是疼惜。
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阿强夫妇提着一个竹篮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关切的笑容:“守业、晚晴,听说你们回来了,我们来看看你俩。”阿强媳妇快步走到床边,放下竹篮,伸手轻轻摸了摸晚晴的额头,“烧退了吧?现在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谢谢嫂子关心。”晚晴虚弱地笑了笑,眼里满是感激。
阿强媳妇打开竹篮,里面装着几个新鲜的鸡蛋、一小罐蜂蜜,还有一把绿油油的青菜:“这鸡蛋给你补补身子,蜂蜜冲水喝能润喉,青菜是今早刚割的,新鲜着呢。你可得好好休养,别落下病根。”
“谢谢你们,每次都这么照顾我们。”守业连忙起身道谢,黝黑的脸上满是感动。
话音刚落,李伯拄着拐杖,在孙子的搀扶下也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走到床边,递给守业:“守业,这是我存的一些红糖和小米,给晚晴熬粥喝,补气血。你以后可得多上心,照顾好晚晴和孩子,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
“李伯,您太客气了,总是麻烦您。”守业接过布包,心里暖暖的,眼眶微微湿润。
不一会儿,村里的乡亲们陆续赶来。张大妈提着一篮番薯,说是自己种的,甜糯好消化;王大叔扛着一小捆柴火,放在院角,笑着说:“往后做饭不用愁,缺柴火就跟我说;”还有几个年轻的姑娘,带来了自己缝补的婴儿小衣裳、小袜子,递给晚晴:“晚晴姐,这些给孩子备着,都是我们一针一线缝的,结实着呢。”
小小的石屋里挤满了人,乡亲们围着晚晴,你一言我一语地叮嘱着:“孕期要多休息,别累着”“想吃什么就说,我们家里有”“有什么活就叫我们,千万别自己扛着”。温暖的话语像一股暖流,涌进晚晴和守业的心里,让他们在异乡(此处指海岛村落,相对独立的社群)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与关怀。
晚晴靠在床头,看着乡亲们真诚的笑脸,听着温暖的叮嘱,泪水不自觉地浸湿了眼眶。她哽咽着说:“谢谢大家,这么关心我和孩子。有你们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守业忙着给乡亲们倒茶、递板凳,黝黑的脸上始终挂着憨厚的笑容,心里满是感动与感激。他知道,自己和晚晴在岛上无亲无故,是乡亲们的照顾与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份浓厚的乡情,像冬日的暖阳,照亮了他们的心房,也让他们更加热爱这个淳朴的海岛。
乡亲们坐了一会儿,怕打扰晚晴休息,便陆续离开了。临走时,还不忘叮嘱守业要好好照顾晚晴,有困难随时开口。
送走乡亲们,屋里终于安静下来。晚晴看着桌上堆满的鸡蛋、蜂蜜、小米、番薯和婴儿衣物,心里满是温暖。她握住守业的手,眼里满是感动:“守业大哥,这里的乡亲们真好,咱们以后也要多帮助别人,不辜负大家的好意。”
守业重重地点头,眼里满是坚定:“嗯,咱们记着大家的好。以后村里有人需要帮忙,我一定尽力。”他顿了顿,低头看着晚晴,语气温柔,“有这么多乡亲关心咱们,咱们更要好好的,让孩子平安出生,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上的物件上,映出温暖的光晕。这份浓厚的乡情,像一剂良药,治愈了晚晴身体的疲惫,也给了守业无穷的动力。在这个淳朴的海岛上,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让平凡的日子充满了温暖与感动,也让这个小小的家,在乡情的滋养下,愈发安稳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