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兵马?小汤山皇庄?手续不全?!”
赵化带来的消息,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了林锋然刚刚因为找到方向而稍显轻松的心上。他感觉脚下的地面仿佛都晃了一下,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连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兵变!这两个字像毒蛇一样钻进他的脑海!石亨这老王八蛋,终于忍不住要动刀子了?!用五千全副武装的京营精锐,逼近皇帝离宫?这他妈是想干什么?演习?骗鬼呢!这分明是赤裸裸的武力威慑!甚至……是兵谏的前奏!
御花园里花香依旧,但此刻在林锋然闻来,却带着一股血腥的预兆。他猛地转身,甚至顾不上还跪在地上的赵化和亭子里脸色煞白的钱皇后与江雨桐,几乎是咆哮着对舒良吼道:“快!传内阁!五军都督府!兵部!所有在京三品以上武官!立刻到乾清宫议事!快!!”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紧张和愤怒而嘶哑变形,在寂静的花园里显得格外刺耳。
“奴婢遵旨!”舒良连滚爬爬地跑了。
林锋然胸口剧烈起伏,他强迫自己冷静,但手指却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他看了一眼江雨桐,发现她也正望着自己,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没有了之前的平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切的忧虑,甚至……有一丝和他相似的惊悸。显然,她也瞬间明白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钱皇后快步上前,声音带着颤音:“陛下,这……这可如何是好?”
“皇后先回宫,紧闭宫门,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林锋然快速下令,此刻他必须展现出绝对的果断,“江姑娘……随朕去乾清宫!”他需要她!需要她的冷静和洞察力在身边!
江雨桐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屈膝:“民女遵旨。”
乾清宫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灯火通明,甲士林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内阁辅臣、都督府的勋贵、兵部的堂官们陆续仓皇赶到,个个面色凝重,交头接耳,显然也都收到了风声。
林锋然高坐在龙椅上,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镇定威严,但紧握扶手泛白的指节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扫视着底下这群或惊慌、或沉默、或眼神闪烁的臣子,心中冷笑: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是石亨的同党?有多少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石亨无旨调兵,逼近皇庄,尔等可知情?!”林锋然没有废话,直接切入主题,声音冷得像冰。
底下顿时一片哗然。首辅陈循颤巍巍出列:“陛下,老臣……老臣刚听闻此事,尚不知详情。石亨都督或……或是例行秋防演练,有所疏忽……”
“疏忽?”林锋然猛地一拍御案,震得茶盏乱响,“五千兵马调动,兵部堪合不全,这叫疏忽?!这是目无君上!是谋逆!!”
他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底下顿时鸦雀无声。几个石亨的党羽想开口辩解,但看到皇帝杀气腾腾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
“陛下息怒!”兵部尚书硬着头皮出列,“或许……或许是文书传递延误?臣立刻派人去查问清楚!”
“查问?等你们查问清楚,刀都架到朕脖子上了!”林锋然怒极反笑,“朕现在要的是应对之策!京营其他各部现在何处?京城九门防务如何?谁能保证皇城万无一失?!”
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底下却是一片沉默。京营大半在石亨及其党羽掌控之中,京城防务……谁能打保票?这种时候,谁也不敢轻易站出来揽责任。
林锋然看着这群唯唯诺诺、互相推诿的臣子,心里涌起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愤怒。这就是他的朝廷!关键时刻,连个能顶事的人都找不出来!
就在这时,一个微弱却清晰的声音从御座旁的屏风后传来(林锋然安排江雨桐暂时避在那里):“陛下,或可……急召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以及……御马监太监刘永诚议事。”
声音很轻,但在死寂的大殿里却格外清晰。众臣皆是一愣,纷纷侧目望向屏风,猜测后面是何人。
林锋然心中却是一动!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是勋贵中资历较老、相对中立,且在京营中仍有部分影响力的老将。御马监太监刘永诚,则掌管着一部分宫廷禁卫和御厩兵马,是宫内相对可靠的武装力量头领之一。江雨桐这是在提醒他,绕过石亨的直接掌控,寻找可能制衡的力量和稳住宫内局面的关键人物!
“准!”林锋然立刻下令,“即刻传英国公、成国公、御马监刘永诚入宫见驾!”
命令下达,殿内气氛更加诡异。众臣看向屏风的眼神充满了惊疑不定。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林锋然度秒如年,不断有新的探报传来:石亨的兵马已出营,确向小汤山方向移动……沿途并未遇到阻拦……皇庄守卫薄弱……
每一个消息都像重锤敲击着他的神经。他甚至开始盘算最坏的情况:如果石亨真的反了,他能调动多少力量?皇宫能守多久?要不要……连夜逃出京城?
就在他心乱如麻之际,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两位老将,以及御马监太监刘永诚匆匆赶到。三位重臣显然也知事态严重,行礼后便肃立待命。
林锋然没有废话,直接将情况说明,然后盯着他们:“三位爱卿,局势危急,朕需要你们稳住京畿,护卫皇城!有何良策?”
英国公张辅须发皆白,但眼神锐利,沉吟片刻道:“陛下,石亨此举狂妄,但五千兵马尚不足以即刻威胁京城。当务之急,是即刻加强京城九门及皇城守卫,严查出入。老臣可持陛下手谕,前往神机营右掖、以及留守京师的五军营部分,晓以大义,令其戒备,以防不测。”
成国公朱勇接口道:“臣可即刻巡视城防,督促各门守将,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可派快马持金牌,令通州、蓟州等近畿卫所兵马向京城靠拢,以为声援。”
刘永诚则尖声道:“奴婢这就调集御马监精锐,加强宫禁各门守卫,宫内由奴婢亲自坐镇,绝不让宵小有可乘之机!”
三位重臣的表态,让林锋然心中稍安。至少,不是所有人都站在石亨一边。他立刻准奏,颁发手谕,让三人分头行动。
安排了这些,林锋然心力交瘁,挥退了大部分臣子,只留下内阁辅臣和几位核心武将继续商议细节。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些措施更多是防御和威慑,能否真正化解危机,关键还在于石亨的真实意图和下一步动作。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乾清宫内烛火通明,却照不亮每个人心中的阴霾。林锋然疲惫地靠在龙椅上,感觉前所未有的孤独。他下意识地望向屏风的方向,那里静悄悄的,但他知道,有一盏冷静的“灯”在为他照亮迷雾。
趁着臣工们低声讨论的间隙,他借口更衣,转到屏风后。江雨桐独自站在阴影里,脸色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镇定。
“你怎么看?”林锋然压低声音,直接问道。
江雨桐抬眼看他,轻声道:“石亨此举,示威之意大于即刻作乱。五千兵马,不足以攻破京城,但其动向足以震动朝野。他意在……逼迫陛下让步,或在试探陛下底线。陛下此刻……宜静观其变,外示强硬,内查其虚实。关键……在于那不全的兵部堪合,以及……谁能真正控制住京营的其他人马。”
林锋然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和他判断的差不多。石亨这是在玩火,逼他摊牌。现在比的就是谁更沉得住气,谁的底牌更多。
他回到前殿,继续主持商议,但心中已有了定计。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局势将僵持下去时,一名浑身被汗水湿透、背着红旗的驿卒,被侍卫几乎是架着冲进了大殿,扑倒在地,嘶声喊道:
“陛下!八百里加急!大同镇总兵官郭登急报!瓦剌太师也先,亲率五万铁骑,突袭大同外围城堡,烽火已起!边关告急!!”
(第19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