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起初,刘知远神色尚显淡然,执书在手,如执寻常学子课业,眉宇间仍带着几分“皇子习武,终是玩物”的轻慢。他斜倚紫檀木太师椅,一缕斜阳自雕花窗棂间穿入,落在他雪白的长须上,泛起一层温润的金光。室内药香袅袅,与旧书纸页的霉味交织,静得能听见檐角铜铃被晚风轻拨,发出“叮——咚”一声悠远余韵。

但随着目光缓缓扫过赵宸在“计篇”、“谋攻篇”旁的批注,他那原本松弛的眼角忽然一跳,枯瘦的手指微微收紧,书页被捏出一道细褶。昏花的老眼中,竟如古井投石,泛起层层涟漪,继而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

赵宸的批注,并非寻常皇子那般抄录前人注疏、附庸风雅的空谈。那字迹清峻有力,墨色浓淡相宜,显然是反复斟酌、夜夜推敲而成。在“上兵伐谋”旁,他写道:“谋在知彼,更在知己。非仅知敌军虚实,亦需知民心向背、国力盈虚。伐谋之基,在于内政修明,使敌无隙可乘。” 字字如刀,直指根本。

刘知远呼吸微滞,指尖轻轻抚过那行字,仿佛在触摸一块出土的青铜铭文。他继续翻页,在“兵以诈立”旁,又见批注:“诈者,非背信弃义,乃因敌制变,出其不意。然诡道需以正道为基,无卫国保民之仁心,纵有百计千谋,亦如无根之木,终难长久。” 这一行字旁,竟还画了一幅极简的草图——一座城池,外围布满虚旗疑阵,城内却粮仓充盈、百姓安居,题曰:“外示诡道,内修仁政,方为长久之谋。”

“哼……倒有些意思。”刘知远低声自语,语气已不复先前的冷淡。

更有一处,在《作战篇》“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之下,赵宸竟结合北境见闻,批注了一段关于精简后勤、提高运输效率的设想:“北境苦寒,雪深没膝,粮车日行不过三十里。若以骆驼代马,分段设仓,以民夫轮运,可省力三成。再设‘急脚递’传令,使前后呼应,粮道不绝,则大军可久持。” 虽文字粗糙,用词不文,却字字见血,切中大胤王朝北境用兵多年“粮道不继”的沉疴。

刘知远看得越来越慢,手指偶尔在某个批注上停留片刻,指尖微颤,仿佛触到了某种久违的“道”的脉动。他一生研读《孙子》,自负理解深透,门下弟子无数,却从未见过有皇子宗亲,能从“安国保民”的仁政角度,如此深刻地阐释兵法要义,且能联系实务,发出如此新颖又切中肯綮的议论。

他忽然起身,步履略显蹒跚地走向书架,从最里层取出一卷泛黄的《北疆舆图》,摊开在案上,对照赵宸的批注细细比对。片刻后,他猛地一拍书案,震得茶盏跳动,粗陶杯里的残茶溅出几滴,落在他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上,他却浑然不觉。

“这‘分段设仓’之法……老夫在二十年前巡视边关时,曾听一老驿卒提过一句,却从未深思!这小子……竟真去过北境?还是……”他喃喃自语,目光如炬,转向赵宸,带着几分探究,几分震撼。

他合上书卷,轻轻放在紫檀案上,那动作,竟如对待一件传世重器。抬头看向赵宸,目光中的疏离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灼热的审视与探究:“殿下这些见解……从何而来?莫非真如坊间所传,你曾在北境军中‘罚作苦役’?”

赵宸神色坦然,嘴角微扬,带着一丝穿越者独有的从容:“不过是学生一点胡思乱想,结合北境所见,偶有所感。学生以为,兵法至高境界,并非开疆拓土,争权夺利,而在于‘止戈为武’,在于以足够的力量和谋略震慑外敌,保全国家安宁,使百姓免于战火。这力量,源于国力强盛,这谋略,源于上下同心。”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故,《孙子》开篇即言‘道、天、地、将、法’,而‘道’居首位,乃‘令民与上同意也’。若为君者穷兵黩武,或内部倾轧不休,耗尽国力,纵有孙吴再生,亦难挽败亡之局。”

这一番话,如重锤击鼓,深深触动了刘知远。他一生倡导“仁政”,厌恶朝堂党争和虚耗国力的无谓征伐,曾因谏言停止对南蛮用兵而被贬三年。此刻,赵宸将兵法最终归结于“安国保民”和“内部修明”,正契合了他的政治理想,甚至……比他想得更深、更远。

书房内一片寂静,唯有檐下风铃轻响,如智者低语。

刘知远沉默良久,缓缓坐下,双手轻轻摩挲着那本旧书,指腹抚过书脊上赵宸亲手缝补的针脚——那是他昨夜发现书页脱落,用细麻线一针一线缝上的。他眼中竟泛起一丝湿润,长叹一声:“殿下此言,深得兵法之髓,亦合圣贤之道。老夫……受教了。”

他将书递还给赵宸,语气已然不同,带着几分郑重,几分期许:“殿下若有暇,可常来老夫这‘守拙斋’坐坐,探讨经义,纵论古今。老夫这斋中,虽无红珊瑚、无孤本字画,却有清茶一盏,旧书千卷,足可与君共话天下事。”

赵宸心中一定,知道第一步已然成功。他恭敬接过书,再次行礼,动作比来时多了一份从容:“多谢馆长不弃,学生定当勤勉求教,不负今日之言。”

就在此时,窗外忽传来一阵喧哗。

“二殿下驾到——!”

紧接着,是小童慌乱的通报声:“馆长!二殿下带了红珊瑚和字画,正在前院候着,说要……要拜见您!”

刘知远闻言,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冷哼一声:“哼,来得倒巧!怕是听说八殿下在此,才急匆匆赶来的吧?”他瞥了赵宸一眼,嘴角竟勾起一抹罕见的笑意,“八殿下,你先从后门走吧。老夫这‘守拙斋’,今日只接待一位‘论道之客’,不接‘送礼之人’。”

赵宸一怔,随即会意,忍俊不禁,低声道:“那学生便从药圃绕行,顺道……摘两根当归,补补脑子。”

刘知远哈哈大笑,笑声爽朗,惊飞了檐下栖息的灰羽山雀:“去吧!若真想补脑子,明日带些北境的雪水来,老夫用它煮茶,最是清心明目!”

赵宸含笑拱手,转身轻步退出。他穿过药圃,指尖拂过当归的细叶,带着一丝泥土的清香,悄然从后门离去。

当赵宸离开守拙斋时,夕阳正好,余晖如金纱般铺满小径,将他的影子拉得修长而坚定。晚风拂面,带着草木清气与远处桂花的甜香。他知道,二皇子那株红珊瑚和名家字画,或许能换来刘知远表面的客气,甚至一句“殿下厚意,老夫心领”的客套话。

但他这本充满个人思考的批注兵书,和一番“兵以安国”的肺腑之言,却可能真正敲开了这位清流大儒的心门。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此一役,他未费一兵一卒,仅以思想和见解,在这场无声的宫斗中,悄然埋下了一颗足以动摇朝局的种子。

而守拙斋内,刘知远望着空荡的门扉,又低头看着手中那本卷边的《孙子兵法》,轻叹一声:“此子……非池中物也。”

他缓缓起身,走向内室,口中哼起一段久未吟诵的《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声音苍老,却带着久违的豪情。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我是王富贵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大明之五好青年我的梦连万世界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