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是?”温云清走过去,惊讶地问,“谁家的马?怎么让你们几个放?”
三个小毛头互相挤眉弄眼,嘿嘿直笑。
栓柱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温哥,俺们…俺们是顶着你的名头借来的!”
原来这几个皮猴子早就眼馋村里的大马,可大人看得紧,碰都不让碰。今天他们又去磨看马棚的石大叔,正是那天接他们、和栓子一起的年轻后生石头的爹。
石大叔本来板着脸不答应。
结果栓柱灵机一动,大声说:“石大叔!是温云清温哥想看看马!他救过俺们命呢!”石大叔一听是温云清,脸色立刻缓和了。他早就听儿子石头念叨过这个会修拖拉机、走路不累、还一人干掉大野猪救了仨娃的“神人”知青,再加上自家也分到了香喷喷的野猪肉,心里记着情呢。
犹豫了一下,石大叔就松口了:“行吧,牵一匹最温顺的枣红马去,就在山坡边上溜达,不许跑远!看好喽!磕了碰了看我不扒了你们的皮!”这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温云清听完:“……”
他哭笑不得地看着三个嬉皮笑脸的小家伙:“好好好,这么玩是吧?拿我当挡箭牌?”
小屁孩们哪听懂他说的什么挡箭牌,但依稀知道是在说他们的行为不厚道,只是看着他嘻嘻地笑着。
“温哥,你会骑马不?”铁蛋仰着小脸,充满期待地问,“骑一下给俺们看看呗?”
温云清确实不会骑马,但融合了“空”的能力,哼哼,旅行者,区区骑马算什么?
那刻在数据流里的骑术经验瞬间涌入脑海,直觉上就是可以。
他自信地点点头:“试试看。”他走到枣红马身边,安抚地摸了摸马颈,动作自然而熟稔,枣红马温顺地打了个响鼻。
温云清抓住马鞍,脚踩马镫,一个干净利落的翻身就稳稳坐在了马背上,身姿挺拔,仿佛天生就该在马背上驰骋。
“哇——!”孩子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骑在马上,温云清心中一动,尝试着调出了只有他能看到的“小地图”。
在原神游戏中,小地图是探索的核心辅助。
能够清晰显示地形轮廓、路径、附近的资源点,包括矿物、植物、采集物、任务目标,甚至能标记出宝箱和敌人位置。
此刻在现实中,它化作了更实用的形态:周围的地形地貌清晰呈现在小地图上;附近山坡上,几处闪烁着微弱光芒的点被标记出来——一处是成片的婆婆丁,一处是几株挂着红果的野山楂树,还有一处似乎埋着某种矿石,可能是铁或煤?
温云清眼睛一亮!
这简直就是随身携带的超级探测器!采集狂魔的灵魂瞬间燃烧起来!
前世的他玩原神就沉迷于跑图、采矿、摘果子,把背包塞得满满当当才安心。
现在,有了这现实版小地图和融合角色后强健的体魄,再加上他的游戏背包……下次出来,他非得把这山坡“肝”一遍不可!
他骑着马小跑了一圈,动作流畅协调,引得孩子们又是一阵惊叹。下了马,小家伙们围上来叽叽喳喳:“温哥太厉害了!”“像电影里的骑兵!”
温云清笑着拍拍他们的头:“好了,马也骑了,该去完成今天的任务了吧?捡柴火去!任务完成了,我再带你们骑一会儿。”
孩子们欢呼着去干活了,有了骑马的诱惑,小孩子们干劲十足。
“报告,我们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拴柱他们跑到了温云清的面前,举了个不伦不类的手势,期待的看着他。
“很好,同志们,接受奖励吧。”
温云清兑现承诺,轮流带着三个兴奋的小家伙在山坡上慢跑了几圈,小孩子的欢笑声洒满了山坡,吸引了几位路过村民善意的目光。
离开时,栓柱他死活要拉温云清回家吃饭:“温哥,去俺家吃!俺娘说一定要好好谢谢你!”
结算工分时,他还了马,石大叔看着温云清利落下马的样子,也竖了个大拇指,这些知青第一次骑马可没这样好看,这小子,厉害。
温云清被三个孩子前呼后拥地“押”着去了栓柱家。
栓柱家也是普通的土坯房,但收拾得干净。他爹娘和爷爷奶奶都在,见到温云清,那份热情简直要把屋顶掀翻!
拉着他的手不停道谢,夸他本事大、心肠好。饭桌上摆上了家里能拿出的最好的吃食:黄澄澄的玉米饼子,一大盆炖得烂糊的土豆豆角,还有一小碟珍贵的咸肉炒鸡蛋。
温云清性格本就开朗随和,像个温暖的小太阳,一顿饭下来,跟栓柱一家聊得热火朝天,其乐融融,仿佛真成了一家人。
临走时,栓柱娘硬是塞给他一小布袋刚炒好的葵花籽和几个煮鸡蛋,怎么推都推不掉。
回去的路上,那婶子还站在门口看着他呢。
自打下乡以来,凭借能力、性情和那么点运气,在这片苦寒之地,他硬是过出了几分如鱼得水的舒坦劲儿。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一件大事打破了知青点的安宁。
这天下午,温云清正在山坡上“肝”资源——用小地图指引,麻利地挖着几株品相不错的黄芪,忽然被一个气喘吁吁跑来的村民叫住:“小温同志!快!快回村!出事啦!你们知青点那个…那个姓李的女娃,秀兰!她…她不见了!”
温云清心头一紧,立刻跟着村民跑回村。大队部里气氛凝重,生产队长李叔和他哥李支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王卫东等知青也都在场,个个脸色焦急、神情凝重。
“怎么回事?”温云清问。
“唉!”李队长重重一跺脚,“今天安排李秀兰同志跟着妇女队去北沟那片林子边上采点山货,捡点柴火。晌午吃饭点名还在呢!结果下午收工集合,人没了!找遍了附近也没影儿!这可咋整啊!”
他愁得直搓手。
支书李建国眉头拧成了疙瘩,语气沉重地拍着桌子:“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到咱这广阔天地来!那是信任我们!现在人没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叫我们怎么向上级交代?怎么向党和组织交代?!这是严重的失职!是政治问题!必须立刻、马上给我把人找到!就是把山翻过来,也得找到!”
温云清在这个世界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觉得有意思,这是典型的七十年代干部口吻,充满了政治责任的压力和焦虑。
天色已近黄昏,情况紧急。
村里立刻组织人手,孩子们全部回家,所有能动的青壮年,包括知青们,分成几组,带上火把和简易工具,分头进山寻找!
温云清和赵大钢,还有一个熟悉附近地形的老知青张援朝分在了一组,负责搜索西北方向的一片老林子边缘。
寻人的路上,沉默而压抑。
林子里光线昏暗,风穿过树梢发出呜呜的声响。
为了缓解气氛,也为了壮胆,老张忍不住又提起了那个传闻:“小温,大钢,你们知道不?咱要找的这片地界,往里头再走深点,有个地方…邪乎得很!老辈人都叫它‘鬼哭坳’!”
这话一说,引起了两人的注意。
按道理,这话不能说,这是封建迷信,可是年轻人私底下对这样的事情还有那么几分好奇。
赵大钢问:“什么是鬼哭坳?为什么这么叫?怎么个邪乎法?”
张援朝他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听说早些年啊,闹胡子的时候,知道什么是胡子吗?就是土匪。有一伙人在这坳子里被官兵围了,全给剿了,一个没留!从那以后,但凡阴雨天或者晚上,路过那附近的人,总能听见坳子里传来呜呜咽咽的哭声,还有刀枪碰撞的声音!邪门得很!还有人见过飘忽的白影子…所以啊,村里人轻易不往那深处走…”
这话一说出来,三人后背都感觉凉飕飕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尤其是想到他们可能就要接近那个传说中的“鬼哭坳”,更是心里发毛。
“老张,这…这节骨眼上,就别讲这些了吧?再说了,哪有鬼,这是封建迷信,没有啊没有。”赵大钢咽了口唾沫,声音有点发紧。
温云清也听入了神,心里对赵大钢说的话不是那么相信,要说啊,他也是信仰科学的,可是他都穿越了,有些事情也就不那么肯定。
他出声说:“人命关天,顾不了那么多了。咱们小心点,加快速度找!”
三人硬着头皮,加快脚步。林子越来越密,路也不好走。
眼看搜索范围太大,张援朝提议:“这样不行,太慢了。咱们仨稍微分开点,别离太远,彼此能喊应,扩大搜索范围!找到线索或者不对劲就喊!”
“行!”温云清和赵大钢同意。
温云清独自一人朝着一个方向搜索。
没走多远,他眼前的小地图边缘,突然清晰地显示出一个山洞的标记!位置就在前方几十米处的一个陡坡下面。
他立刻朝那边赶去。
到了近前,只见陡坡中段,几块巨大的风化岩石交错堆叠,在石缝底部,赫然有一个黑黢黢的洞口!洞口不大,被茂密的灌木遮掩着,十分隐蔽。
地势很险,洞口距离上面能站人的地方有将近三米高,而且岩壁陡峭湿滑,普通人没有绳索工具,根本下不去。
但这难不倒温云清!融合了旅行者能力,攀爬岩壁几乎是本能!
他手脚并用,动作敏捷得像是黏在了岩壁上,很快就滑落到了洞口。
体力条?在现实里,只要他体力充沛,动作就能保持流畅精准!
洞内光线极暗,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泥土和腐叶气味。温云清适应了一下光线,立刻看到洞底蜷缩着一个人影!
正是失踪的李秀兰!她身边散落着一个破背篓,里面装着些刚采的蘑菇和榛子,还有一把小锄头。
温云清心中一紧,立刻冲过去,顾不上看散落的东西,第一时间探她的鼻息和颈动脉。
“还有气!”他松了口气,但人处于昏迷状态,额头有一块明显的擦伤和凝固的血迹,脸色苍白。
就在这时,一阵微弱但清晰的气流拂过温云清的脸颊。他敏锐地察觉到有风!
顺着风向看去,洞的深处似乎还有空间,黑乎乎的看不清。
他心里记下这个发现,但现在救人要紧!
“赵大哥!张大哥!找到了!在这里!有山洞!”
温云清上去后,放声喊着,声音在林间回荡。
很快,赵大钢和老张焦急的声音和脚步声由远及近:“在哪?小温?人怎么样?”
“在下面洞里!人还活着!昏迷了!需要绳子拉上去!”
两人探头看到险峻的地势和洞底的李秀兰,又是惊喜又是发愁。
张援朝经验丰富,立刻说:“快!砍点结实的树藤!拧成绳子!”
三人合力,很快就用树藤拧成了一条简易但结实的绳索。绳子放下去,难题来了:谁下去把李秀兰固定好拉上来?
“这…”赵大钢和老张对视一眼,都面露难色。
七十年代,男女大防的观念还很重,尤其李秀兰是个年轻姑娘,昏迷不醒。两个大男人下去给她绑绳子,贴身接触,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对姑娘名声不好,还有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张援朝急中生智,一指温云清:“小温!你去!你年纪最小,才十四,还算不得正经男人!大家不会说闲话!救人要紧!”
赵大钢也连忙点头:“对对对!小温你去最合适!”
温云清:“……”
他看着两人一脸“这是为你好也为她好”的郑重表情,简直无语。
但情况紧急,也顾不上争辩了。“行吧!”他认命地抓住藤绳,熟练地滑了下去。
在赵大钢和老张的指导下,温云清小心翼翼地将藤绳在李秀兰腋下和腰间绕了几圈,打了个牢固的结。
然后他在下面托着,上面两人一起用力,把昏迷的李秀兰拉了上去。温云清随后也爬了上来。
“头上流血了!得赶紧送回去!”
老张检查了一下李秀兰的伤势。三人不敢耽搁,这个时候不敢再说什么男女大防了,总不能让半大小子带人吧。
赵大钢背起李秀兰,温云清和老张拿着散落的背篓和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地快速往村里赶。
刚走到村口,就有眼尖的村民看到了,立刻激动地大喊起来:“找到了!找到了!人找着了!是知青点的小温他们找到的!”
“快!人受伤了!找赤脚医生!”
呼喊声此起彼伏。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其他搜索队伍也陆续返回。受伤昏迷的李秀兰被紧急送往村里的卫生所,其实就是赤脚医生家。
温云清、赵大钢和老张三人累得够呛,先回了知青点休息。
晚上,支书李建国、队长李铁柱带着会计,亲自来到了知青点。
点名要找他们三个,其他知青们还有几个附近的村民也都围了过来,看看是什么事。
支书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一进门就紧紧握住了温云清三人的手,用力摇晃:“温云清同志!赵大钢同志!张援朝同志!我代表大咯了村党支部和全体社员,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七十年代特有的政治热情和乡土干部的朴实,“你们不畏艰险,深入险境,成功找到了失踪的李秀兰同志!这不仅挽救了一个知识青年的生命,更是保护了国家宝贵的知识青年资源!避免了重大的政治事故!你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是值得全体社员和知青同志们学习的榜样!”
李队长也激动地说:“是啊!多亏了你们!特别是小温,又是你第一个发现!好样的!”
接着,会计拿出了准备好的奖励:
每人奖励工分五十个!,单单这个,就让人羡慕了,这相当于好几天的劳动量呢。
每人奖励肉票一斤!这可是好东西。、
奖励温云清同志新毛巾一条,赵大钢和张援朝同志各新袜子一双!
支书还特别强调:“你们的事迹,我们会上报公社,为你们请功!”
温云清三人连忙站起来,挺直腰板回应:
“谢谢支书!谢谢队长!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保护知青战友的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对!‘为人民服务’!找到同志,我们心里也踏实了!”
“在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下,遇到困难挺身而出,这是革命青年的本分!”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村干部,知青点里再次对温云清三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温云清看着手里的肉票,感受到同伴们敬佩的目光,心里开心极了,对于刚刚自己说的话,他感到太有意思了,极为符合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