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梦年见局势胶着,忙道:“秦大人,既如此,这位大哥想必对治疗瘟疫胸有成竹,不如让他一试!眼下瘟疫一事已传扬开,恐难寻到大夫,若拖到瘟疫扩散,就为时已晚了。”
秦风眠眼见已无法阻拦,只得点头:“司县令,此事你务必办好,若有闪失,绝不姑息!”
司梦年连忙颔首应是,转身匆匆而去。
秦风眠凝视着齐无寒,沉声道:“齐兄,你虽有医者仁心,须得保重自身。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齐无寒拱手施礼道:“多谢秦大人,我自会小心。秦大人,我想打包一份苏记今日所售食物稍后品尝,也不枉来这一趟。”
“齐兄随意。”
齐无寒遂与苏荷一同走到摊位前。
苏荷打包了一份卤味和白饼。
齐无寒压低声音对苏荷道:“苏姑娘,烦请代我给魏东家带个话。”
“齐先生请说!”苏荷专注聆听。
“还请苏姑娘告知魏东家,秦风眠秦大人已到云隐镇。”
苏荷在一旁也听明白了,看来这秦大人就是之前林尽染提到过的赈灾官员。
只是为何要将这件事告诉魏子安呢?
苏荷虽不解,但也准备完成齐先生的嘱托。
再想到齐无寒此去前途未卜,忧心忡忡:“齐先生,我定会将话带到。你也要多加保重!”
“苏姑娘放心!只是我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辜负了苏姑娘的信任。”齐无寒愧疚不已。
一方面他是想治愈患瘟疫之人,让无辜的百姓少受些苦楚。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秦风眠通过他找到了王爷,秦风眠此人阴险狡诈至极。
苏荷明白齐先生指的是为苏志贤治疗的事。
“齐先生,无需多想,待你安全回来再说!”
“那我便告辞了,我们后会有期!”齐无寒接过苏荷打包好的吃食,便与用木板抬着患者的官兵们一同前行。
苏荷几人见齐无寒离去,都沉默不语。
街上已是空荡荡一片,苏荷只能招呼苏轩等人收起摊子,准备回家去。
临行前,将剩余的卤味给林仙儿三人都装了一些,嘱咐她们这几日先在家中观望,不要外出。
摆摊的事暂缓,视情况而定。
几人听了都惋惜不已,直说等要摆摊的时候一定要去通知她们。
苏荷答应后,几人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去了。
苏荷和苏轩两人便也驾着马车回家。
只是两人都没注意到后面有个人一路跟着他们。
等苏荷和苏轩回到家。
院子里,绣娘们正忙着,魏子安在教无恙和玉儿写字,苏志贤在一旁坐着轮椅晒太阳。
苏婉清看到苏荷两人,奇怪地问道:“荷儿,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齐先生呢?”
一早,齐无寒只是给苏志贤扎了针,还未进行今天的按跷。说好的去配些草药,回来后让苏志贤服用,怎么不见人了?
“娘,镇上有人患了瘟疫,齐先生不知情就接触到了患病男子,便主动提出去照顾病患了。”
“三婶,镇上的人一听是瘟疫,都跑的可快了。”苏轩还未听说过瘟疫的厉害。
“瘟疫,那可是会死人的!”绣坊里突然传来一声惊呼,众人纷纷侧目,只见王金菊一脸惊恐地说道。
“我小的时候听我太爷爷说他六岁时遭遇过瘟疫,有个村子,整村的人都死了!”王金菊的声音有些颤抖,仿佛回忆起了那段可怕的经历。
“怎么会有瘟疫?”有人疑惑地问道。
“那咱们是不是也危险了?”这个问题一出口,绣娘们顿时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我听说瘟疫传得可快了,咱们这里人这么多,万一被传染了可怎么办?”
“是啊,而且咱们整天都待在这绣坊里,若是有人得了瘟疫,那大家不都得遭殃?”
恐惧像瘟疫一样在绣坊里蔓延开来,绣娘们越说心里越害怕。
苏荷安抚众人:“大家不要害怕,一般瘟疫都是喝了被污染的水和与被感染的人接触后才会传播。等下我画个口罩的样图,大家照着做一些出来。每个人之间注意距离,不要离得太近,这样能有效预防!”
至于水,苏荷打算先用空间厨房里的水。
村子里,村民共用村头的那口井,若是水源被传染,那整个村子的人都会有危险。
苏荷沉稳有力的声音很好的安抚了众人,他们都对苏荷所说的话深信不已。绣娘们虽无心再做绣品,但也安静了许多。
苏荷叫上魏子安:“魏大哥,你随我来,我有事要对你说。”说着,苏荷向堂屋走去。
魏子安便也跟随进了堂屋。
魏子安走到苏荷跟前,面色深沉,紧张地询问:“苏姑娘,齐先生怎么会主动留下?”得知齐无寒去照顾病患,魏子安担心不已。
魏子安深知齐无寒一直以他的安危为重,就算齐无寒有法子治疗瘟疫,应该也会交由其他大夫,不会撇下他去照看病患的。
苏荷对将齐无寒带出去遇到此事自责不已,“魏大哥,齐先生说他曾看过医案,知道怎么治疗这瘟疫。他还叫我给你带句话,秦风眠秦大人到了云隐镇。”
“他还对那秦大人说来云隐镇是庆王感染风寒后没有胃口,为庆王买苏记的吃食而来。齐先生是不是不想让秦大人知道庆王的行踪?”苏荷一路上思来想去,也就这个可能了。
秦风眠话里话外看似关注庆王的身体,但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关心,更像是试探!
齐先生一个辞官的太医,对他来说应该没有多大的用处,那就只能是为了庆王了!
原来如此!
魏子安这才明白,齐先生这是遇到了秦风眠不好脱身,怕连累了自己便主动要求的。
魏子安眉头久久未能舒展,目光沉沉望着远方,决定告知苏荷一些真相。
虽然不想让苏荷卷入这些纷争。
但为了让苏荷和苏家能远离秦风眠,有些事不得不说。
“苏姑娘,秦风眠是太子的人。庆王因从小聪慧,很得圣上的看重,一直被几位皇子排挤。但庆王无心皇位,及冠后便主动请旨到封地,也并未打消他们的怀疑。多次对曾与庆王亲近的官员进行打压、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