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冰冷的、由不规则多面晶体构成的观测造物,悬浮在破碎星环的废墟之中,复眼般的传感器无声地扫描着周遭。它没有散发出任何敌意,也没有任何善意,只有一种纯粹的、近乎漠然的观察。林溪的神识收敛到极致,如同化作了废墟阴影的一部分,混沌法则内蕴,连一丝能量涟漪都未曾泄露。
她不确定这个造物是否发现了她,但其出现本身,就传递出巨大的信息量。
观测造物在原地停留了约莫一刻钟,收集了周围环境中残留的“熔核”污染数据、空间结构损伤度以及微弱的生命反应(如果有的话)后,其表面流淌的数据流微微加速,随即,它的形体开始变得模糊,如同信号不良的影像,下一秒便彻底消失在虚空之中,没有留下任何空间波动或能量痕迹,仿佛从未出现过。
林溪的神识并未立刻放松警惕,又等待了许久,确认那造物确实离开后,才缓缓显化出虚影。她凝视着造物消失的地方,心中念头飞转。
“纯粹的观察者……记录‘熔核’造成的破坏?它与那深空干扰有关吗?还是说,它隶属于某个中立的、监控镜海异常的超然势力?” 林溪无法确定,但这条线索至关重要。如果这观测造物与深空干扰源有关,那么它的出现,意味着对方不仅关注现实地球,也同样关注镜海中的重大事件,尤其是像“熔核”入侵这种大规模破坏秩序的行为。
她暂时按捺下追踪这观测造物的冲动,当前的首要任务仍是侦察“熔核”的前进基地。她将这段关于观测造物的记忆片段加密保存,继续朝着那片被改造的星体残骸堡垒潜行。
凭借混沌法则的玄妙和太极意境的隐匿特性,林溪的神识有惊无险地穿透了堡垒外围混乱的能量场和粗糙的物理警戒线。堡垒内部,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原本的星体结构被粗暴地凿空,填充以暗红色的活性晶石和熔化金属,形成了蜂巢般的结构。无数低阶的熔核工兵(形如披着晶甲的人形熔岩怪)在其中忙碌,搬运着从废墟中搜集来的资源,注入中央一个不断搏动的、如同心脏般的巨大能量熔炉。
熔炉周围,环绕着数名气息远比侦查舰军官强大的熔核指挥官,它们的身形更加高大,晶甲上的符文也更加复杂。林溪甚至感知到了一丝隐晦的、带着空间波动的气息,似乎连接着某个遥远的坐标——那很可能是指向“熔核”主力疆域或更重要据点的传送信标。
林溪小心翼翼地记录下堡垒的内部结构、兵力部署、能量熔炉的运转模式以及那传送信标的波动特征。她注意到,这些熔核生物似乎极度依赖那暗红色的能量,它们的社会结构像是一个严格的蜂巢思维,下级绝对服从上级,而力量的源泉似乎都来自于那个所谓的“熔核主宰”的赐予。
“高度集权,力量同源,侵略性强,以吞噬秩序为生……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战争文明。”林溪评估着。她尝试将一缕极其细微的神识探向那传送信标,试图解析其坐标,但信标周围有着强大的能量屏障和意识警戒,强行突破必然打草惊蛇。
获取了足够的情报后,林溪的神识不再停留,悄然撤离了破碎星环,带着关于“熔核”前进基地的详细信息和遭遇“观测者”的惊人发现,迅速返回昆仑。
---
昆仑山腹,地脉核心。
顾临渊盘坐于沸腾的龙脉能量之中,三色符文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手背,而是如同活物般蔓延至他的全身,与奔流的地脉之气交融、共鸣。他的意识仿佛化作了无数细微的根须,沿着地球的法则脉络延伸,感知着那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的深空干扰。
在他的“视野”中,地球的法则壁垒并非光滑一体,而是由无数细微的、不断生灭的“规则弦”编织而成。那深空干扰,就像一种无形的“病毒”,正试图修改这些“规则弦”的底层代码,尤其是那些与能量活性、信息传递、乃至概率相关的领域。
顾临渊所做的,便是以守墓人印记那“维系”与“平衡”的本源力量,混合着林溪渡来的平衡道韵,如同最耐心的程序员,逐一检查、修复那些被试图篡改的“代码段”,并加固其防御。这个过程极其缓慢,且对心神的消耗巨大。他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身体微微颤抖,但眼神却无比专注。
突然,他感知到一股极其微弱、但与那深空干扰同源的探测波动,如同触须般,小心翼翼地触碰了一下他刚刚加固完成的某个规则节点!
这波动与林溪描述的“观测造物”的气息极为相似!
顾临渊心中一震,立刻意识到,对方并非盲目地干扰,而是在有目的地“扫描”和“测试”地球法则的防御!他强忍着立刻反击的冲动,而是将计就计,在那被触碰的规则节点处,留下了一个极其隐蔽的、蕴含着他守墓人印记特性的反向追踪印记。
那探测波动似乎并未发现异常,在短暂接触后便迅速收回,沿着来路消失不见。
顾临渊立刻将这情况通过心神连接告知了林溪和陈骏。两条线索——镜海的观测造物和现实的探测波动——指向了同一个神秘的存在。它们不仅在观察,还在主动试探!
---
基地实验室,陈骏的进展同样取得了突破。
通过对那神秘信号的反复解析,并结合从被收藏家标记个体身上提取的“因果标记”能量样本进行对比分析,他震惊地发现,两者在某种超越能量的“信息拓扑结构”上,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就像是用同一种“编程语言”书写的不同“程序”!
“观测者……收藏家……他们使用着同源的力量体系!”陈骏得出了这个石破天惊的结论,“难道收藏家就是‘观测者’的一员?或者,他是‘观测者’的……叛逃者?所以信号中提到了‘协议失效’?”
这个推断让收藏家的身份和目的蒙上了更深的迷雾。如果他曾是“观测者”,那么他脱离“协议”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他收集“钥匙”是为了对抗“观测者”,还是为了达成“观测者”未曾完成的某个目标?
与此同时,对被标记者的研究也有了新发现。陈骏发现,那些“因果标记”并非固定不变,它们会随着被标记者的经历、情绪波动、乃至环境变化而缓慢“演化”。那名艺术系女学生,在隔离期间,她的素描本上开始无意识地浮现出一些极其复杂、蕴含着非欧几里得几何美感的图案,这些图案的能量波动,正在逐渐与她身上的“因果标记”同步!
收藏家不是在简单地“控制”他们,而是在引导他们“觉醒”某种潜藏的特质,使其成为合格的“钥匙”!
陈骏立刻调整了策略。他不再试图强行“清除”标记(这可能导致被标记者受到不可逆的伤害),而是尝试构建一个“镜像模拟环境”,在隔离的同时,有限度地满足标记的“演化”需求,试图引导其向可控、无害的方向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入地解析收藏家的“因果编程”手法。
他有一种预感,如果能理解收藏家如何“培育”钥匙,或许就能反向推导出“钥匙”的真正用途,甚至……找到反制收藏家,乃至理解“观测者”协议的关键。
---
就在昆仑基地各方面工作紧张推进之时,镜海深处,那片被“熔核主宰”意志笼罩的暗红疆域核心。
饕餮督军单膝跪在一座由无数星球核心熔铸而成的巨大王座前,王座之上,那由熔岩与暗影构成的庞大存在——“熔核主宰”——正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威压。
“一支侦查分队,在‘摇篮’镜域边缘坐标失联?连‘归寂污染’都未能传回有效数据?”熔核主宰的声音如同超新星爆发般在饕餮督军的意识中回荡,“有趣……看来那个新生的平衡之源,比预想的更有意思。”
“主宰,请允许我率领惩戒舰队,踏平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镜域!”饕餮督军低吼道。
“不。”熔核主宰否决了他的请求,“能够净化吾之力量的存在,值得更谨慎的对待。而且……‘观测者’的触须也已经伸向了那里。”
提到“观测者”,连熔核主宰的语气都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传令下去,”熔核主宰沉吟片刻,下达了新的指令,“调动‘蚀骨’舰队群,由你亲自统领,前往‘摇篮’镜域外围驻扎。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优先建立前进基地,封锁那片星域,切断其与外界镜域的可能联系。同时,加大对‘摇篮’镜域内部的情报渗透,我要知道关于那个‘镜尊’和林家传承的一切!”
“另外,”熔核主宰的意志扫过饕餮督军,“注意‘观测者’的动向。如果它们试图接触平衡之源……你知道该怎么做。”
“谨遵主宰之命!”饕餮督军眼中猩红光芒大盛,领命而去。一支规模远超之前侦查队的熔核舰队,开始在其疆域内集结,杀气腾腾地朝着林溪所在的世界逼近。这一次,不再是侦察,而是带着封锁与征服意图的正规军!
无形的战争阴云,在镜海之中愈发浓重。而昆仑基地内,林溪刚刚回归的神识,带来了关于前进基地和观测造物的详细信息,与顾临渊的反向追踪、陈骏的力量同源发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愈发清晰却也愈发惊心动魄的画卷。
风暴,正在加速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