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预展示会放在陆辰逸旗下公司一间极具设计感的展厅举行。落地窗外是城市繁华的天际线,展厅内部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搭配几处点睛的艺术装置,既显科技感,又不失人文气息。到场的嘉宾个个分量十足,科技新贵、投资大佬与文化名流齐聚一堂,衣香鬓影间,气氛隆重又带着几分期待,连空气里都透着股 “高手过招” 的紧张感。
陆辰逸穿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衬得身形挺拔,站在台前,没有丝毫局促,自信从容地阐述着项目的核心理念。他没有一上来就堆砌枯燥的数据,而是先从艺术圈原创维权的痛点切入,讲起那些独立艺术家被抄袭、维权无门的困境,一下子抓住了在场文化界嘉宾的注意力。随后,他才引出 AI 技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精准识别作品笔触、还原创作过程、建立不可篡改的溯源档案。
他的演讲逻辑清晰,视野宏阔,引用的案例和数据扎实有力,既展示了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潜力,更花了大量篇幅,着重强调了项目对于构建健康艺术生态、保护原创、促进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社会价值。没有空洞的口号,每一句话都落在实处,让听的人不得不信服。
当讲到项目与艺术实践的紧密结合时,他话锋一转,自然地将话语权交给了坐在第一排嘉宾席中的微光:“接下来,我想请林微光女士从艺术家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项目对于创作者的实际意义。”
微光站起身,没有上台,就站在原地,身姿挺拔。她穿着一身简约的米白色套装,胸前的无限符号胸针在灯光下闪着微光,气质温婉却自带力量。她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从自己的创作经历说起 —— 讲自己如何在创作中探索材料边界,如何担心作品被滥用,如何渴望有一个能真正保护原创的机制。
“这个项目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真正理解艺术创作的本质。” 她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展厅,“它不是用技术去定义艺术,而是用技术去守护艺术。它能精准识别每一位艺术家的独特语言,为我们的创作提供最坚实的后盾,让我们能毫无顾虑地探索,不用再为维权分心。” 她还补充阐述了项目如何打破资本与艺术之间的无形壁垒,让更多优秀的独立作品被看见、被尊重。
她的发言专业、真诚,充满了对艺术本体的尊重,与陆辰逸理性严谨的阐述形成了完美的互补与呼应。在场不少文化界的嘉宾频频点头,眼中流露出明显的赞赏,看向微光的眼神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 “陆辰逸女友” 标签,多了几分对专业人士的认可。
展示环节结束后,进入自由交流时间。展厅里立刻热闹起来,嘉宾们三五成群地讨论着,不少人围向陆辰逸,询问项目的具体合作细节;也有几位艺术界的前辈主动找微光交流,对她的理念表示认同,甚至提出了合作意向。
苏念卿见状,不动声色地走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 他是与陆家关系密切的元老,也是家族投资委员会的核心成员之一。苏念卿端着一杯香槟,看似随意地聊起了微光在欧洲巡展的成功:“林小姐的柏林展我特意去看了,现场反响热烈,几位德国顶尖评论家都对她赞不绝口。现在国际艺术界都在关注她,她的理念很有前瞻性。” 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微光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她与陆辰逸这个项目理念的高度契合 —— 这不是简单的 “依附”,而是强强联合。
另一边,雷诺阿教授则与一位投资委员会的评委聊得投机,话题从项目本身延伸到了未来艺术教育:“这种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合作,能让年轻艺术家更早地意识到原创保护的重要性,也能为艺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其深远影响远不止商业层面。” 他的话分量十足,让在场的投资方不得不重新审视项目的长期价值。
一张无形的支持网络,在悄然间发挥着作用。微光的价值,不再仅仅被看作 “陆辰逸的女友”,而是作为这个高价值项目中不可或缺的 “灵魂合伙人”,被清晰地呈现出来。她的专业能力、国际声誉,都成了项目的加分项,也成了打动陆家元老的重要筹码。
这场预展示会,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功。多位投资人当场就表达了浓厚的投资意向,有的甚至直接给出了初步的合作方案;文化界的赞誉更是毫不吝啬,不少媒体记者围着两人采访,想深挖这个 “科技 + 艺术” 的创新项目。
送走最后一位嘉宾,陆辰逸拿出手机,屏幕上躺着一条来自祖父的简短信息:“做得不错。你父亲那边,我会跟他谈谈。” 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没有多余的修饰,却像一颗定心丸,让陆辰逸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陆震霆本人虽然并未直接表态,但祖父的介入,无疑是一个极其积极的信号 —— 这意味着家族内部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
展厅里渐渐空旷下来,只剩下陆辰逸和微光。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带着疲惫,却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释然和喜悦。他们都明白,这场展示会,不仅为项目赢得了外部支持,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未来,又增添了最有力的一块砝码。
微光走到陆辰逸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了,我们做到了。”
陆辰逸握住她的手,指尖的温度传递着彼此的心意:“是我们做到了。没有你,这个项目不会这么有灵魂。” 他看向窗外渐渐亮起的灯火,眼神坚定,“现在,就等最后一个答案了。”
只是,祖父的介入真的能最终说服陆震霆吗?这位一辈子说一不二、看重家族利益的老爷子,会不会因为祖父的面子而改变初衷?这块由专业认可、市场潜力、国际声誉堆砌起来的 “砝码”,究竟有多重,能否真正撬动家族最终的认可?
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此刻,陆辰逸和微光心中都充满了希望。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把能做的都做到了极致。接下来,他们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同时继续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几天后,陆辰逸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语气依旧严肃,却没有了之前的冰冷:“周末回家一趟,谈谈项目的事。” 没有多余的话,却让陆辰逸和微光都松了一口气 —— 这至少意味着,陆震霆愿意坐下来沟通,而不是一味地反对。
周末来临,陆辰逸和微光一起驱车前往陆家老宅。路上,微光难免有些紧张,手心微微出汗。陆辰逸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别担心,有我在。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让你受委屈。”
走进老宅,陆震霆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喝茶,神色看不出喜怒。祖父也在,坐在一旁的摇椅上,看到他们进来,微微点了点头,给了他们一个鼓励的眼神。
这场至关重要的谈话,即将开始。陆震霆会提出怎样的条件?他是否会真正认可微光的价值,认可他们的关系?这块 “认同的砝码”,能否最终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一切,都将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揭晓。但无论如何,陆辰逸和微光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将并肩面对,接受最后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