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了,天气越发冷了,小云安正在蹒跚学步的时候,云乐每天给他穿衣服,都哼哼唧唧的不愿意。
衣服穿的多,加上小家伙身上肉嘟嘟的,从背影看像个圆滚滚的小球。
这小球如今可不甘心总被抱着了,有了下地走的念头。
云乐便每天耐心地扶着他,在屋子里学。
向烽之前就让人在府城买了厚厚的地毯铺在地上,让小家伙在上面爬着玩,现在正好也可以扶着他在地毯上学走路。
起初,小云安只敢紧紧抓着云乐的手指,试探地迈步。
后来胆子大了些,开始尝试扶着墙壁,颤颤巍巍地挪动。这时,大福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通人性的大福,如今成了小主人最忠实的“跟屁虫”和“护卫”。
每当小云安扶着墙走得摇摇晃晃时,大福就紧紧跟在他身后半步远的地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呜”声,仿佛比小主人还紧张。
有几次,小云安重心不稳,眼看就要向前扑倒,大福总能敏捷地一个箭步冲上前,稳稳地趴伏在小主人即将落地的位置,用自己毛茸茸、软乎乎的身躯给他当肉垫。
小云安摔进大福温暖的怀里,不但没吓着,反而觉得好玩,咯咯直笑。
可这小机灵鬼很快就发现了乐趣。
他觉着往大福身上“摔”又软和又有趣,尝试了几次后,竟开始耍起了小心眼。
他先是扶着墙慢慢走,然后突然身子一歪,作势要倒,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还悄悄往大福那边瞟,观察大福的反应。
忠心耿耿的大福哪里知道这是小家伙的“恶作剧”?
每次一见小主人要“摔”,它都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垫底,不厌其烦。
在一旁看着的云乐,起初还觉得暖心,次数一多,便瞧出了端倪。
他忍着笑,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儿子的小屁股:“坏小子,逗大福玩呢?它都快被你累坏了。”
说着,他弯腰将不明所以、还准备随时冲锋的大福轻轻赶到墙角:“大福,去那边歇着,别管他,让他自己好好走。”
大福虽然不解,但还是听话地趴到了墙角,只是脑袋仍昂着,眼睛依旧紧张地盯着小主人。
小云安一看自己的“专属肉垫”被阿么调走了,小计谋被识破,立马老实了。
他撅了撅小嘴,看看墙角忠心耿耿的大福,又看看抿着嘴笑的阿么,这才乖乖扶好墙壁,一步一晃,认真地继续他的“探索之旅”。
云乐在一旁看着,眼里满是温柔的笑意。
没了大福的帮忙,小家伙已经可以扶着墙走一段路了。
每次往前走一段路,就转过头来看着云乐,听到自己阿么带着笑容夸自己几句,然后再往前蹭几步。
而且他还乐此不疲的找家里每个人展示他的学走路成果先是曹阿么,然后是来家里玩的外祖母,最后是自己阿爹。
从小家伙的表现来看,他应该是最喜欢展示给向烽看的。
每次走一段路看向阿爹后,他阿爹不仅夸他,还会把他抱起来举高高,逗的他开心的不行。
今天也是,小云安已经不满足扶着墙走路了,他被云乐牵着两只手踉踉跄跄的走向自己阿爹,然后猛扑到他怀里,亲了自己阿爹一脸口水。
向烽拿出手帕,擦了擦自己脸,看了看怀里的儿子,又看了看云乐,笑着说:
“跟你学坏了。”
云乐正在给儿子擦口水,听到向烽这么说他,哼了一声,
“怎么就学坏了?这是宝宝说爱你呢,你还嫌弃他?”
向烽听着他倒打一耙,笑着说:
“所以你用每天对宝宝亲亲咬咬也是爱他?”
“那当然了,这是表达爱意的方式呢。”
向烽听着云乐说的话,眼神闪烁了几下,盯着他笑着点了点头。
又想到今天收到的信,和云乐说:
“今天刚收到将军的信,说今年要食言了,不能回来过年,明年开春回来。”
“还说他知道你要认何伯母做干娘的事了,说肯定回来见证。”
云乐点点头,都十月了,秦阿爷他们要在寒冬腊月赶路回来他们也不放心:
“嗯,冬天赶路也不方便,今年不回来,明年回来也行,总有相聚的时候。”
“嗯。”向烽看云乐没有太失望的表情,心里方放松了一点,搂着人到怀里:
“嗯,明年春天,咱们去府城的时候,他们肯定就回来了。”
和何家结干亲的事,其实两边早就心照不宣,口头定下了。
何母是打心眼里疼云乐,把他当自家亲生孩子看待,云乐也对何母十分亲近孺慕。
只是之前小云安年纪太小,身子骨软,从水秀村到府城路途不近,怕经不起长途颠簸。何母思前想后,便主动来信:
“认亲这事儿不急在这一时半刻,总要办得妥妥帖帖、高高兴兴的才是。乐哥儿身子要紧,小云安更是娇嫩,这天寒地冻的赶路,万一着了风寒可怎么好?”
来信中说把仪式挪到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了,路也好走。到时候小云安也满周岁了,身子骨更结实些,正好带他去府城见见世面。让云乐带上他爹娘去,在府城好好热闹一场!
这安排可谓周到至极,既全了礼数,又处处为云乐和孩子着想。云乐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温暖,自然没有不应的。
向烽对此也深表赞同:“何伯母考虑得是。明年春上,天气和暖,路上也好走。届时我带你们一起去府城,岳父岳母想必也乐意去逛逛。”
于是,这场认亲仪式便顺理成章地定在了来年春天。只待春暖花开,便是亲人团聚、正式成为一家人的好时节。
“那今年家里过年人少了,不过咱们小云安今年长大了,可以多买点烟花爆竹回来热闹热闹。”
“今年也能让小云安亲自给爷爷奶奶,曾祖父曾祖母打招呼了。”
向烽听着云乐的话,点了点头,又和他说骑射场的事,
“王柱那五人基本能出师了,我打算过两天把他们带到后山去历练下。”
“出师还要历练?”
向烽点头给他解释:
“骑术可以了,射箭的手艺还要磨一磨,带他们去打兔子,练练活靶子。”
“好,正好我好久没吃兔子了,等你们打回来,我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