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成功的喜悦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只激起片刻涟漪,便迅速被现实的压力所吞没。那缕被成功萃取的、蕴含着“约束”特性的蓝色规则单元,被马兆团队如获至宝般封存在最高级别的规则隔离箱中,进行着全天候的监测与基础分析。它像是一把钥匙,虽然微小,却可能打开一扇通往全新力量体系的大门。
陈默在短暂休整、恢复透支的精神力后,立刻投入到对这缕“约束之丝”的研究中。他尝试用自身的精神力去接触、感知它。那是一种极其奇妙的体验,不同于以往感受能量或解析信息,而是直接触摸到一种“概念”的实体化。他仿佛能“看到”一条条无形的、代表着秩序与限制的细密网络,在这缕光丝中交织、延展。
“它太稳定了,稳定得几乎……惰性。”马兆看着分析数据,有些苦恼,“我们尝试用常规能量激发,它几乎没有反应。堡垒意识尝试与其进行规则层面的‘对话’,它也保持着沉默。似乎缺少一个合适的‘接口’或者‘触发器’。”
陈默若有所思。他回想起萃取过程中,最后那险象环生的规则坍缩与反噬。那股毁灭性的规则洪流,与这缕稳定的“约束之丝”形成了鲜明对比。是否……规则的应用,也需要某种“对抗”或“压力”?
他将这个想法与堡垒意识分享。堡垒意识反馈回一段复杂的规则推演,大意是:规则的显现往往需要“参照物”。绝对的虚无中无法定义“存在”,绝对的混沌中亦无法凸显“秩序”。
参照物……陈默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两个方向——第七序列隔离区,以及“厄运之眼”的绝对黑暗囚室。
就在他思考如何利用这缕“约束之丝”进行下一步实验时,梁炎东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监狱长,对‘厄运之眼’囚室周边规则污染残留的持续监测发现,其污染模式出现了……细微的变化。”梁炎东调出数据对比图,“之前的污染是无序的、概率性的引发各种‘意外’。但最近十二小时,污染引发的‘意外’开始出现某种……倾向性。”
“倾向性?”
“是的。超过60%的微小故障,集中出现在与‘信息传输’、‘能量流精细调控’相关的设备上。比如,数据包的随机丢包率异常增高,精密传感器的校准参数出现微小漂移等等。就好像……污染本身在‘学习’,或者说,在被某种力量引导,变得更加‘高效’和具有‘针对性’。”
引导?陈默心中一凛。能在规则层面进行引导的,在这座堡垒里,除了他和堡垒意识,最大的嫌疑就是……
“第七序列那边有什么动静?”
“‘商人’表现正常。但我们的间接监控发现,‘厄运之眼’囚室外的规则稳定锚点阵列,其能量输出出现了一种极其规律的、微幅的周期性波动,波动频率……与我们之前监测到的、‘商人’试图冲击防火墙时的那种隐蔽契约信号残留频率,存在85%的吻合度。”
果然是他!“商人”在无法直接突破防火墙的情况下,竟然将目标转向了“厄运之眼”!他在尝试引导甚至“借用”“厄运之眼”那充满混乱与扭曲的规则污染,来达成某种目的?是为了干扰堡垒的监控和能源,为他下一次冲击创造机会?还是说,他有着更深的图谋?
“他在尝试与‘厄运之眼’建立某种……间接的‘连接’。”陈默得出结论,脸色凝重。两个规则级囚犯的能力如果产生联动,其危险性将呈指数级上升!
必须阻止他!
陈默立刻来到核心实验室,看着那缕安静的蓝色光丝。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成型。
“马工,准备进行一次高风险实验。”陈默的声音带着决断,“我要将这缕‘约束之丝’,投送到‘厄运之眼’囚室与第七序列隔离区之间的规则缓冲地带。”
“什么?”马兆大吃一惊,“监狱长,这太冒险了!这缕规则单元极其脆弱,而且我们完全不了解其在外界规则环境下的具体表现!一旦被‘厄运之眼’的污染或者‘商人’的契约力量侵蚀甚至破坏……”
“我知道风险。”陈默打断他,“但这是我们目前唯一可能主动干预规则层面交互的手段。堡垒意识的防火墙主要针对信息与契约,对这种规则污染的间接渗透效果有限。我们需要一种能够直接作用于规则结构本身的力量。这缕‘约束之丝’,或许能成为一个‘规则稳定桩’,干扰甚至切断‘商人’试图建立的连接。”
他看向马兆,眼神锐利:“这是我们掌握主动权的机会,不能因为风险而放弃。做好万全准备,一旦情况失控,立刻启动紧急回收或湮灭程序。”
马兆看着陈默坚定的眼神,知道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只能咬牙应下:“是!我们立刻准备!”
实验方案迅速制定。通过精心计算,他们选择了一个位于两大囚犯影响范围交界、规则相对“稀薄”的节点。一个微型的、一次性的规则投送装置被制造出来,其核心便是那缕“约束之丝”。投送过程将由堡垒意识精确操控,力求在瞬间完成,避免被双方规则力量干扰。
一切准备就绪。协调中心内,陈默、聂明宇、梁炎东、马兆等人齐聚,紧张地盯着主屏幕。屏幕上分割出多个画面:“厄运之眼”囚室的间接监控数据流、“商人”隔离区的实时监控、规则缓冲地带的能量场分布图,以及那枚待发射的规则投送装置的状态指示。
“投送装置充能完毕,规则坐标锁定。”
“堡垒意识引导程序就绪。”
“缓冲地带规则场稳定,窗口期预计三点五秒。”
“三……二……一……发射!”
没有任何声光效果,只有监控数据上的一次极其短暂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动。那枚承载着“约束之丝”的微型装置,在堡垒意识的精准操控下,瞬间穿越了复杂的内部空间结构,出现在了预定的规则节点上。
装置在抵达的瞬间自我解体,将那缕蓝色的“约束之丝”释放了出来。
就在“约束之丝”暴露在缓冲地带规则环境中的刹那——
异变发生了!
原本平静的蓝色光丝,仿佛被投入水中的钠块,骤然变得明亮起来!它不再惰性,而是主动开始“呼吸”,以一种玄奥的频率微微震荡。无数肉眼不可见、却能被规则传感器捕捉到的、细密而有序的“规则波纹”,以它为中心,如同水面的涟漪般扩散开来!
这些“约束波纹”所过之处,原本因为两大囚犯规则影响而显得有些“粘稠”和“紊乱”的规则环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数据显示,该区域的规则熵值显着下降,稳定性大幅提升!
更令人惊喜的是,传感器清晰地捕捉到,一道原本如同蛛丝般细微、连接着“厄运之眼”污染区域与“商人”隔离区方向的、由混乱规则信息构成的“连接线”,在接触到“约束波纹”的瞬间,如同被烧灼的头发丝,骤然断裂、消散!
“成功了!连接被切断了!”马兆激动地喊道。
然而,他们的喜悦只持续了不到三秒。
几乎在连接被切断的同时,第七序列隔离区内,一直静坐的“商人”猛地睁开了眼睛!他那金丝眼镜后的目光,第一次失去了从容,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怒!他周围的空间,仿佛有无数无形的契约条文在瞬间崩断,发出只有规则层面才能感知的、细微的碎裂声!
而“厄运之眼”的囚室方向,间接监控的数据轮廓也剧烈地扭曲了一下,仿佛沉睡的巨兽被一根细针刺痛,散发出更加浓郁的不安与混乱气息。
那缕“约束之丝”在完成这惊鸿一现的壮举后,光芒迅速黯淡下去,其本身的结构似乎也变得有些不稳定,仿佛消耗了巨大的能量。
但它的使命已经完成。
“紧急回收!”陈默立刻下令。
堡垒意识操控着预设的回收力场,迅速将那缕变得黯淡的“约束之丝”包裹,瞬间拉回了核心实验室的隔离箱中。
缓冲地带恢复了平静,但那道被切断的无形连接,并未再次出现。
协调中心内,寂静无声。所有人都被刚才那短暂而激烈的规则交锋所震撼。
陈默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他成功了!利用这缕微不足道的规则之力,他成功地干预了两位恐怖存在之间的规则联动,挫败了“商人”的一次隐秘图谋!
这证明,“规则萃取”之路不仅可行,而且其产物确实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扭转局面的作用!
他看着隔离箱中那缕需要时间恢复的“约束之丝”,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这只是开始。他掌握了方法,看到了方向。接下来,他需要萃取更多、更强、特性各异的规则单元,编织成属于自己的规则之网,在这片充斥着混乱与危险的“深渊”之中,建立起真正的秩序与权威。
“商人”的惊怒,“厄运之眼”的不安,都清晰地告诉他——他走对了路。
这场规则的博弈,他不再是只能被动防御的一方了。
他,开始了他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