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醉仙楼出来,一家人心头的激动还未完全平复,又按计划去了县城里韩文松大哥韩文柏的家,探望祖母王氏。
韩文柏家在县城南边一条还算整洁的巷子里,是个一进的小院。大伯娘张氏正在院里晾晒被褥,见他们来了,连忙热情地迎进来,一边朝屋里喊:“娘,文松他们来了!”
祖母王氏正坐在堂屋的暖炕上做着针线,见二儿子一家来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尤其是看到小孙子韩睿,更是招招手让他过去。
众人坐下寒暄了几句,说了说买了些什么东西,县城里的见闻。韩睿到底年纪小,心里藏着姐姐的“壮举”,憋了没一会儿,就忍不住了,他挣脱祖母的怀抱,站到屋子中间,小脸兴奋得通红,手舞足蹈地开始讲述:
“奶奶!大伯娘!你们不知道,我姐姐今天可厉害了!”他声音响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韩宸想阻止已经来不及,韩爽也只是含笑看着弟弟,并未阻拦。李氏和韩文松对视一眼,眼中既有骄傲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韩睿可没想那么多,竹筒倒豆子般说道:“我们在酒楼吃饭,有个南边来的大老板,嫌菜不好吃,可凶了!掌柜的都没办法!然后我姐姐就过去了!”他模仿着韩爽当时沉稳的样子,挺了挺小胸脯,“姐姐说她会做南方菜,就去厨房了!刷刷刷,咚咚咚!”他比划着切菜炒菜的动作,“没一会儿,就做了香喷喷的鱼和汤!那个大老板吃了,高兴得直拍桌子!还赏了姐姐一大块银子呢!”
他喘了口气,更加得意地说:“还有还有!酒楼的周掌柜,非要跟姐姐学做菜!还跟姐姐签了字据!说以后酒楼卖一道姐姐教的菜,就分给姐姐五文钱!一直给一年!奶奶,姐姐是不是特别厉害?就像、就像戏文里的女英雄!”
小家伙词汇有限,但“女英雄”三个字,配上他那无比崇拜的神情,将韩爽今天的遭遇渲染得活灵活现,又带上了几分传奇色彩。
堂屋里一时寂静无声。
祖母王氏拿着针线的手停在了半空,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惊愕,她看看手舞足蹈的小孙子,又看看一旁安静含笑的韩爽,最后将探寻的目光投向二儿子和儿媳。
大伯娘张氏更是张大了嘴,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难以置信地问道:“文松家的,睿哥儿说的……是真的?爽姐儿她……她还有这本事?跟酒楼掌柜签契约?” 这简直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一个乡下丫头,去县城的酒楼教大厨做菜?还能分钱?这说书先生都不敢这么编!
韩文松稳重地点点头,证实了儿子的话:“是真的,娘,大嫂。爽丫头……是有些造化。”他顿了顿,将韩爽那套“梦中仙授”的说辞,又简单地向母亲和大嫂解释了一遍。
王氏听完,久久没有说话,她放下针线,朝韩爽招招手:“爽丫头,过来,到奶奶这儿来。”
韩爽依言走到炕边。王氏拉起她的手,仔细端详着她的脸,那双苍老却清明的眼睛里,情绪复杂,有震惊,有欣慰,有后怕,最终都化为了一种深沉的感慨和隐隐的敬畏。她轻轻拍着韩爽的手背,喃喃道:“好,好啊……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韩家的丫头,是个有造化的……是祖宗保佑,神仙点拨啊……”
她没有再多问细节,到了她这个年纪,经历了太多世事,反而更愿意相信这些玄妙的缘分。她只是反复叮嘱:“这事儿,自家人知道就好,千万别往外传。爽丫头有了本事是好事,但也怕树大招风。” 这话主要是说给兴奋的韩睿和性子爽利的大儿媳听的。
张氏此刻也回过神来,看着韩爽的眼神彻底变了。以前是怜爱,是作为大伯娘对侄女的疼爱,如今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看重和甚至是一丝下意识的恭敬。她连连保证:“娘,您放心,我晓得轻重!这事儿烂在肚子里,绝不给爽姐儿惹麻烦!” 她心里琢磨着,以后可得对这个侄女更好些,这分明是福星降世啊!
又坐了一会儿,韩文松一家便起身告辞,他们还要赶牛车回村。
回去的路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更长。韩爽看着身边叽叽喳喳依旧兴奋的弟弟,看着眉眼间带着轻松笑意的父母,还有虽然沉默但周身气息柔和的哥哥,心里充满了踏实感。
祖母和大伯娘的态度,让她知道,在这个家族里,她不仅得到了直系亲人的全心信任,也得到了长辈的认可和维护。这份来自家族内部的支撑,远比金钱更重要。
牛车晃晃悠悠,载着满载而归的一家人,也载着韩家二房蒸蒸日上的希望,驶向炊烟袅袅的韩家村。韩爽知道,属于她的路,正越走越宽。而黑风岭的呼唤,在她心中也愈发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