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渐暖,杨絮飘飞,工地业余文化技术学校的第一期学员,终于迎来了结业的日子。这是学校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丰收”,意义非凡,整个工地都为之瞩目。
结业典礼的筹备工作,在苏茉莉副校长的精心组织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教室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墙上贴满了学员们优秀作业和心得体会,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着喜庆的图案。学员们更是兴奋又紧张,反复检查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准备迎接这光荣的时刻。
典礼当天,阳光明媚。学校小小的院子里,坐满了精神抖擞的学员和前来观礼的民工代表。赵振国和指挥部几位领导亲自到场,更让现场的气氛庄重而热烈。
茉莉今天穿着一件半新的浅灰色列宁装,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虽然年纪轻,但站在主持台前,却自有一股沉静从容的气度。她作为副校长,主持这场结业典礼。
“清水河水利工程工地业余文化技术学校,第一期学员结业典礼,现在开始!”茉莉清亮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人员,向顺利完成学业的各位学员,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学员们看着台上那个曾经和他们一样是民工、如今却已成为他们老师的年轻副校长,眼神里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接着,是林教员做学期总结报告。他详细回顾了学校从无到有的创办历程,肯定了学员们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特别表扬了苏茉莉副校长在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随后,是隆重的颁发结业证书环节。学员们依次上台,从赵振国手中接过那张盖着学校鲜红大印、象征着自己文化进步的证书。当基坑突击队的张老大,这个曾经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好的汉子,用颤抖的双手接过证书时,这个铁打的汉子竟然激动得眼圈发红,对着赵振国和台上的茉莉,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首长!谢谢苏校长!俺……俺老张也能认字看报了!”他哽咽着说道。这一幕,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证书颁发完毕,赵振国上台讲话。他首先对全体学员表示祝贺,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知识就是力量。你们通过学习,掌握了文化,提高了技能,这不仅对个人是巨大的进步,对我们整个工程建设,也是宝贵的财富!希望大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建设祖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他的讲话简短有力,赢得了阵阵掌声。
典礼的最后一项,是优秀学员表彰。茉莉宣布名单,获得“学习标兵”称号的,竟然是当初那个连名字都写不好的小徒弟——狗娃!他在茉莉的耐心辅导和自己的努力下,进步神速,成绩名列前茅!
狗娃激动地跑上台,从茉莉手中接过奖状和奖品——一支崭新的英雄钢笔。他紧紧攥着钢笔,对着茉莉,也对着台下的赵振国,用力地敬了一个还不算标准的军礼:“俺一定继续努力,不辜负首长和校长的期望!”
典礼在昂扬的乐曲声中圆满结束。学员们捧着来之不易的结业证书,互相传看着,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许多人都围到茉莉身边,表达着感谢。
“苏校长,谢谢你!要不是你当初办那个补习班,俺肯定毕不了业!”
“苏老师,你讲的课俺听得最明白!”
“茉莉姐,以后俺还能来找你问问题吗?”
看着这一张张因为知识而焕发光彩的脸庞,听着这一声声真诚的感谢,茉莉的心里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种桃李芬芳的喜悦,是任何荣誉都无法比拟的。
人群渐渐散去,茉莉正在和林教员收拾会场,赵振国的警卫员小张走了过来。
“苏副校长,”小张递过来一个文件袋,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团长让我把这个交给您。”
茉莉疑惑地接过,打开文件袋,里面是一份空白的、盖着指挥部大印的《干部履历表》,还有一张单独的、同样盖着红印的便笺。便笺上,是赵振国那熟悉的、刚劲有力的字迹:
“苏茉莉同志表现突出,符合破格提拔条件。此表如实填写,附个人总结,直接报我。——赵振国”
干部履历表?!破格提拔?!
茉莉拿着那份表格,手微微颤抖,心脏狂跳!这意味着,她将不再仅仅是民工身份,而是有可能成为一名国家干部!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他,竟然如此直接地为她铺平了道路!
这份“特殊”的结业礼物,比任何证书和奖品都更加厚重,承载着他对她能力的绝对认可和对她未来的深切期望。
“团长还说,”小张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让你不要有压力,实事求是地填。”
茉莉用力地点了点头,将那份表格紧紧抱在胸前,仿佛抱着无比珍贵的宝藏。她抬头,望向指挥部那排房子,目光坚定。
阳光洒在她身上,暖洋洋的。她知道,人生的又一个崭新阶段,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向她敞开大门。而那个始终站在她身后,默默支持、指引她前行的男人,将是她未来路上,最坚实的依靠和最明亮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