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竹匾承露,签到簿上新痕
晨露还凝在竹匾的纹路里,林悦正把阴干的紫苏叶收进陶罐,就听见小萤举着签到簿在院里喊:“姐姐!簿子动了!”
凑过去看时,页面上正慢慢显出字迹,墨迹洇着点水汽:【辰时签到,获新种——薄荷籽,可驱蚊虫】。旁边画着个小小的陶罐,罐口飘着片薄荷叶,像在风里轻轻晃。
“薄荷籽!”小萤眼睛亮起来,“种在窗台下好不好?夏天就不怕蚊子咬啦!”
林悦笑着点头,从签到来的小布包里倒出些深褐色的籽,比紫苏籽小些,圆滚滚的像细沙。她找了个破瓷盆,往里面装了半盆松过的土,把薄荷籽撒进去,小萤蹲在旁边,小心翼翼浇了点水,嘴里念叨着:“快长快长,长成像张大爷篓子里那么茂盛!”
正忙活着,门外传来车轮碾过石子路的轱辘声。陈掌柜赶着辆小驴车来了,车斗里装着几匹靛蓝色的布,边角都用红线系着,看得出来是特意挑过的。“沈青那小子托我带的,”陈掌柜跳下车,擦了把汗,“说药囊要做十二个,给山里的药铺也送几个,让我按你上次说的尺寸裁好,针脚得密些,怕装药材漏出来。”
林悦掀开布看,靛蓝色的粗布上还留着淡淡的草木染痕迹,摸起来厚实耐磨。她忽然想起签到簿上的画,沈青坐在柜台后绣药囊的样子,指尖像被针尖轻轻扎了下——原来有些约定,真的会顺着日子的纹路,一点点织成模样。
“我让小萤去叫镇上的绣娘来,”林悦把布抱进里屋,“正好张大爷送的紫苏叶晾好了,泡壶茶您尝尝?”
陈掌柜刚应着,签到簿又轻轻动了动。这次页面上画了个竹筛,筛子里摊着些米粒大的东西,旁边标着【午时签到,获新物——芝麻种,可榨油,亦可作香料】。画旁的小字歪歪扭扭,像谁随手添的:【芝麻开花节节高,盼着日子也这样】。
“芝麻种!”小萤扒着桌沿笑,“等长出来,是不是就能做芝麻糊啦?”
林悦正点头,就见布庄的小伙计气喘吁吁跑进来,手里攥着张纸条:“林大夫,沈青大哥从山里捎信来!”
纸条上是苏瑶的字迹,比沈青的娟秀些,说他们在山里采到了野蜂蜜,等回来给施医局带一罐,还说山里的紫苏长得正旺,让林悦别急着种,等他们带些更饱满的种子回来。末尾画了两个牵手的小人,旁边歪歪扭扭跟着个蜂蜜罐。
“他们在山里挺好的。”林悦把纸条夹进签到簿,正好压在薄荷籽的画旁边。小萤忽然指着页面角落,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个小小的蜂蜜罐,罐口飘着只蜜蜂,正往紫苏叶上落。
日头爬到头顶时,签到簿第三次亮起。【未时签到,获工具——竹制小耙,可松盆土】。画里的小耙齿上沾着点泥土,旁边写着行小字:【松土要轻些,别伤着刚冒头的芽】。
林悦拿着小耙给刚种下的薄荷籽松了松土,齿尖碰着湿润的土,果然比用手更匀些。小萤蹲在旁边数紫苏的嫩芽,数到第三片叶子时,忽然指着篱笆外喊:“姐姐你看!那是不是绣娘李婶?”
李婶挎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针线笸箩,看见林悦就笑:“陈掌柜说你要做药囊?我把家里最好的丝线都带来了,红的绿的,配靛蓝布正好看。”
笸箩里的丝线在阳光下闪着光,李婶捻起根青线,在布上比了比:“我看就绣个药杵配紫苏叶吧,又好看又应景。”
林悦点头时,眼角瞥见签到簿的页面,不知何时,那幅沈青绣药囊的画旁,多了个穿蓝布衫的妇人,正低头穿针,丝线在布面上绕出片小小的紫苏叶。画旁新添的字迹慢慢显出来:【针脚里藏着的,都是盼着日子好起来的心意】。
竹匾里的露水渐渐晒干,薄荷籽的瓷盆旁,不知何时多了只七星瓢虫,正趴在土面上,像在守护着刚埋下的新希望。林悦忽然觉得,这签到簿上的新痕,不就是日子的脚印么?一步一步,都踩在烟火气里。
日头往西斜时,签到簿又轻轻颤动起来。页面上慢慢浮现出一幅新画:竹篮里装着半篮饱满的野核桃,壳上还沾着点山泥,旁边标着【申时签到,获野核桃,可砸仁煮粥】。画旁的小字歪歪扭扭,带着点山里的糙气:【沈青说这玩意儿砸着费劲,却香得很】。
“野核桃!”小萤踮脚够着签到簿,鼻尖几乎贴在纸上,“沈青大哥他们真的在采这个呀?我娘说核桃仁煮粥最养人了。”
林悦刚把李婶裁好的布块码整齐,闻言笑着点头:“等他们回来,咱们就煮核桃粥。”话音刚落,就见篱笆外晃进个熟悉的身影,是镇上的货郎老王,挑着副空担子,老远就喊:“林大夫,沈青托我捎了东西!”
老王放下担子,从褡裳里掏出个布包,解开时滚出几颗圆滚滚的野核桃,还有个小布口袋,里面装着些深紫色的浆果。“这是山葡萄,沈青说让你尝尝鲜,酸中带甜,苏瑶姑娘摘的时候还被刺扎了下呢。”
小萤捏起颗山葡萄塞进嘴里,眯着眼直咂嘴:“好吃!比镇上买的酸点,却更有滋味!”林悦拿起一颗,果皮薄得能看见里面的籽,咬下去果然酸得舌尖发麻,回味却带着清甜味。
这时,签到簿上的画又添了几笔:山葡萄串挂在布包边,颗颗饱满,旁边多了行新字:【刺藤上的果子,得小心摘,才尝得到甜】。
李婶正绣着药囊上的紫苏叶,抬头看见,忍不住笑:“这簿子倒像个会说话的,句句都在理。”她手里的青线在布上绕了个圈,恰好绣出叶尖的弧度,“你看这针脚,是不是越来越顺了?”
林悦凑过去看,靛蓝布上,青线勾勒的紫苏叶已经有了模样,旁边用红线绣的小药杵刚起了个头,针脚细密,透着股认真劲儿。“李婶手艺真好。”
“等绣完了,给山里的药铺送去,让赶脚的带过去。”李婶抿着线,“沈青那孩子心细,特意嘱咐药囊里要缝个夹层,装些防潮的油纸,怕药材受潮。”
说话间,天渐渐暗下来,灶房里飘出晚饭的香气——小萤照着签到簿上的提示,用新收的芝麻种炒了个芝麻盐,拌在糙米饭里,香得人直咽口水。林悦盛饭时,瞥见签到簿最后亮了下,显出【酉时签到,获新思——柴米油盐,皆是牵挂】几个字,画旁是个冒着热气的饭碗,旁边摆着双筷子,简单却暖融融的。
吃着饭,小萤忽然指着窗外:“姐姐你看!薄荷籽发芽了!”
众人抬头望去,窗台下的破瓷盆里,果然冒出点点嫩绿,像撒在土里的星星。林悦心里一动,想起沈青信里说的“等我们带些更饱满的种子回来”,忽然觉得,这日子就像这芽儿,一点一点往上冒,带着盼头,也带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