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晨光刚照进战地医院的帐篷,陈玄已经站在第一排伤员床前。他手里拿着一个银灰色的金属盒,表面刻着细密的符文,边缘有些磨损,那是连续使用留下的痕迹。
盒盖打开,里面整齐摆放着几件器械。他取出一支细长的铜管,两端连着柔软的丝线,中间有个小圆盘。这是听诊器,用灵气传导放大体内声音的工具。
他走到一名昏迷修士身旁,掀开对方上衣,在胸口位置贴上圆盘。手指轻压,灵气顺着丝线流入耳道。他闭眼听了三秒,睁开时眼神一凝。
“肺叶受压,有积血。”他说。
旁边的年轻弟子记录下这句话。另一名老医师皱眉:“我刚才探过他的气脉,只是元气不畅,温补即可。”
陈玄没反驳,转身从盒子里拿出一块玉板,板面嵌着一枚晶石。他将玉板对准伤员侧肋,低声念动口诀。晶石亮起淡青光,玉板背面浮现出模糊的影像——三根断裂的肋骨清晰可见。
帐篷里一片安静。
老医师走上前,盯着玉板看了许久,终于点头:“确实是断骨,但传统灵感知觉难以察觉细微损伤。”
陈玄收起玉板:“物理创伤和经脉问题要分开处理。骨头断了,光补气没用。”
有人低声议论:“这些金属玩意儿真能看透身体?”
陈玄没解释,而是转向另一名腹部肿胀的修士。他用听诊器听了几处位置,又用x光灵气仪扫过腹部,发现脾脏区域有阴影。
“脾脏破裂风险高,必须先止血。”他说,“现在就做手术准备。”
老医师脸色变了:“你确定?开腹是大事,若只是气滞,反而伤身。”
陈玄点头:“我可以当众验证。”
两人达成一致,当场进行剖腹检查。刀口切开不到两寸,就有暗血渗出。再深入一点,果然发现脾脏表面有一道裂痕,正在缓慢出血。
所有人沉默。
陈玄让弟子拿来特制的止血符纸,贴在伤口周围,又注入一滴浓缩灵气液,促使组织快速闭合。整个过程不到一刻钟。
“这比望闻问切精准百倍。”一名年轻弟子忍不住说。
陈玄擦了擦额头的汗,继续指导其他人使用器械。他教他们如何调节x光灵气仪的频率,避免对虚弱修士造成负担;也演示了听诊器的不同听音位置对应哪些内脏。
“心跳快慢、呼吸节奏、血液流动声,都能反映问题。”他说,“不要只依赖灵感知觉。”
几名年长医师仍有些迟疑,觉得用金属碰触身体不合修行常理。但看到实际效果后,也没再反对。
云昭站在帐篷门口,一直没进去。她看着陈玄来回走动,声音沙哑却条理清晰地讲解每一个步骤。他的麻衣袖口破了一角,手背上有几道干涸的血迹,显然是连夜工作的结果。
等他送走最后一批学习的弟子,转身时才发现她站在那里。
“你改变了修行界的医疗方式。”她说。
陈玄愣了一下,抬手抹去额上的汗。汗水滑到眼角,有点刺痛。他笑了笑:“这只是开始,未来还要建立……”
“灵气医院。”云昭接道。
两人同时说出这句话,又同时停下。陈玄看着她,云昭也看着他。没有多余的表情,也没有刻意的情绪,但这一刻,他们都明白对方想的是同一件事。
不是临时救治,不是应急手段,而是系统化、可复制的医疗体系。
陈玄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科学医疗包。这是他和药王谷主、机关城主一起设计的第一代产品,里面每一件工具都经过多次修改。听诊器最初只能传声,现在能自动标注异常波段;x光灵气仪原本耗能巨大,现在可以用低阶灵石驱动。
“药王谷明天会派人来。”云昭说,“他们想学你说的‘无菌操作’。”
“好。”陈玄点头,“我会准备好流程图。”
云昭转身要走,忽然停住:“你也休息一会儿。你的眼睛发红。”
“等这批器械调试完。”他说,“第二批已经在路上了,得确保参数统一。”
云昭没再说什么,御剑离去。她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中。
帐篷里只剩下陈玄和几个还未收起的仪器。他坐回桌前,打开数据镜,调出RNA疫苗枪传回的最后一份报告。地下信号仍在,频率稳定,每二十秒一次。他把这份数据封存,标记为“待查”,然后新建一个文档,标题是《战地医疗标准化手册》。
他开始写第一条:伤员分类标准。
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弟子抱着新送来的箱子进来。“老师,机关城送的第二批x光灵气仪到了,还有他们改进的便携式版本。”
箱子打开,里面是五台更小巧的设备,外壳换成轻质玄铁,按钮位置重新设计,更适合单手操作。
陈玄拿起一台,检查接口和符文线路。一切正常。
他让弟子留下两台,其余送去培训区。自己则拆开其中一台,取出工具,开始调整内部阵列。他知道,这套设备很快就要配发到各前线营地。
正调试时,检测仪突然震动。
他低头一看,屏幕显示地下信号频率再次变化——从每二十秒一次,变成了每十五秒。
回应速度更快了。
陈玄停下手中的动作,盯着屏幕。
信号源方向没变,仍是东荒火山地底三层岩腔。距离九颅使封印点不足三百步。纳米载体仍在持续回传数据,说明传播链依然存在。
他站起身,走到帐篷角落的沙盘前。沙盘上插着几面小旗,代表已知的信标节点。他拿起一面新的红色小旗,缓缓插入东荒火山的位置。
旗子落下时,外面传来呼喊声。
“陈师!药王谷的车队到了!带了三十箱药材和五名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