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世子已经抵达内城门口的消息如瘟疫般在整个龙城蔓延开来。
城中百姓、朝廷大小官员、世家子弟、江湖人士以及来自九洲各地的读书人纷纷蜂拥至内城门口,皆想一睹近期声名大噪的北境世子芳容。
龙城内城,一驾极为奢华的宫中马车缓缓停靠在张府门前。
张府看门的是一上了年纪的老翁,看了一辈子门的老翁见证了张正从一朝廷小吏一步步做到如今朝廷权臣之一,见证了张府门口马车规格从一开始的寻常商贾世家到朝廷大员,但今日这辆马车的规格却是头一回见。
直到那辆极为奢华的马车主人下了马车,老翁这才脑袋中如惊雷炸响,赶忙上前迎接,生怕怠慢了这位“贵人”。
这位龙阳长公主,在外人面前永远都是一副冰冷模样,给人一种不好相处的感觉。可能也就在王莽面前表现的更有“人味”一些。
“张大人可在府中?”宁柔微微抬起精致的下巴,语气冷漠道。
守门老翁声音惶恐道:“回禀殿下,老爷在府中,请殿下随我来。”
张正作为龙阳朝廷礼部尚书,真正的权臣,但是为官清廉,府邸相比其他官员来说不算大,宁柔跟着老翁走了片刻便看到了迎面而来的张正。
下了早朝的张尚书穿的极为随意,身上穿着一条素色长袍,满脸笑容的迎了上来。
“殿下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张正半开玩笑道,出使北境一行,让他和宁柔殿下关系近了不少,说话也没有往日君臣那般拘谨。
宁柔长公主看了眼一旁的老翁,声音冰冷道:“换个地方说话。”
张正闻言屏退左右,和宁柔长公主一前一后漫步在园林曲折小路上。
“殿下来此是为了王莽而来吧?”张正意味深长道。
被戳中心思的宁柔心中稍许慌乱,随即恢复平静,面不改色道:“王莽虽然为人放浪了些,但毕竟是我名义上的夫君,而且一路走来,你我心知肚明,他是个好人。”
如若在家国大事面前,宁柔肯定会毫不犹豫牺牲掉王莽来保障龙阳朝廷的利益。可如今王莽已经到了龙城,也就是说王莽的北境世子身份已经被利用完了,也就是和普通人一样了,在没了利益冲突情况下,宁柔还是会选择保住自己名义上的夫君。
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答案,张正笑道:”我就知道殿下会为了明日王莽入城的事找我。“
“镇北王早些年在朝堂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此次王莽入龙城,肯定有不少人会暗中报复他。如今朝廷主要是以阉党、江南党和严党为首三大势力。王莽在邺城杀的吴成,其兄长便是朝廷刑部尚书吴明远,刑部和严党走的最近,所以严党绝不会偏袒王莽。而江南党那群读书人最不耻的便是镇北王这种莽夫,虽不会落井下石但也不会出手相助。只能试着和魏公公说一下,也只有他能保住王莽。”张正分析道。
“张大人可和魏公公有交情?”宁柔问道。
张正摇头苦笑:“殿下又不是不知道,我一直都是独立于三大党派之外,所以我和魏公不算熟。”
宁柔微微沉吟片刻,随即说道:“近期我会去找魏公公一趟,但明日王莽进城得张大人先照看一二。”
张正颔首道:“明日我会亲自去一趟城门口。”
次日清晨,天字号客栈。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何况你送我可不止千里。”王莽笑着拍了拍徐寒卿宽厚的肩膀。
徐寒卿微微叹了口气,语气低沉道:“今日一别,下次再见也不知是何年。”
“你我虽然相处不久,却已经情如手足。缘分会让我们有相见的一天,不会太远。”王莽笑道。
“莽兄,保重。”徐寒卿抱拳郑重道。
王莽回以抱拳道:“一路顺风,等你问鼎武道的好消息。”
一直目送三步一回头的徐寒卿消失在人海之中后,他才重新面向已经人满为患的内城大门。
“走吧。”王莽看了眼一直在身侧默不作声的曲婉婷,语气温和道。
二人一前一后在围观百姓的注视下缓缓朝城门走去。
城门口已经集结了数百名身披铠甲的金吾卫,金吾卫是龙城内城维护秩序治安的部队,直接受嘉庆帝节制。
这群人为首者是一名中年男子,金吾卫百户杨军上前抱拳道:“末将金吾卫百户杨军特来护送世子入宫。”
王莽微微颔首道:“有劳将军了。”
就在这时,街道两侧冲出几十名书生打扮的年轻学子,他们清秀的面容狰狞扭曲,与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形象截然不同,他们冲撞着维持秩序的守城士卒,满口之乎者也。
金吾卫百户杨军看着街道两旁口吐芬芳的读书人,眉头微皱,呵斥道:“面前这位是龙阳藩王世子,尔等在此聚众喧哗,小心本将军把你们都抓紧地牢打板子。”
闻言,一名读书人啐了口唾沫,小声嘀咕道:“不就是仗着有个好爹吗?有什么了不起的?离开了他父亲,如今到了天子脚下,是龙也得盘着。”
那名书生的同伴嗤笑道:“镇北王?一介莽夫罢了,不过是早年运气好,靠着军功混上去的,据说镇北王嗜杀成性,其儿子也好不到哪去。”
缓步前行的王莽在听到有人说自己,他内心毫无波澜,丝毫不会受到他人言语的影响,但是在听到有人说他父亲的时候,他的脚步停了下来。
王莽歪头看向刚刚说话的那名书生,沉声道:“镇北王也配你们这群只会耍嘴皮的腐儒来议论?”
刚刚说话的那名书生在对上王莽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神后,只记得浑身汗毛倒竖,那眼神简直和魔鬼一般,充满了杀意,这是常年混迹沙场的老兵才有的杀意,他一纨绔子弟怎么会有如此凌厉的眼神?
“你一个天下大纨绔,还不配和我们这些读书人说话。”那名书生梗着脖子,嘴硬道。
金吾卫百户杨军面色一变,看了眼身侧面无表情的王莽,抢先一步呵斥道:“来人,将这群以下犯上的刁民通通抓走,每人二十大板。”
“你们不能抓我。”那名书生昂首挺胸道。
“我是嘉庆四十五年的秀才,按照龙阳律法,只要不是犯了不可饶恕的罪,不能对我用刑。”那名秀才傲然道。
龙阳朝廷最重读书人,因此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万般皆下等,唯有读书高。”,因此对有一定功名的读书人尤为的尊敬和照顾。
正在金吾卫百户杨军为难之时,一旁的北境世子王莽开口道:“你们说我可以,但我父王不是你们可以妄议的,整个龙阳百姓都不能说我父王一句不是。”
又一名书生闻言冷笑道:“世子为难太霸道了点,难不成整个龙阳王朝它姓王?”
王莽声音平静道:“如今太平盛世,你们这群读书人便在这口诛笔伐,攻击我和父王以此来扬名立万,名垂青史,当真是愚不可及。当年北方蛮子铁骑践踏中原之时,你们为何不去和北方蛮子去讲道理?那时你们在哪里?”
此话一出,顿时噎着在场书生一时语塞。
“你们这群读书人,不管是下至看过几篇文章便在那之乎者也的穷酸秀才,还是朝廷位高权重的诸公,皆是一群把天下当作文章来做,将苍生视为字句来调,待到国破家亡时全部都躲得远远的废物。没我北境边军,没我父王,你们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还有脸在此妄议我父王,脸皮当真是够厚!”王莽嘲讽道。
此番话语顿时让在场读书人个个面红耳赤,只觉得无地自容,同时对王莽的恨意到了极点。
王莽跟随着金吾卫百户杨军继续朝着内城大门走去,身后那群书生兴许是被气的气血上头,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们竟然冲破了守城士卒的阻拦,朝着背对他们的王莽破口大骂起来。
甚至有些不讲廉耻的读书人竟然说王莽身侧的曲婉婷是他带在身边侍寝的丫鬟。
忍无可忍的王莽,眉头微皱,右手作剑指,回手剑指斩出,一道凌厉的剑气在那群书生脚下斩出一道恐怖的沟壑。
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皆是大惊失色,一时之间全场寂静无声。
“如若再说一句,本世子不介意在此大开杀戒。”王莽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