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山的晨光总带着灵脉草的甜香,清晨的雾还没散尽,入口处那道赤色光门就泛着柔和的绿光 —— 昨夜林烨用凡心术加固了光门,让它既能挡住心怀恶意的修士,又能给逃难的凡人传递暖意。李阿婆提着刚煮好的灵米粥,站在光门旁的木棚下,时不时朝着青冥域边界的方向张望:“该来了,昨夜就看到山道上有灯笼光,定是逃难的乡亲们。”
话音刚落,山道尽头就出现了一道蹒跚的身影 —— 一个穿着补丁粗布衫的汉子,背着半袋东西,怀里抱着个熟睡的孩子,身后跟着个提着布包的妇人,布包里露出几株干枯的灵脉草。汉子看到光门,脚步突然加快,走到近前时,声音都在发颤:“这…… 这里就是凡山?真有护凡人的修者?”
“是哩!” 李阿婆连忙递过一碗热粥,“快喝口热的暖暖身子,林祖师就在灵田那边,他最是疼惜我们凡人了。”
汉子接过粥碗,一口灌下去,眼泪突然掉了下来:“俺叫王大叔,是凡域溪木村的,之前丹堂的人要占俺们的灵田,俺们不肯,他们就放灵火燎了村子…… 俺带着媳妇和娃逃了半个月,一路上听人说凡山有个林祖师,肯护着凡人,就想着来碰碰运气。” 他打开背上的布包,里面竟是半袋颗粒饱满的种子,“这是俺们溪木村的青禾种,俺就会种地,要是林祖师不嫌弃,俺想在凡山种灵脉草,给大家添点粮。”
李阿婆刚要回话,就听到光门处又传来动静 —— 这次来了一群人,有扛着锄头的农夫,有背着工具箱的工匠,还有个提着药箱的老妇人,最末是个穿着洗得发白外门锦袍的年轻人,手里攥着一枚黯淡的灵脉符。
“大家别慌,都进来喝碗热粥!” 白隐听到动静,带着几个凡民弟子跑过来,帮忙接过行李。苏织也提着护符袋赶来,给每个孩子发了一枚小巧的守凡护符:“这护符能防寒气,戴在身上,灵泉的水都能喝出甜味哩。”
人群中,一个满脸胡茬的汉子放下背上的打铁工具,目光落在凡山的灵田上,突然眼睛一亮:“俺叫周师傅,是个铁匠,之前在凡域陈家庄跟着陈老铁匠学过锻铁 —— 就是那个会用暖火锻灵脉铁的陈石头!俺们庄被混沌气袭了,俺逃出来时,就带了这把老铁锤,要是凡山需要锻个农具、修个栅栏,俺都能来!” 他举起手里的铁锤,锤身上还留着淡淡的暖火纹路,与林烨胸口圣火的纹路隐隐呼应。
“周师傅!” 林烨刚从灵泉边过来,听到 “陈石头” 三个字,快步走上前,“陈叔是俺凡域的长辈,他的暖火术,俺也学过些。凡山正好缺个铁匠铺,你要是愿意,就把铺子建在灵泉边,灵泉的水带着地脉气,锻出来的铁器还能防混沌气。”
周师傅愣了愣,随即激动地握住林烨的手:“真的?俺这手艺,在青冥域没人瞧得上,没想到林祖师还能用上!俺这就去搭铺子,今天就能给孩子们锻个小锄头!”
人群中的老妇人这时走上前,手里的药箱上刻着 “苏” 字:“老身苏大娘,是个医者,之前在流云宗的凡民区开了个小药庐。流云宗的丹堂要俺给奴印丹‘配药’,俺不肯,他们就烧了俺的药庐,还说要抓俺去炼药…… 俺逃出来时,带了些凡域的草药种子,要是凡山不嫌弃,老身想建个药庐,给乡亲们看看病,也种些草药救急。”
林烨看着苏大娘药箱里整齐的草药包,还有包得严实的种子,心里一暖:“苏大娘,凡山的乡亲们最缺医者了!药庐就建在木屋区中间,灵泉的水正好能泡药,孩子们要是有个头疼脑热,也能及时医治。”
最后,那个穿着外门锦袍的年轻人犹豫着走上前,声音有些怯懦:“林…… 林祖师,俺叫陈默,之前是长空宗的外门弟子。俺因为不肯给内门弟子当‘灵脉容器’,还拒绝服用奴印丹,被宗门逐了出来…… 俺修为低微,只会点基础的灵脉探测术,要是凡山需要探地脉、找灵草,俺…… 俺也想帮忙。”
周围的凡人听到 “修者” 二字,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 —— 之前被修者欺负怕了,难免有些忌惮。林烨却拍了拍陈默的肩膀,指尖的凡心术气息轻轻拂过他的灵脉:“凡山的道场,不分凡人修者,只分是否心怀守护。你肯拒绝奴印丹,就说明你守住了初心,这比什么修为都重要。地脉探测正好需要人,你跟着俺,咱们一起看看凡山的地脉能不能再扩些灵田。”
陈默的眼睛瞬间亮了,之前的怯懦一扫而空,用力点头:“俺一定好好干!绝不让林祖师失望!”
太阳渐渐升高,投靠的人越来越多,光门外来了足足三十多口人 —— 有会织布的妇人,有会编竹篮的老人,还有几个跟着大人逃难的孩子,手里攥着从家里带来的小玩具。林烨带着大家走到灵田边,指着那片刚翻整好的土地:“凡山的灵田,不分你我,会种地的乡亲们,每人分半亩,种上自己带来的种子;会手艺的,咱们一起建铺子、搭药庐、修木屋;孩子们就跟着苏织姐姐学认灵草,跟着周师傅学锻小玩意儿 —— 凡山就是咱们的家,大家一起把它建好。”
王大叔第一个扛起锄头,走进灵田:“俺先把青禾种种下去!这种子在俺怀里揣了半个月,就等着能有块地种了!” 周师傅也带着几个年轻汉子,去灵泉边搭铁匠铺的架子,铁锤敲打木头的声音很快就响了起来。苏大娘则在木屋区选了个向阳的地方,开始整理药箱,几个会织布的妇人围过来,帮着她搭药庐的草顶。
陈默跟着林烨探测地脉,他的灵脉探测术虽基础,却能准确找到地脉气旺盛的地方:“林祖师,这边的地脉气很足,再开两亩灵田都没问题!而且这边靠近灵泉,浇水也方便。” 林烨点头,召唤来几个凡民弟子,一起开垦新的灵田,凡心术的金绿光拂过土壤,让坚硬的土地变得松软,还带着淡淡的灵脉气。
午后的凡山格外热闹,灵田边满是耕种的身影,王大叔教大家怎么分辨灵脉草的幼苗,哪个是能吃的灵米秧,哪个是能入药的青禾草;铁匠铺的架子已经搭好,周师傅正在锻打一把小锄头,暖火在铁锤下跳动,引来孩子们的围观;药庐里,苏大娘正在给一个咳嗽的孩子熬药,灵泉的水配上凡域的草药,很快就飘出了清香。
几个之前担心宗门找麻烦的凡人,看到这热闹的景象,也放下了心。一个牵着孙女的老奶奶,看着灵田边玩耍的孩子,笑着对身边的人说:“俺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头一次看到修者和凡人一起种地、一起吃饭,这凡山,像极了俺年轻时待的青禾村 —— 那时俺们村也是这样,大家一起种灵脉草,一起守着灵田,谁有难处都互相帮衬。”
“可不是嘛!” 旁边的妇人接话,“俺看这凡山,就是‘小青禾村’!以后咱们就在这儿扎根,再也不用逃来逃去了!”
这话传到林烨耳朵里,他停下手里的活,看向灵田边的景象 —— 木屋区的炊烟已经升起,孩子们在灵田边追逐打闹,王大叔正给周师傅递水,苏大娘在药庐前教大家认草药,陈默则在给新开垦的灵田画灌溉的小渠…… 这场景,和他记忆中的青禾村一模一样,温暖、安稳,充满了生机。
傍晚时分,林烨召集大家在凡心碑前集合,手里捧着几袋新收的灵米种子:“今天大家辛苦了!这是凡山自己种的灵米,晚上咱们一起煮灵米粥,再蒸些灵脉草做的饼子。以后凡山的规矩就是:有饭一起吃,有活一起干,谁都不落下谁。”
“好!” 大家齐声欢呼,孩子们更是蹦着跳着去帮李阿婆抬锅。凡心碑的金光在暮色中泛着暖光,灵泉的银光顺着小渠流进灵田,灵脉草的甜香混着炊烟的味道,在凡山的空气中弥漫。
陈默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对林烨说:“林祖师,俺之前在长空宗,总听人说‘凡民是耗材,修者才是正道’,可在凡山,俺才明白,真正的道,是大家一起好好活着。俺以后再也不想当什么高阶修者了,就想在凡山守着地脉,种着灵田,帮大家做点事。”
林烨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眼前的每一个人 —— 这些曾饱受苦难的凡人,这些被宗门排挤的修者,此刻都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为了凡山的明天努力。他知道,凡山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废弃的流放地了,它变成了真正的 “小青禾村”,变成了所有心怀守护之人的家。
夜色渐深,凡山的灯火一盏盏亮起,木屋区传来大家的说笑声,还有孩子们唱的凡域童谣。林烨站在凡心碑前,看着那片泛着绿光的灵田,看着灯火通明的木屋区,胸口的圣火轻轻跳动 —— 这就是他一直想守护的景象,这就是凡心之道的真正模样。凡山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 “小青禾村” 的温暖,会像灵脉草的种子一样,在凡山的土地上,慢慢生根、发芽,长成一片茂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