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衢州方向王荣的势如破竹相比,越州主战场的局势,则显得异常胶着和沉重。
钱镠麾下大将成及,率四万精锐(为防万无一失,又调来了一万常胜军),将越州城围得水泄不通。然而,这并非一场简单的围城。董昌自僭越称帝以来,深知自己已成为众失之的,他吸取了当年宿敌刘汉宏(前浙东观察使,败于钱镠)或全军浪战于外,或困守孤城而亡的教训,为越州设计了一套极其难缠的防御体系。
董昌盘踞浙东多年,底蕴深厚。其麾下核心是历经战火淬炼的三万老兵,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称帝后,他又在辖境内大肆征兵,强拉壮丁,凑出了三万新卒。虽然新兵战力堪忧,但胜在人多。
他没有将这支六万人的大军全部龟缩在越州城内,而是采取了更为主动的“犄角”之策。他派自己的侄子,素以勇猛着称的董真,率领一万精锐老兵和两万新卒,在越州西门外,依托有利地形,构筑了一座坚固无比的营寨。这座营寨栅栏高耸,壕沟深阔,箭塔林立,其规模几乎相当于一座小型军城,与越州主城遥相呼应,互为支援。
这就给成及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若成及派兵攻打董真的城外大营,兵少了,根本啃不动这座由一万老兵为核心防守的硬骨头,徒增伤亡;若派遣重兵全力攻打,则正面包围越州城的兵力必然空虚。届时,城内的守将——董昌倚重的李畅、汤臼等人,便会毫不犹豫地率精锐从城门杀出,直扑成及的本阵大营,或攻击攻城部队的侧背。
成及曾尝试过一次。他命部将率一万五千人攻击董真大营,激战正酣时,越州东门果然洞开,李畅亲率八千精骑突袭成及围城部队的侧翼,导致前线阵脚大乱,攻打董真营寨的部队也被迫回援,功败垂成,还折损了千余人马。
“好一个犄角之势!”成及在中军大帐内,望着沙盘上越州城与董真大营那两个刺眼的标记,眉头紧锁。“董昌这老贼,倒是学乖了。”
马殷道:“使帅,难道就拿这董真没办法?日日看着他在我们眼皮底下耀武扬威,实在憋屈!”
成及沉声道:“硬拼非上策。董昌欲以此疲我军,耗我锐气。我军四面合围,看似势大,实则兵力被牵制,若分兵破寨,则城内必出;若全力攻城,则董真必袭我后。此局,关键在于‘破局’二字。”
既然暂时无法速破,成及便改变了策略。他下令各部深沟高垒,将包围圈构筑得更加坚固。壕沟挖掘得更深更宽,栅栏加固得更高更厚,并设置了大量的鹿角、拒马。无数箭楼、望哨被建立起来,昼夜监视着越州城和董真大营的一举一动。
同时,成及充分利用了钱镠集团的优势——水军。越州北面毗邻杭州湾,钱镠的水师纵横海上,无人能敌。成及调集了大量战船,不仅在海上彻底封锁了越州可能的水路补给和外逃路线,更将水师变成了移动的炮台和兵营。
大型海鹘船是被改装过的,甲板上固定了中型投石机和床弩。这些战舰日夜游弋在越州北面的水域,一旦发现城头或董真营寨有人员聚集、物资调动,便是一顿猛烈的石弹弩箭覆盖,打得守军苦不堪言,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自由。水师还承担了为陆军转运粮草辎重、保持与杭州联络畅通的重任,使得成及的大军后勤无忧,可以安心进行长期围困。
围困,并非消极的等待。成及采纳了随军谋士的建议,展开了持续的疲敌战术。
他将军中骑兵分成数队,轮番出动,日夜不休地骚扰董真大营和越州各门。有时是拂晓时分突然逼近寨墙,一波箭雨便走;有时是深夜擂鼓呐喊,佯装攻城,迫使守军精神紧绷,疲于奔命。城内的守军和董真部,休息被严重干扰,士气在持续的紧张中一点点消磨。
攻心之计也随之展开。成及命人制作了大量写有赏格的绢书,用箭射入城中和大营。
“献董昌首级者,封侯,赏万金!”
“擒杀李畅、汤臼、董真者,赏千金,授刺史!”
“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按功行赏!”
“协从者无罪,早日归乡!”
……
这些绢书像雪花一样飘入越州城和董真大营,在守军心中埋下了猜疑和动摇的种子。尤其是那些被强征来的新兵和备受盘剥的百姓,人心浮动日益加剧。尽管董昌和李畅等人以严刑酷法弹压,但无形的裂痕已然产生。
就在成与董昌僵持不下之际,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传来:王荣偏师势如破竹,已平定婺、台、明、温诸州!更令人振奋的是,明州刺史黄晟与镇将文禹,竟主动出兵五千,攻占越州东部的余姚县后,进抵越州东门外,加入了成及的包围圈!
黄晟与文禹的倒戈,意义非凡。这不仅意味着董昌彻底失去了外援的希望,更使得越州东面的防御压力骤增。成及亲自接见了黄晟和文禹,对二人的“深明大义”大加赞赏,并立刻将他们部署在越州东门方向,与本部兵马协同作战。
这支生力军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围城部队的士气,同时也让城内的董昌集团感到了末日将至的恐慌。董昌闻讯后,在皇宫(原节度使府)内暴跳如雷,痛骂黄晟、文禹背信弃义,却也无计可施。
得到明州军加强后,成及认为破局的时机正在接近。他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目标直指董真大营!他要看看,在外部形势急剧恶化的情况下,城内的李畅还敢不敢,或者说还能不能有效地出兵救援。
成及亲率两万五千精锐,携带大量的攻城器械,对董真大营发起了开战以来最凶悍的攻击。投石机轰鸣,将燃烧的油罐和巨石砸向营寨;床弩的巨箭呼啸着撕裂栅栏和箭塔;士兵们扛着云梯,在盾牌和弓弩的掩护下,冒死冲向前沿。
董真也确实是一员悍将,指挥麾下老兵依托工事拼死抵抗。箭矢如雨,滚木礌石倾泻而下,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果然,就在成及大军与董真部杀得难分难解之时,越州西门再次洞开!李畅亲率一万精锐,如同决堤洪水,杀向成及攻营部队的侧翼!
然而,成及对此早有准备!他留在本阵的钱穆,率领一万五千养精蓄锐已久的生力军和部分明州军,严阵以待!
“列阵!迎敌!”
随着一声令下,盾牌如墙,长槊如林,弓弩齐发!李畅的骑兵狠狠撞在了这道钢铁防线之上,人仰马翻!双方在越州城下展开了惨烈的厮杀。这一次,成及军准备充分,士气高昂,硬生生顶住了李畅的冲击,并将其死死拖住,使其无法与董真形成有效的内外夹击。
攻城战场和阻援战场同时陷入苦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场血战从清晨持续到午后,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成及见试探目的已经达到——城内守军仍有出击的决心和能力,但己方也已能有效应对——便适时下令鸣金收兵。